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观察

2021-03-26刘文静杨文慧江春夏吴亚会

当代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切口

刘文静,杨文慧,江春夏,吴亚会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普通外科,上海 200081)

近年来,胆结石患者数量日益增多,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碎石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较为常用,胆囊切除术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由于传统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在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胆结石患者中并不适用[1]。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证实可改善患者预后。另外,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法、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配合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n=50)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组(研究组,n=50)。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2 岁,平均(71.4±10.2)岁;疾病类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4 例,胆总管结石 16 例,其他 10 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 21例;年龄61~82岁,平均(71.8±10.4)岁;疾病类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5例,胆总管结石17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经彩超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均符合胆结石的诊断标准[2];均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意识障碍;有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右下腹经腹直肌做一长约5 cm切口,逐层剥离腹壁,进入腹腔后切除胆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尿液排放等情况,督促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观察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2 研究组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者脐部做一长约10 cm的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约为13 mmHg。通过腹腔镜对胆囊动脉位置进行探查并切除。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干预。耐心开导患者,减轻患者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术前使完成心电图、胸透等必要的术前常规检查。监督患者饮食,督促其进食蛋白高、脂肪低、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进食瓜果蔬菜。术前3 d督促患者少进食多渣、产气食物,术前1 d只进食流食,术前8~9 h、2~4 h分别禁食水;②术中护理干预。严格遵守手术室规定,及时鼓励患者并安抚患者情绪,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及时协助主治医师处理突发意外;③术后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去枕平躺6 h,禁食水,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食物。帮助患者调整转换体位,对长期不动引发的肢体僵硬和麻木进行有效预防。术后合理使用引流管,密切关注引流袋是否注满、引流量、性状、颜色并及时更换。取下引流管后鼓励患者下床适当活动。关注患者切口恢复情况,积极预防恶心呕吐、伤口感染等的发生。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与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提高;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较轻、生活质量较高;未愈:治疗与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或病情没有减轻或加重,生活质量没有提升或降低[3]。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随访时间为6 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止痛药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住院时间(d)5.9±0.8 8.9±1.7 2.776<0.05组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58.6±9.8 141.5±10.2 6.965<0.05手术时间(min)41.8±5.9 82.2±8.3 4.541<0.05排气时间(h)30.2±5.3 36.5±6.4 3.182<0.05进食时间(h)44.2±7.5 51.2±7.8 4.303<0.05

2.3 两组止痛药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止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2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止痛药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nalgesic us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中老年人群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由于多数老年人身体综合素质较差且合并多种慢性病,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4]。现阶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术式,临床疗效显著;同时,由于老年胆结石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在发病初期不易发现,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而老年胆结石病程进展较快、并发症多,除合理的治疗,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也尤为重要[5]。

有研究表明[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老年胆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止痛药使用率,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6.0%、20.0%(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腹腔镜对患者病灶进行探查和操作,手术视野好、切口小、操作简单,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7]。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势互补,积极发挥协同作用[8]。

综上所述,老年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配合常规护理干预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切口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