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四逆汤治疗临床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2021-03-27赵继端陈金恒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西药心绞痛常规

赵继端 陈金恒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西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常规的西药治疗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病情,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且长期使用可出现多种不良作用,对患者其他器官功能造成一定损伤,进而整体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血管疾病发病的本质,在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可通过中药、针灸、艾灸、推拿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对机体血管功能进行综合调节,依照阴阳五行学说,并结合个人症状不同开具不同类型的中药,使血管疾病得到有效改善。常见药物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1]。

1 当归四逆汤简介与理论基础

当归四逆汤作为一种中医调理方剂,其来源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本方主要治疗血虚、四肢冰冷、舌淡苔白、脉细欲绝等症。四肢为诸阳之末,血虚受寒,四肢更易失去阳气温养,进而机体可受到损伤。同时可出现其他脏腑寒证,比如腹泻、腹痛等,说明其病症原因在于血虚脉阻进而使得经脉受寒。所以治疗原则应当以养血通脉为主。当归四逆汤组方中主要包括当归、桂枝、细辛、通草、甘草、大枣、芍药等中药成分,当归、桂枝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分,进而其可作为君药并综合其他辅药成分综合发挥功效,且可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中[2]。“四逆”者,有阳衰、气逆、血滞之区分。当归四逆汤以回阳立治为主,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对气血痹阻、寒凝心脉等病症均有显著治疗效果[3]。

2 当归四逆汤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血管疾病属于“胸痹心痛”“怔忡”等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心肾阳虚,心神失养,进而水饮内停、阻痹气血,患者可出现胸痹心痛、心悸、心神不宁等症状。一方面,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导致气血失去平衡,脏腑失调,进而可导致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4]。当归四逆汤作为中医方面的经典汤剂,在《伤寒论》的相关描述中:“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说明当归四逆汤可调脉通利,利气血之行,调营卫之和,同时其可对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凝血功能等均可起到保护作用。其组方中的当归有调经止痛、活血补血的功效。桂枝可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进而对寒湿痹痛、经闭痛经、心悸痰饮等症均可发挥一定治疗作用。通草有利水渗湿、通利血脉等功效,可内通九窍、外通营血。细辛作为中医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温性解表类药物,可发挥通窍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可除五脏六腑寒热邪气、通九窍。甘草清热解毒、益气补脾、缓急止痛。芍药可敛阴养血、止痛柔肝、平抑肝阳。大枣有安神养血、补中益气的功效[5]。心肌细胞的活性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前提下需要更多的能量及耗氧量,若未达到机体所需的正常标准,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可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多种中药成分可相互作用影响,进而发挥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桂枝中的桂皮醇可大量穿过屏障分布于机体多个器官组织,并对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其次,当归四逆汤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降低环氧合酶的表达,进而抑制机体产生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当归中的挥发油成分可通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而减轻血管的硬化病变程度,起到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3 当归四逆汤对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

3.1 当归四逆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供血不足,进而可引起暂时性缺血、缺氧等,临床上可表现为胸痛、呼吸短促等症状,进而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因在于寒邪内侵、痰湿内蕴,应当以开郁行气、芳香温通为基本的治疗手段。冯翠贤[7]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试验组(当归四逆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单纯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患者,发作时持续的时间明显缩短,且总体临床有效率为94.44%,较对照组的80.00%相比,明显较高,且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提示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当归四逆汤联合常规的西药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水平,治疗效果显著,进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鲁利甫等[8]通过对比研究试验组(当归四逆汤联合麝香保心丸)与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经综合治疗1个月后,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较少,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通过对心绞痛调查量表的评分进行统计比较后发现,其整体的生活质量明显升高,表明当归四逆汤中的多味中药可共同发挥止痛通脉、温经散寒的功效,进而可通过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清NT-proBNP、Hcy水平对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改善,且有助于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水平,进而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后期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3.2 当归四逆汤对关节炎的影响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或增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特征。在疾病初期,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且疼痛感较轻,但病情持续进展造成的疼痛和僵硬感可逐渐加重,进而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甚至基本活动能力也可受到限制[9,10]。中医认为“风寒湿,经络不通,经络不通,经络痛”,中医治疗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关节炎的方式,进而缓解风寒湿痹型、气血虚寒型、肝肾不足型等不同的证型表现[11]。牛晓莹等[12]通过研究当归四逆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发现,接受当归四逆汤与常规西药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10%,明显高于单独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74.56%,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3.60%),提示当归四逆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进而整体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刘欢[13]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治疗后经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晨僵、肿胀的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体征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且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3.3 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上可表现为异常麻木、寒冷感、灼热感等症状,多数可存在糖尿病足的患病风险,其作为一种由于神经异常及下肢不同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足部感染,严重者易导致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上属于“血痹”“消渴”等范畴,其病因在于消渴日久,气阴亏耗,阴虚内热进而灼伤营血,血行不畅,四肢机体失养,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证型表现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活血通络、缓急止痛、补益肝肾的功效[14]。李志宏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4周后,试验组(当归四逆汤联合常规治疗)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N)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可有效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栾春梅[16]的研究中主要对比对照组患者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组分别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当归四逆汤治疗,研究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9%,低于试验组的95.92%,且其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水平均低于试验组,提示当归四逆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病变程度,缓解其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

3.4 当归四逆汤对荨麻疹的影响荨麻疹是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其主要是由于黏膜、皮肤等小血管发生扩张而导致渗透性增加,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病症。在中医治疗中,其主要病因在于机体外感风、湿、热之邪,加之饮食不节、血虚风燥,体内蓄积湿热,进而导致皮肤发生病变,应当注重清热解毒、祛风化湿[17,18]。戴晖等[19]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分别接受常规西药联合当归四逆汤、西药常规治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且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临床上对于荨麻疹的治疗中,当归四逆汤可对患者机体的变态炎症反应进行有效调控,且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进而达到较高的整体应用效果。雷雨[20]通过研究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试验组患者(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的总有效率84.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盐酸西替利嗪片)的62.20%,提示当归四逆汤中的多味中药可共同发挥养血和营、通利经脉的功效,进而在对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中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陈坚[21]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接受当归四逆汤口服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接受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中Th1/Th2值高于对照组,Th17/Treg值及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当归四逆汤可通过纠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4 小结

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微血管病等,多数患者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手脚冰凉、局限性水肿等主要症状,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当归四逆汤作为临床上的常用汤剂,可有效减轻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发挥通脉养血、温经散寒等功效。另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适当添加或减少中药种类,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西药心绞痛常规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