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峰针灸学术经验撷菁

2021-03-27罗开涛张爱军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陈师针药拇指

罗开涛 张爱军

1 嘉兴市中医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2 嘉兴学院附属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陈峰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陈师守正创新、勤于临床,临证时重视针术取穴、腧穴配伍、针灸并用、针药结合,每每针拂疾去。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教无穷,现总结其针灸学术经验如下。

1 勤习经典 传承守正

对于针灸专业人才培养,陈师一向遵崇“读经典,跟名师,勤实践”的法则和路径,尤其重视经典学习。陈师反复研读《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等古籍,对《黄帝内经》穴性的认识、腧穴配伍理论与形式,《针灸大成》的病症分析、用穴处方配伍[1]、灸法临床经验等均有深入研究,对俞震、王国瑞等古代医家的针灸疗法、“穴法相应”等技术特色深为谙熟。陈师要求学生读经典,必须反复研读原著,有疑问及晦涩难懂之处通过查找文献、师生讨论等方式加深理解。30多年来,陈师总结出针灸成才模式,即“细读深思经典,记下体会心得,临床实践检验,逐步完善提高”。陈师不排斥微针刀、刃针、腹针、浮针等新兴针灸疗法,积极学习,他认为“可以开拓视野,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诊疗思路与参考”。陈师认为,掌握扎实的中医理论,灵活运用针刺手法,往往取效更好,增强针灸人自信。

2 施针有术 取穴有道

陈师一直倡导“要想做好针灸,首先必须学会持针”。如果持针姿势不正确不科学,不仅会影响进针,还会影响进一步的手法操作、影响“得气”和临床疗效。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陈师都重视针灸基本功培养,严格要求首先必须练好持针的姿势和方法,陈师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三指指腹以“势若擒龙”紧捏针柄,则针到气到。其次是进针,在进针前,陈师先进行揣穴,即用左手拇指在穴位周边进行按压、揉拨,搜寻“凹陷、间隙、骨缝等骨空之处”再予入针。陈师推崇指切进针法,即在进针时,以左手拇指紧按皮肤,右手拇食中指紧捏针柄,施捻转手法快速刺入,并根据辨证情况施迎随、呼吸等补泻手法,从进针到手法操作一气呵成。针既入穴,陈师则用切、刺、探、啄四种手法使针下得气,并力求气至病所。

临床取穴方面,陈师也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理念和方法。比如取背俞穴、肩井穴,陈师在骨度分寸法的指导下,但又不拘泥于此,他往往在竖脊肌或肩部的最高点定穴,临床实践表明其针刺得气感、临床疗效往往较常规取穴更佳;又如八髎穴,陈师提出的“四指定穴”法,医者立于患者身体左侧,右手拇指外的四指微屈使末端并拢,将食指置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中点,则四指下依次即为左侧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穴,简便易行。

3 针灸并用 针药结合

陈师不仅善用针刺,而且对灸法也深有研究,如隔药饼灸疗法,陈师广泛应用于眩晕、扁平疣、肱骨外上髁炎、胃下垂、痛经、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哮喘、脑卒中后尿失禁[2]等疾病治疗;又如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督脉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临床每获良效。

除针刺与灸疗结合外,陈师遵循“一针二灸三用药”之古训。陈师多年实践体会,针灸临床疾病治疗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针刺可以解决的,另一类是要结合或灸或药,第三类则是必须三者合用方能奏效。故陈师勤研医方,针药并用,充分发挥针灸与方药的各自优势,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实践证明,针药并用是中医学的传统疗法,能大幅度提高疗效。

4 结语

陈师从医从教30余年,针灸临床经验丰富,深入研究古典针灸理论,与时俱进,守正不忘创新。陈师在施针技术、取穴方法、腧穴配伍、治疗理念、疾病谱拓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到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彰显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

猜你喜欢

陈师针药拇指
随陈聆群先生学治史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绿拇指
有趣的拇偶
绿拇指
陈从周写《徐志摩年谱》
拇指甲中分以远缺损的修饰性修复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