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辅导员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2021-03-26何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6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何伟

摘要: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过程中,各大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强弱不一,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辅导员老师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阶段管控的主责人,不仅需要加强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落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在高校当中得到健康成长。高校的学生学习水平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且心理素质特点具有特殊性,需要加强学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渗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开展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及时的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问题。在找出干扰因素的情况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采取新型的管理措施,结合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才能保障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开展阶段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难点

1.管理工作复杂繁重,提高教育工作难度高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使辅导员难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重视程度。另外,辅导员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之中,容易与学生的上课时间产生冲突,导致辅导员需要利用课余以及休息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会加大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接收热情,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缺乏心理保健意识,缺少自主排解能力

心理保健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学习成绩、社会工作以及社团活动等多方面的压力,所以并不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高度的关注,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无法得到有序开展,在缺乏动力的情况下,阻碍了心理保健知识传输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多数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认知程度不够充足,在解决心理问题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更不会到高校所设置的心理咨询机构中询问专业人士,导致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强的漠视态度,从而无法顺利的找出合适的心理问题解决途径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

3.缺乏环境基本建设,缺少教育工作载体

在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对于基本环境条件的投入力度不够充足,在缺乏载体的情况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基于优良的环境条件,在此类载体的支撑效用下,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缺乏基本载体的情况下,使关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无法顺利地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现阶段各大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在投入的过程中缺乏充足性,导致环境建设和基本设施较为匮乏,在缺少专业师资团队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心理健康活动受到了场地和载体的限制,削弱了心理保健工作的实际效用。

4.缺乏专业知识,缺少理论指导

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缺乏充足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支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无法准确的找出培养目标,从而难以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且无法保障基本理论指导的科学性,难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支持。为此,需要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引导辅导员积极的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实施阶段,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从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然而,多数高校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在无法保障知识储备充足性的情况下,导致其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无法正确的运用心理专业知识,在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失去了原有的效用,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在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出辅导员的职业优势,保障了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在完善工作性质的情况下,确保心理辅导工作得以有效落实,通过对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确保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能够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1.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一方面,在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有规划、有目的的加强辅导员的主观意识,使其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阶段的重点內容。除此之外,辅导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念,在主动学习心理教育知识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辅导员的心理教育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对此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并确保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基于会议或者讲座的形式,为辅导员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条件,确保辅导员教师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情况下,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2.打造健全化和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首先,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高校辅导员需要借助网络载体,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在及时沟通交流的情况下,为学生辅导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还需要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心理状态,以班级或者宿舍为单位,保障了高校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实效性。最后,辅导员需要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相互探讨和相互交流的情况下,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知识感受,使学生能够掌握优良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有效排解自身的心理问题。

3.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化综合实践能力

在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管理学生为主要目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辅导员的角色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加强,辅导员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层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办法,确保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外,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使用辅导技术,确保辅导员能够基于知觉、体验和分享的层面,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趋势。首先,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予以充分的观察,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技术应用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充分分析,在增强体验感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变化趋势予以理解。其次,辅导员还需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的发展予以正确的看待,及时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充分的站在学生的发展角度,结合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水平。最后,辅导员需要充分的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在联系内心经验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和人格关系予以正确的把控,在深刻理解问题本质的过程中,保障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结论:在新形势教育背景的影响下,需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将其渗透于学生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品质。

参考文献:

[1]肖超婷.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6,(10).63.

[2]李建新,马国艳,王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艺术和技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25-127.

[3]吴珍.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5).4.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