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与探讨音乐疗法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效果

2021-03-26黄丽英徐云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出血性音乐疗法西药

黄丽英,徐云香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贵港 537100 )

0 引言

流行病学分析认为,我国老年人群基数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因素影响下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1]。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有一定昏迷风险,在其发病后3 个月内若落实有效治疗可解除昏迷症状,改善恢复神经功能[2]。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又可称为中风,在我国有悠久病史,针灸作为其常用治疗手段,经多年检验,效果确切。在出血性脑卒中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学者认为音乐疗法也有良好促醒效果。本文为观察针灸联合音乐疗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择取60 例患者入组观察,详情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柳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 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内有关诊疗标准,纳 入 标 准:(1)年 龄40~90 岁;(2)GCS 评 分<7 分;(3)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4)听力<40dB;( 5)发病时间6~24h;(6)满足相关外科手术指征;(7)首次脑出血;(8)家属知情研究且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家属拒绝手术;(2)免疫功能异常;(3)既往有神经病变史;(4)纳入标准审核见不满足项目≥1 项。三组基线数据对照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见表1。本院伦理委员会已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3 组患者均入院接受相应外科手术,术后入住ICU 接受治疗。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降颅内压、降血压等,给予依达拉奉(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91,8mg/次,2 次/d,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91,30mg/次,2 次/d,静脉滴注),持续治疗28d。

表1 三组基线数据比较

1.2.2 针灸组

针灸组给予针灸疗法+常规西药治疗,西药治疗方案如上。针灸疗法:上肢:曲池、手三里、外观、合谷;下肢取穴:阳陵泉、足三里、环跳、解溪、昆仑;头针取穴:百汇、四神聪;口眼歪斜者选地仓、下关、四百、水沟,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施予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0.5h,1 次/d,持续治疗28d。

1.2.3 联合组

给予针灸疗法+常规西药+音乐疗法,针灸及西药治疗方案参照上述两组,音乐疗法: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平常喜欢听的舒缓音乐,于早晨、下午各播放1 次,每次1h,持续治疗28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使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完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分值0~45 分,分值同缺损程度成正比。使用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患者昏迷程度进行评估,获得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严重。APACHE Ⅱ评分系统总分71 分,获得越高则患者病情越严重。

记录两组患者ICU 入住时间、28d 病死情况。

疗效:痊愈:神经缺损评分减少≥91%;有效:神经缺损评分减少≥18%,且<91%;无效:神经缺损评分减少<18%。临床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 评分、APACHE Ⅱ评分、ICU 入住时间

由表2 数据可知,联合组GCS 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PACHE Ⅱ评分为联合组最低,ICU 入住时间为联合组最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 评分、APACHE Ⅱ评分、ICU 入住时间(±s)

2.2 疗效观察

由表3 中数据可知,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针灸组,针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三组疗效对比[n(%)]

2.3 28d 病死情况

由表4 可知,联合28d 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针灸组,针灸组28d 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三组28d 病死率对比[n(%)]

3 讨论

脑出血即为出血性脑卒中,为脑实质内非外伤性血管破裂所致,病因多与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粥样硬化、血压升高等有关,常见于高血压群体[4]。正常情况下人体动脉血管富有弹性,可承受来自心搏血活动产生的动脉压,在咳嗽、大笑、剧烈运动等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血管破裂情况,但随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或脑动脉粥样硬化时,在血压骤然升高即可导致血管破裂[5]。

昏迷、神经功能缺损为出血性脑卒中后常见症状,严重者长期昏迷或瘫痪在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为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西药治疗在本病治疗中存在一定局限,近年有关研究中逐渐引入针灸方案落实治疗,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中医将出血性脑卒中称为中风,《黄帝内经》首次出现此病相关记载,后历朝历代积极探索此病病因病机,并逐渐形成一套中医治疗方案。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与五脏六腑密切联系,可为肝阳暴亢,内火上扰致病,也可为脾失健运而至痰生,痰郁化热后引动肝风,肝风夹痰上扰致病。在中医经络学说中,五脏六腑由经络联系,若在各经络穴位给予刺激可调和脏腑,起到良好治疗效果。针灸作为刺激经络系统常用之法,现代研究证实给予出血性脑卒患者针灸刺激可显著改善其脑水肿,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保护患者脑组织[6]。在针刺过程中可提高患者神经敏感度,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并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

中医理论认为,音乐之高低迟缓,可对人之七情六欲产生影响,而七情六欲合人之五脏六腑,与一身经络气血输布有关,利用适当音乐刺激也可起到致病祛害的作用[7]。在脑卒中昏迷患者治疗中音乐传入患者耳内进入大脑,可显著提高大脑皮层神经兴奋性,促使脑电波活跃,帮助患者更快复苏。在汪先兵[8]等人的研究中,通过音乐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总体取得良好效果,其观察组给予音乐疗法后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神经恢复更好,ML-AEP 异常率显著更低。本次研究将音乐疗法与针灸联合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取得与其研究相似的结果,在本次观察中,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APACHE Ⅱ评分、ICU 入住时间、28d 病死率、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针灸组,进一步证实音乐疗法联合中医针灸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临床脑出血患者促醒治疗中落实针灸联合音乐疗法效果确切,可积极应用。

猜你喜欢

出血性音乐疗法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