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

2021-03-27陈海涛倪京丽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扶阳痰饮小青龙汤

陈海涛 倪京丽

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笔者常在扶阳理论指导下,应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疗效良好,今举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陈某某,男性,2岁。2020年10月2日初诊:主诉:低热后咳嗽1天。现病史:患者1天前的午后出现低热,体温37.5℃,未服用退热药,夜间自行退去,未再发热,1天后在外玩耍进食冷饮后出现咳嗽,闷咳,剧烈伴有干呕,吐出少许白色泡沫痰,胃口未见明显变化,大便可,自汗出,饮水不多,小便可,舌淡红、苔薄,查鼻腔湿润伴少许清涕,无发热情况,今来就诊。既往史:否认有外出接触病史。查体:舌质偏淡、苔薄白腻,脉细,指纹淡紫。诊断:咳嗽,寒饮伏肺。治法:温肺化饮。选方小青龙汤:麻黄、干姜、细辛各3g,姜半夏9g,桂枝、生白芍、五味子、炒甘草各6g。2剂。2020年10月3日二诊:诉服药1剂后,夜间咳嗽反而加重,整夜不能止,咳嗽剧烈,闷声不出,时而伴有呕吐,白色泡沫痰较多,胃口大便均无变化。查舌体淡红、舌苔白厚。患儿精神可,面色显白,《小儿药证直诀》言:“面白无精光,口中气冷,不思食,吐水。当补脾。”结合血象不高,白细胞反而低下,考虑其体虚,三阴本气不足,单纯化痰反而耗损其元气,是以夜间咳嗽加重,此阳虚也,当补其元气,扶正以祛邪。辨证:寒饮伤阳,肾肺脾阳虚。治以小青龙汤合温脾肺肾助阳之品。药物:麻黄、干姜、细辛、附子、人参各3g,姜半夏9g,桂枝、生白芍、五味子、炒甘草、黄芪各6g。1剂。2020年10月4日三诊:诉此次夜间安稳不咳嗽,早晨偶有2次少许咳嗽,原方有效,治法不变嘱咐其服药2日。

按:小青龙是散寒化饮的名方,出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伤寒论》中,分别在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从仲景条文中可以看出小青龙汤主要抓点在于“心下有水气,吐涎沫”,其病机在于寒饮上,水气为寒饮,涎沫也为寒饮。当今社会,生活起居中,空调饮冷为常态,是以许多儿童体内均有痰饮这样的阴邪存在,部分甚至有阳虚,上述小儿即是,一旦感邪受凉即发热咳嗽,加上部分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人为制造形寒饮冷证,是以小青龙汤证临床多见(凡抗生素治疗和凉药清热攻下不能止的咳嗽均可考虑小青龙汤证),部分本体阳虚的患儿甚至需要考虑扶阳补虚,正如《证治准绳·幼科·脾脏部·痰涎》所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益中气,而徒去其痰涎,痰涎虽病液,亦元气所附,去之不已,遂成虚脱”。内生痰饮虽为阴邪,也是精微所生,阳气不充,阴邪痰饮源源不断,单纯散寒祛饮反而耗损元气,虚者更虚,扶阳当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补脾温肾为主,再加小青龙驱散肺部寒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不仅仅在于温化寒饮,还在于温补人体阳气,阳气旺则阴邪消。《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景岳全书》中提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扶阳理论在如今儿童人群中更加重要,儿童本是纯阳之体,却见阴邪多生,当扶阳以治阴。

猜你喜欢

扶阳痰饮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中医痰饮致悸论
小青龙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