APP下载

刘嘉湘辨治皮肤T细胞淋巴瘤难治性瘙痒验案1例*

2021-03-27王建梅刘苓霜刘嘉湘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赤小豆麦冬苦参

王建梅刘苓霜刘嘉湘(指导)

1 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 浙江 宁波 315200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笔者有幸跟随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侍诊,现将其辨治皮肤T细胞淋巴瘤难治性瘙痒病验案1则报道如下。

何某,男,61岁。既往有左肺腺癌Ia期手术史(2015年11月)。2019年8月28日初诊:主诉:躯干反复皮疹伴瘙痒3年余,泛发全身1年半。2016年7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躯干部反复皮疹伴有瘙痒,西医口服及外涂药物效果均欠佳,皮疹范围、瘙痒程度逐渐加重,于2018年10月在外院行PET-CT、骨穿和皮肤活检,高度怀疑造血系统肿瘤,结合免疫组化首先考虑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理号:2018-12488);11月3日外院再次皮肤活检,提示符合外周T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后全身皮肤仍瘙痒,如蚁行感,抓挠后有烧灼感,甚至皮肤破损溃烂,日夜不休止,入夜后更甚,皮色逐渐变成黯红色。刻下:皮肤奇痒无比,如虫蚀般,面色痛苦,夜寐差,全身皮肤黯红,背部大片散在黑点,手指肿胀,甲床发白,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滑。西医诊断: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医诊断:湿疮病(阴虚血热,湿毒内聚)。治法:治以养阴凉血,化湿解毒。处方:北沙参、赤小豆、瓜蒌仁各30g,麦冬、生地、连翘、白鲜皮、地肤子各15g,赤芍、白芍各12g,丹皮、苦参、生麻黄、枳实各9g,山慈菇18g,生甘草6g。14剂。9月11日二诊:药后合度,皮肤作痒较前明显改善,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原方苦参改15g,加荆芥9g,碧玉散(包)30g。14剂。9月25日三诊:药后皮肤瘙痒已减,背部黑点减少,指甲由白变为淡红,舌淡、苔薄白,脉滑尺弱。证为气阴两虚、湿毒内蕴,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处方:生黄芪、北沙参、水牛角、苦参、赤小豆、碧玉散、岩柏各30g,白鲜皮、地肤子、麦冬、生地、赤芍、白芍、丹参、连翘各15g,山慈菇18g,丹皮、生麻黄、枳实、制川军各9g。14剂。10月9日四诊:皮肤瘙痒略作,夜寐可,舌淡红齿印、苔薄白,脉滑尺弱。原方黄芪改45g,加生白术30g,茯苓、积雪草各15g。14剂。患者坚持服药4个月,随访至今,诸症均稳定。

按: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及病机特点,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归属中医学“湿疮病”范畴。结合患者初诊之症状、舌脉之象,辨为阴虚内热、湿毒内聚。故投以沙参麦冬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清肺养阴,凉血利湿。二诊时皮肤瘙痒明显缓解,加量苦参增强清热燥湿之效,加荆芥祛风解表、碧玉散清热散风以增强透邪外出之功。三诊时皮肤瘙痒十去六七,指甲由白变淡红,加生黄芪升补以防攻伐太过,且黄芪与麻黄相配伍,益气固表且不恋邪;久病多致瘀,故选制川军缓泻活血、岩柏消肿活血、丹参宁心活血,再加水牛角凉血定惊,宁心安神。四诊时辨证属气阴两虚、热毒内结,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品。刘老在治疗时注重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治疗原则,扶正以培植本元、调补先后天之脾肾为主。之后,患者再服2月巩固治疗,生活如常,疗效满意,至今未复发。

猜你喜欢

赤小豆麦冬苦参
教你两款醒酒茶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大剂苦参治不寐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赤小豆治痄腮
赤小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