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联合D2 胃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2021-03-26王召贤何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胃癌辅助化疗

王召贤,何磊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1]。胃癌的发病率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东亚国家报告的发病率最高。各国对胃癌的治疗原则在整体上一致的,手术仍是核心治疗方式,但在不同的地区发展了不同的术前和术后辅助治疗。在欧洲,围术期化疗是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在东亚,基于临床试验的结果,根治性胃切除加术后辅助化疗是首选方案。根治性切除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2]。胃切除加D2 淋巴结清扫(D2 胃切除术)已是的标准手术切除程序。有研究表明更广泛的手术不会改善预后,甚至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可能降低生存率[3],目前对局部进展期期胃癌的治疗策略是多学科的,以手注化疗试验以来,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已被广泛接受。优势包括更好的手术耐受性、肿瘤缩小和隐匿性微转移消除,以提高根治性切除和治愈癌症的机会[4,5]。因此,将围手术期化疗纳入标准的D2 胃切除术方案,而不是进行扩大手术,似乎是改善预后的更好方法[6]。本文旨在观察我院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D2 胃切除术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5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诊治的80 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病例:男16,女14。年龄53~88 岁,平均(69.60±7.61)岁,病理分型:试验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53~85 岁,平均(70.9±6.67)岁。两组性别、年龄、肿瘤TNM 分期、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术前有病理组织学结果确诊为胃癌;②经术前评估根据 AJCC 第七版[6]TNM 分期为Ⅱ、Ⅲ、Ⅳa,无远处转移;③患者知晓并同意行D2 胃切除术;④: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史或已行其他方式抗肿瘤治疗;②有手术禁忌证; ③研究组未按规定完成3 个周期的化疗;④ 术中发现有腹腔播散或远处转移者;⑤术前检查提示肿瘤无法行根治性手术;⑥有严重慢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术及标准D2 淋巴结切除术。

1.3.2 研究组

在胃癌根治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3 个周期(3 周/周期):奥沙利铂静脉滴注(130 mg/m2,第1 周期)+卡培他滨(1000 mg/m2,2 次/d,第1~14d)。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内开始接受5 个周期的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允许减少或中断剂量,以帮助患者应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在与奥沙利铂相关的神经不良事件中,卡培他滨可以继续作为单一治疗,而奥沙利铂单一治疗是不允许的。

手术方案同对照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手术治疗均由同一位已完成50 例以上胃癌根治术的医师完成。

1.4 观察指标

(1)疗效比较,评估标准,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8]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 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 稳定stable disease (SD) ; 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2)手术切除情况统计比较,分三个等级:R0 切除显微镜下显示切除后无残留;R1 切除:显微镜下显示切除后有残留;R2 切除:肉眼可见有肿瘤残留,总完成率=(R0 切除+R1 切除)/总例数100%。不良反应评级标准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部位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切口感染、粒细胞减少、贫血、术后胃出血、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多项并发症没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 究 组R0 切 除28 例,对 照 组R0 切 除39 例,两 组比较χ2=3.902,P=0.048,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Z=-3.212,P=0.002,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性别(n) 平均年龄年龄(岁)TNM(n) 肿瘤部位(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d)术后下床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男性 女性 T ⅡT ⅢT Ⅳa 上部 中部 下部研究组 16 14 69.60±7.61 15 12 3 12 10 8 150.30±13.08 127.57±11.141 3.23.817 2.87±0.57 12.47±1.358对照组 27 23 70.9±6.67 22 23 5 17 16 17 159.60±17.36 136.22±11.365 3.38.967 2.88±0.68 12.60±1.294 χ2/t/z 0.003 0.830 0.198 0.485 2.532 3.321 1.473 0.929 0.438 P 0.954 0.426 0.656 0.486 0.13 0.001 0.489 0.727 0.663

表2 两组多项并发症比较(n)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侵袭性疾病,即使在早期也有很高的扩散风险。有资料报道[9]胃癌在中国男性最容易被诊断的癌症中占据第二位占总病例13.5%,仅次于第一位的肺癌(占总病例的21.9%),在女性中胃癌占总病例的7.1%,排第五位,前几位分别是乳腺癌(占总病例的19.2%)、肺癌(13.3%)、结直肠癌(11.3%)、甲状腺癌(7.7%),胃癌根治术加标准D2 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已是国内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但由于低R0 切除率,高复发率,也让更多学者去寻求更完善的治疗方案,自1982 年国外学者提出新辅助治疗[10]概念以来,各个地区发展了不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旨在降低肿瘤分级、提高R0 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耐受性、生存期。

本研究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研究中研究R0 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该实验结果与李磊[10]等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新辅助化疗降低了肿瘤分级,缩小肿瘤体积,清除了微转移灶。在催等[12]的研究中认为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并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认为新辅助化疗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并没有明显效果。综上本研究认为联合治疗相比单纯手术治疗上虽然在术后并发症上没有疗效差异,但可明显提高患者R0 切除率、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仍有缺陷,如样本量较小、没有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等。

猜你喜欢

胃癌辅助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倒开水辅助装置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跟踪导练(二)(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