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3-26李建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腰痛腰椎间盘显著性

李建兰

(山西省汾阳医院 针灸科,山西 汾阳 032200 )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或突出压迫神经而出现疼痛麻木的症候,是引发腰部酸胀、下肢麻木的主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劳损、外力、退变等因素引发,是骨科常见病症,25~39 岁为高发人群[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急性期发作以药物止痛为主,间歇期则以静养为宜,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等问题难以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腰痛、痹症”等范畴,其病机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阻”等[2-3],近年来中医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可以改善酸胀麻木的症状,穴位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供,因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将穴位贴敷联合针刺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就诊于本院针灸科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0 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2 版)》。采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 岁;近三个月未行中医中药治疗;无手术治疗史;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手术指征者;穴位敷贴处有皮肤破溃;多发肿瘤转移者;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精神神经疾病者。对照组男性37 例,女性8 例,年龄在30~63 岁,平均(47.92±8.03)岁,病程在4~7年,平均(5.47±1.32)年。观察组男性35 例,女性10 例,年龄在33~65 岁,平均(50.17±7.33)岁,病程在3~8 年,平均(5.21±1.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针刺治疗,具体方法如下[4]:针刺取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大肠俞穴、肾俞穴、膈俞穴,环跳穴、委中穴。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于取穴处消毒,1.5 寸毫针针刺以上穴位,留针30 分钟,连续治疗5 天,停针刺2 天,一个疗程为5 周。观察组患者在上述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贴敷穴位同针刺穴位,穴位贴敷贴选用天津海奥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痛贴”,在贴敷之前先局部闪罐,然后进行穴位贴敷,每次贴敷时间以24~48 小时为宜,每5 天贴敷1 次,使用中若有不适或偶有皮肤表面发红,则停止使用,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痊愈即疼痛麻木症状消失,JOA 评分改善率100%, 直腿抬高试验≥85°;显效即疼痛麻木症状减轻50%~70%,JOA 评分改善率60%以上,直腿抬高试验≥70°;有效即疼痛麻木症状减轻30%~50%,JOA 评分评分改善率≥25%,直腿抬高试验≥50°;无效即疼痛麻木症状减轻≤30%,JOA 评分改善率<25%,直腿抬高试验<50°。ODI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该量表共包括10 个问题,总分50,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JOA 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和治疗量表,该量表评分总分29 分,分数越低功能障碍越明显。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总分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 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正态分部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采用卡方检验,P<0.05 即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临床疗效为64.44%,观察组临床疗效为86.66%,行卡方检验,χ2值为4.109,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ODI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JOA 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s,n=9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s,n=9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s,n=9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80%患者是由于重体力劳动损伤腰椎间盘,其余则由腰椎结构异常、退行性变、姿势不当引起[6]。大部分患者在保守治疗下改善酸痛麻木的症状,西药适合在急性期缓解疼痛,缓解期患者则采取卧床、牵引、理疗等治疗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属“腰痛、痹症”等范畴,其病因病机[7-8]可归结为“外邪侵袭、体虚年衰、跌扑闪挫”等,导致经络受损、气血瘀阻、不通则痛,古医书《丹溪心法×腰痛》中也有记载。

《素问·刺腰痛论》中提出可使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贴敷在中医治疗中较为重要,在穴位上贴敷中药可起到“药同内治”的效果,在《山海经》中就可追溯到穴贴的治疗方法[9]。穴位贴敷可将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处,同时可达到通经止痛、活血化瘀、祛除湿邪的效果。治疗腰腿酸痛麻木取穴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穴、肾俞穴、膈俞穴、环跳穴、委中穴,命门穴属督脉主治虚损腰痛,配伍肾俞、委中还可用于湿寒性腰痛。大肠俞穴位于腰骶部,深部有腰骶神经穿过,郭耀斌等[10]取大肠俞、环跳穴治疗血瘀型腰痛临床疗效可达91%以上。腰阳关穴位于第4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痛和下肢麻痹,可配合肾俞、委中和次髎主治腰腿痛。用于治疗腰痛的中药方剂种类有多种,多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止痛消肿、温经散寒等功效,王岩等[11]以乳香、没药、甘遂等制成活血化瘀方剂贴敷于环跳、承扶、委中等穴可取得100%的临床疗效。常林跃等[12]采用制马钱、麻黄、川乌等中药制成黑膏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解除痉挛的功效,临床有效性明显高于单纯针刺治疗。本研究参考文献报道,配合闪罐及穴位贴敷,取治疗腰腿痛穴,以单纯针刺为对照,结果表明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取得更满意临床疗效。此外本研究使用ODI 量表评估治疗后患者下肢功能情况,高于对照组的评分。

综上所需,采用闪罐及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改善腰腿功能,为临床上保守治疗提供更多的方案。

猜你喜欢

腰痛腰椎间盘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