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培养结合降钙素原检测用于脓毒血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2021-03-26郁昌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毒血症降钙素二聚体

郁昌木

(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300)

0 引言

近年些来,脓毒血症的死亡率呈逐渐呈上升趋势,高达30%至60%左右。该病属于全身性的剧烈炎症反应,主要由创伤与感染所引起的;当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引发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症状,甚至患者直接死亡[1]。脓毒症患者一般情况下都先在医院急诊科就诊,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平均约有70 万患者,因严重脓毒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在急诊科就诊,死亡率达到20%至40%左右[2]。脓毒血症在临床急诊科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快速准确地实现疾病的诊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将2020 年1 月至2020年12 期间,在我院医治的200 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培养结合降钙素原检测后,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期间,在我院医治的200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为三组,脓毒症组(n=129),其中男74 例(占57.36%),女55 例(42.64%);最小年龄者32 岁,最大年龄者69 岁,平均(46.54±6.37)岁。重 脓毒症组(n=43),男24 例(占55.81%),女19 例(44.19%);最小年龄者34 岁,最大年龄者67 岁,平均(45.63±4.69)岁。感染休克组(n=28),男16 例(占57.14%),女12 例(42.86%);最小年龄者31 岁,最大年龄者70 岁,平均(47.21±5.82)岁。三组患者比较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1)采集三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作为标本,将采集的血液标置于离心管内,离心速度为3500rpm,离心时间为5min;(2)采集血浆后,并将其置放于-20° 的条件下检测PCT,并送去病原微生物培养等。

1.3 观察指标

(1)采用APACHE-Ⅱ评分量表[3],对三组患者的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进行评价,总分5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

(2)根据生物梅里埃的vidas brahms PCT 检测试剂盒操作来测定PCT 值[4]。

(3)D-二聚体值评估: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送至医院检验科进行检验测定。采用光电散射比浊配合百分比检测血浆D-D 水平[5],使用日本SYSMEX 公司CA7000 全自动血凝仪,试剂盒均由希森美康公司提供,检验操作均由院内检验科完成。D-二聚体值正常范围<1.5mg/l。

(4)详细记录三组患者的WBC 计数异常、血培养阳性率。

(5)治疗7d 天,根据患者的结局将200 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好转组,并比较其PCT、D-二聚体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三组患者比较APACHE-Ⅱ评分、PCT、D-二聚体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2.2 三组患者WBC 计数异常、血培养阳性率比较

三组患者WBC 计数异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的血培养阳性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不同预后患者PCT 与D-二聚体值比较

好转组PCT 与D- 二聚体值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见表3。

表2 WBC 计数异常、血培养阳性率比较[(%)]

表3 不同预后患者PCT 与D-二聚体值比较(±s)

组别(n=例数) PCT(mg/l) D-二聚体值(mg/l)好转组(n=72) 2.96±0.65 1.37±2.08死亡组(n=128) 22.71±9.43 2.49±1.56 t 17.728 4.310 P 0.000 0.000

3 讨论

脓毒症是指对感染的失调的宿主反应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疾病,具有病情凶险、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对身体的多个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影响。若是该疾病患者未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严重者会直接危及到生命安全,故而对该疾病需要加强警惕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临床上可根据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①脓毒症、②重症脓毒症、③脓毒症休克三种类型[6],鉴于该疾病的危险性,及早评估和识别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血培养作为临床目前诊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但该方式容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出现误差;临床上在评价患者感染情况时,则以体温、心率、WBC 计数等常规指标为主,但无法鉴别细菌性、非细菌性、非感染性炎症等病症[7]。若是单独采用血培养方式诊断脓毒症患者的意义不大。降钙素原作为临床近年来与感染相关的一个研究指标,当患者机体被感染或是有炎症、应激反应存在时,则会生成大量的降钙素原,然后释放入血,导致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上升[8]。因此,若是将血培养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脓毒血症,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血浆D-二聚体作为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纾解产物,属于特异性纤溶标志物,其升高提升血凝功能异常、继发性纤溶亢进[9]。再加上检测血浆D-二聚,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实用性更高,一旦证实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应用于预后评估,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快捷有力的工具,使脓毒症患者在到达医院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评价,并开始进行早期器官功能维护,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10]。但是,目前我国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血培养结合降钙素原检测脓毒血症,可较好的预测患者的病情,而D-二聚体值则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检测值之一,能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毒血症降钙素二聚体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降钙素合成分泌及生理作用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