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涡轮钻法、锤凿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价值对比

2021-03-26魏国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涡轮机智齿牙根

魏国文

(五华县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400)

0 引言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在的牙槽外科非常常见,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位置隐匿,阻力较大,因此拔除难度较大。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锤凿劈冠法进行拔除,虽然能够达到拔除目的,但在拔除时,需要凿骨劈冠、敲锤增隙等操作,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且容易出现张口困难、面部肿胀、术区疼痛等问题[1]。高速涡轮机法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难度及风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2]。有研究指出,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具有切割力强、震动小、患者接受度高、治疗时间短等显著优势[3]。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分别应用涡轮钻法以及锤凿法,并对比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在我院进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的86 例患者,均选单牙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曲面断层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颌阻生智齿;(2)无拔牙禁忌;(3)无其他口腔疾病;(4)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牙周炎、牙龈炎、龋齿患者;(3)冠周软组织存在急性炎症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3 例,男:女为27:16 例,年龄19~42 岁,平均(29.78±5.14)岁;左侧23例,右侧20 例;近中阻生10 例,远中阻生8 例,水平阻生9例,垂直阻生16 例。对照组43 例,男:女为26:17 例,年龄20~41 岁,平均(29.30±5.22)岁;左侧24 例,右侧19 例;近中阻生9 例,远中阻生9 例,水平阻生10 例,垂直阻生15 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锤凿劈冠法治疗,进行口内神经阻滞,使用2%利多卡因,待麻醉生效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智齿近中、颊侧软组织部位作适当大小的角形切口,翻瓣,使牙冠暴露,利用拉钩牵拉软瓣,使用骨凿凿开牙根骨组织,利用劈冠法,去除智齿牙冠,使用牙挺将牙齿剩余部分取出。观察组患者采取涡轮机法治疗,同样进行口内神经阻滞,使用2%利多卡因,待麻醉生效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若为近中、垂直阻生智齿,使用高速涡轮机磨除阻力组织,使用牙挺将牙齿挺松,拔除智齿;若为远中、水平阻生智齿,则常规翻瓣,随后使用高速涡轮钻磨除牙冠上方、颊舌侧的骨阻力,从牙颈部入手切断牙冠,将牙冠挺出,并拔除牙根。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棉纱球压迫止血、冰敷、抗菌、止痛等处理,嘱咐其注意事项,术后第 3 d、7 d 复诊。

1.3 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颊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值、疼痛评分,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记0~10 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微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邻牙损伤、牙根折断、干槽症、颌骨骨折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2.0 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s)表示,应用χ2、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及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颊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值、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98%,对照组为25.58%,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肿胀消退时间(d) 颊面部肿胀程度(cm) 张口受限值(cm) VAS 评分(分)观察组 43 18.55±3.33 4.46±0.62 1.33±0.23 1.10±0.15 2.70±0.78对照组 43 27.78±4.05 6.89±0.78 2.10±0.28 1.85±0.22 5.44±0.94 t -- 11.543 15.992 13.935 18.470 14.710 P--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下颌阻生智齿也被称为下颌第三磨牙,由于萌出不全,极易引起智齿冠周炎、牙列拥挤等情况,严重可出现牙源性囊肿,因此一般建议拔除处理,避免对牙周组织、邻牙造成不良影响[4]。劈冠凿骨法是最早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方法,需要托住下领骨,利用骨凿施加力,拔除牙齿。该拔除方法由于不易控制力度,若骨质去除不当,则可能将大块骨板凿除,使第二磨牙牙根暴露或松动。同时,在劈冠操作时,处理管根分界位置很难准确控制着力点、方向,容易出现滑脱,造成副损伤[5]。因此,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为锤凿法及涡轮机法。

锤凿法操作简单,对器械要求较低,但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及盲目性,需要多次劈牙,延长了手术时间。一般情况下,若为去除骨质后劈牙,则可相对减轻创伤。而在非中、低位阻生齿拔除时,由于不需要翻瓣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去骨量,可达到较好的拔除效果。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由于施加暴力较大,可能造成较大创伤,且容易出现牙根折断、邻牙损伤、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等并发症。在操作时,若定位不准,也可能出现滑脱情况,导致患牙进入邻近组织,甚至造成舌神经损伤,发生感染[6]。

涡轮机法是一种微创拔牙技术,通过利用高速旋转车针,可产生较强的切割力,方便骨、分牙去除操作,1~2min 即可横断牙管部。同时,涡轮机法震动微小,容易调节钻磨力量,可降低对邻近组织的损伤。在操作时,更容易掌握操作方向,可随时调整切割方向,获得更佳的切割效果及操作视野,快速完成邻牙、牙根阻力的去除[7]。此外,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使用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创面较小,疼痛更轻,其喷水功能还能够降低局部牙齿温度,并利用吸唾器直接将血液、碎屑清除,可减少棉球止血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预防细菌进入深部组织[8]。以往有学者认为,涡轮机旋转产生的热效应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增加干槽症发生风险[9]。但从实践情况上看,由于其拔牙时间较短,因此并未导致干槽症发生率增加。有研究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对比了涡轮钻法、锤凿法,结果显示,涡轮钻法的拔牙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且牙槽神经、舌神经损伤、邻牙损伤、下颌骨折、颞颌关节痛等发生率更低[1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及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颊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值、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98%,对照组为25.58%,差异明显(P<0.05),也证实了与锤凿法相比,涡轮钻法的微创、安全性优势更加明显,更具应用价值,与以往报道可相互印证。

综上所述,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应用涡轮钻法操作更加简单,且拔除后颊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及疼痛程度更轻,消肿消退更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更少,明显优于锤凿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涡轮机智齿牙根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北溪一号”为何选用西方涡轮机
无论智齿疼痛与否应尽早拔除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国内涡轮机油产品技术及市场现状
智齿痛起来苦不堪言,究竟该不该拔?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最大的积木风力涡轮机14.62万块积木建造
智齿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