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2021-03-25陈玺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遗症气虚益气

陈玺龙

脑梗死后遗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因缺血缺氧损伤导致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言语不利,或肢体功能障碍,或二便困难,正常生活能力下降[1]。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不规则生活方式累积,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斑块粥样硬化等合并病增多,使脑梗死发生率逐年上升,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目前,单纯西医康复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有限,且治疗周期长,病人很难长期配合,导致依从性较差。本研究采用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后遗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病人神经功能恢复、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病人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 例,男29 例,女31 例;年龄(63.12±2.24)岁;病程(6.12±1.13)个月。对照组60 例,男30 例,女30 例;年龄(62.85±3.02)岁;病程(6.24±1.42)个月。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7 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3],以颅脑MR 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作为主要辅助检查。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学》中风篇[4],且符合气虚痰瘀阻络证辨证标准:气短,乏力,精神萎靡,或肢体麻木,或言语障碍,或二便困难,舌暗,苔白腻或有瘀点瘀斑,舌底络脉曲张,脉滑或涩。

1.3 纳入标准 ①MR 检查明确脑梗死诊断;②具有脑梗死后遗症的相关功能障碍特点;③符合气虚痰瘀阻络证辨证标准;④无合并其他重大内外科病史,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癌症等;⑤遵从病人自愿原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影像检查不支持脑梗死诊断;②中风先兆后无功能障碍遗留者;③不符合气虚痰瘀阻络证辨证标准;④精神行为异常;⑤合并其他重大内外科疾病;⑥当前或近期参与其他课题组的临床研究。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①自行停药或间断治疗病人;②因不可预测因素导致病人退出;③暗自接受其他改善功能障碍的药物或理化治疗;④中途失访,无法继续跟进。

1.6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日常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安慰剂治疗方案,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同时予外包装、质地、口感与观察组一致但无治疗效果的米糊颗粒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制剂类型为本院药房统一采购康美药业制备的包装颗粒剂,组方:蔓荆子10 g,升麻10 g,葛根15 g,党参15 g,黄芪30 g,关黄柏10 g,白芍15 g,炙甘草5 g。若气虚重者,加五指毛桃15 g、太子参10 g;痰浊重者,加石菖蒲10 g、法半夏10 g、茯苓15 g;若血瘀重者,加桃仁10 g、川芎10 g、赤芍10 g;肢体功能障碍为甚者,加全蝎3 g、蜈蚣2 条;言语不利为甚者,加蝉蜕5 g、木蝴蝶5 g;口角歪斜为甚者,加僵蚕5 g、防风10 g。每日饭后半小时服用1 剂,以3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hinese Stroke Scale,CSS)、Barthel 指数(BI)分别评价病人神经损伤程度、日常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通过中医证候积分客观评价中医证候疗效。

1.8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躯体功能障碍消失,日常活动能力达到正常人标准,治疗前后评分减少>90%;显效:躯体功能明显好转,日常活动能力改善,评分降低46%~90%;有效:日常活动能力有所改善,但评分降低幅度较小,为18%~45%;无效:躯体功能障碍依旧存在,评分降低<18%[5]。

1.9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经转换后以表格形式录入Excel,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 5.00%,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CSS、BI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NIHSS、CSS、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C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I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CSS、BI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CSS、BI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 <0.05。

组别 例数 NIHSS 评分CSS 评分B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23.42±5.52 11.08±4.12①② 16.12±3.23 12.15±4.12①② 25.42±5.13 59.98±8.72①②对照组 60 23.14±5.74 16.92±4.36① 16.72±3.02 10.04±4.06① 25.78±5.46 45.42±7.25①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18.24±2.03① 6.12±1.23①②对照组 60 17.98±2.15 8.33±1.43①

3 讨 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多数因脑血管梗死引起大脑不同程度缺血缺氧,严重者导致大脑区域缺血坏死,中枢神经功能丧失,其损害是不可逆转的,病人因梗死区域不同可遗留言语不利、肢体偏瘫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为脑梗死后遗症[6-7]。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案,病人需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调脂药物,并早期坚持配合康复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但效果依然有限,病人恢复程度差异较大。如何更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使病人更早回归社会,是当今众多医学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综合脑梗死后遗症的症状特点,从中医角度分析,属于“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与心相关,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早期发病为实证,多为瘀血痰浊等实邪内聚,阻塞脑窍,以致气血无以向上通达,元神失养。邪实日久不祛,消耗正气,气血精津匮乏,四肢百骸无以濡养,则见肢体萎废、言语不利,此乃本虚标实。脑梗死后遗症处于恢复期,病人往往常见气虚痰瘀阻络证,故治疗上,当以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为法[8-9]。

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首创益气聪明汤[10],该方中以黄芪大补中焦之气,促进脾胃运化、气血生成,丹参、葛根、天麻祛风除痰、活血通窍,白芍合炙甘草酸甘化阴,濡养四肢,蔓荆子、升麻升发阳气,鼓动气血上行,诸药合用,共奏协调阴阳、平和气血之功。研究表明,黄芪提取物皂苷具有舒张血管,增加靶器官灌注,促进免疫细胞生成等作用;葛根及甘草中主要提取物黄酮,能够扩张颈部动脉,促进大脑血液循环供应;白芍的药理试验提示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11]。

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加突出[12-15]。本研究于脑梗死后遗症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聪明汤,同时根据病人的证候特点,适当加减,结果表明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加用益气聪明汤能明显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增强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然而,本研究依然存在些许不足,如所纳入研究病例有限,缺乏多中心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有待日后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后遗症气虚益气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春天的“后遗症”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