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1-03-26蔡军易申德

当代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蔡军,易申德

(江西省儿童医院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与肱骨干处发生骨折,主要分为弯曲型和伸直型,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此类骨折发病率较高,主要因为鹰嘴窝较为薄弱,局部韧带较松驰,引起骨折的原因以体育运动和车祸为主。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或处理不当可能产生缺血性挛缩,后期可能出现畸形,例如肘内翻,对患儿身心健康和生活均造成不良影响[1]。为减少对神经的损伤,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闭合复位是治疗此类骨折常用的操作,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是微创技术的一种,对身体创伤小且术后恢复较快,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对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同时有效防止移位情况的发生,疗效显著[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探究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 年5 月至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参照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5~13 岁,平均(8.95±2.5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跌伤8例,运动伤15例,高处跌落伤7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12岁,平均(8.74±2.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 18 例,跌伤 10 例,运动伤 14 例,高处跌落伤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肘关节肿胀疼痛,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较好;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肘部其他疾病。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法。局部麻醉,取患儿坐位或者仰卧位,肘关节屈曲90°,牵引上臂和手掌,5~10 min后操作握住患者手掌,拇指按压骨折远端背侧,根据X线片判断骨折情况,依次确定复位方向、大小及着力点。以开窗式石膏固定屈腕尺偏位,观察末梢血运0.5 h,再通过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

治疗组患儿给予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治疗。全麻后取患儿仰卧位,借助C型臂X线机进行手术,常规消毒后铺巾。将患侧置于影像增生器并进行固定,术者握住患肢腕部,肘部伸直并纵向牵引。将患儿前臂前后旋转,再持续牵引,术者用其拇指将患肢肘部由后向前推挤尺骨鹰嘴,另外四指则握住患肢骨折近端,另一只手将肘关节屈曲至120°,矫正矢状面位移。通过透视镜观察复位情况,若肱骨前线通过肱骨小头1/3,且肱骨外侧髁骺板与肱骨长轴呈65°~80°,表示复位效果显著。分别于肱骨内外上髁处穿刺克氏针(直径1.5~2.0 mm),刺入角度与肱骨干呈45°,穿透对侧骨皮质,克氏针交叉位置距离骨折处1 cm,被动屈伸肘关节,观察其稳定性。同石膏固定肘关节保持90°,前壁为中立位。

1.3 观察指标 ①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别评估手术前、手术10个月后患儿的肘功能,主要记录患者患侧肘关节的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②治疗效果[3-4]。治疗后,患儿骨折处基本愈合,未见畸形,肘关节活动程度与健侧基本一致,功能基本恢复表示治疗效果优;骨折处愈合情况较好,未见畸形,肘关节活动受限但不影响正常生活表示治疗效果良;骨折处愈合但出现畸形等后遗症,肘关节活动受限表示治疗效果差。优良率=优率+良率。③并发症情况。统计两组患儿出现针道感染、尺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骨骺早闭等并发症情况,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0 个月后肘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均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0个月后肘关节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0个月后肘关节功能比较(,°)

组别参照组(n=50)治疗组(n=50)t值P值伸直角度术前120.65±1.85 121.02±1.77 0.423 0.381术后10个月170.25±1.34 178.32±1.15 8.958 0.000弯曲角度术前110.62±3.61 110.17±3.50 0.220 0.364术后10个月143.02±1.02 150.01±0.51 5.691 0.000提携角术前3.22±1.02 3.18±1.08 0.254 0.158术后10个月6.18±1.44 6.72±1.37 4.998 0.000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优22例、良14例、差14例,治疗优良率为72.00%。治疗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优27 例、良19 例、差4 例,治疗优良率为92.00%。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09)。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儿中,出现针道感染3例、尺神经损伤3例、骨化性肌炎4例、骨骺早闭2例,总发生率为24.00%。治疗组患儿中,出现针道感染1 例、骨化性肌炎2 例,未见尺神经损伤和骨骺早闭患儿,总发生率为6.00%。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11)。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其骨骼发育不完全,肱骨髁上区域还未塑形成功,呈骨皮质层薄且前后径短的特点,一旦摔倒第一反应即用手撑地,此时压力会迅速传至肱骨远端,以尺骨鹰嘴为支点,从而发生肱骨髁上骨折[5]。此类骨折主要有伸直型和屈曲型,前者占比大约97%,后者仅约2%。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恢复肘关节功能,防止畸形为目的,治疗方式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石膏固定以及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等。开放复位内固定虽然对骨折解剖复位有一定优势,但易损伤骨骺,术后会减少肘关节活动范围,出现感染以及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影响后期发育和美观度[6]。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时肘关节屈曲度需>100°,对静脉回流造成影响,从而增加骨折再移位和畸形的发生率[7]。该治疗方式适用于轻度移位或者无移位骨折。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良好,是目前肱骨髁上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均明显大于参照组,治疗组患儿治疗优良率为92.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0%(P<0.05)。说明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治疗改善肘关节功能的效果更高,临床疗效更佳。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优于石膏,对患儿身体创伤较小,术后康复更快。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稳定性较好,但存在损伤尺神经的风险。为此,临床操作时需注意复位后再进行穿刺固定,肘关节由伸直状态至屈曲90°,需确定尺神经位置,穿刺时避开该位置。另外实施该手术方案前需熟悉患儿病情,掌握骨折情况及关节稳定性,进针时需要对关节外侧实施适当压力,避免出现嵌插现象。克氏针外侧进针需要从肱骨前内侧出针,针尖露出不可过多,以免损伤内侧尺神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针道感染、尺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骨骺早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00%(P<0.05)。说明联合治疗安全性更高,预后效果更佳。刘显信[8]研究中对80例符合要求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能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