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康复对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1-03-25邱运奕黄文清范小艳周惠嫦黄伟俊张盘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活动度康复训练下肢

邱运奕 黄文清 范小艳 周惠嫦 黄伟俊 张盘德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528000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位原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05—2017年我国缺血性卒中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自2005年975/10万上升到2017年的1 007/10万,及早康复介入是降低残障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1]。呼吸康复是通过正确的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建立有效的呼吸过程,增强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卒中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受限,卧床相对时间较长,心肺活动量较少,及早有效的呼吸康复训练利于患者肺部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中,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卒中患者进行呼吸康复的研究,以明确其对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7±9.8)岁,平均病程(2.5±0.7)周,脑梗死29例,脑出血11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1±9.5)岁,平均病程(2.6±0.8)周,脑梗死30例,脑出血10例。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1)患者脑卒中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相关诊断标准[3],均经过CT或MRI等影像学结合临床明确诊断;(2)年龄18~70周岁之间;(3)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在Ⅱ级或以上;(4)痉挛状态为改良Ashworth 2级或以下;(5)病情稳定,神志清楚,认知功能可完成本研究;(6)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1)年龄低于18周岁,或70周岁以上;(2)生命体征不稳定者;(3)合并严重心、肾等内科疾病者;(4)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不能完成本研究者;(5)不能依从治疗及耐受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卒中药物对症治疗、常规偏瘫肢体运动训练、下肢肌肉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康复训练,具体为:(1)缩唇呼吸练习:闭紧口唇后用鼻用力吸气,达到最大限度后,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持续呼出气体,每日训练5~10min,2次/d。(2)腹式呼吸: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嘱患者放松,双手放于双肋下缘,嘱患者缓慢经鼻吸气后尽力做挺腹动作,腹部达到最大隆起后,进行缩唇呼气,每日训练10min,2次/d。(3)吸气肌训练:应用Powerbreathe K5深度呼吸训练器:患者取舒适坐位,身体前倾位,训练时为吸气阻力为 30% 最大吸气压,每周训练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重新调整阻力设置,2次/d。(4)膈神经电刺激: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患者取坐位,4个电级贴置双侧胸大肌及胸锁乳突肌处,固定好后调整参数为频率40Hz,脉宽0.3ms,幅度80V,以患者自感适宜为佳,单次治疗时间为30min,1次/d。两组每周均治疗6d,休息1d,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及肺功能状态评估。运动功能评定具体选择为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6min步行测试距离(6-MWD)。肺功能状态评估选择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CL)及膈肌活动度评估。FEV1、MVV及TCL通过简易肺功能仪进行呼吸测试。膈肌活动度评估通过B超进行图像测量。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功能评定比较 在运动功能的评估上,两组治疗前FMA、6-MWD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FMA、6-MWD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上,研究组FMA、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比较

2.2 两组肺功能状态评估比较 在呼吸功能状态的评估上,治疗前FEV1、 MVV、TC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EV1、MVV、TCL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上,研究组FEV1、MVV、TCL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膈肌活动度上,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上,研究组膈肌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表2 两组呼吸功能评定比较

表3 两组膈肌活动度比较

3 讨论

目前我国40~74岁居民首次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推算年龄≥40岁居民卒中现患人数1 318万,80%的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4-5],给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功能,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家庭的重要治疗组成。肺康复又为呼吸康复,目前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中,计樱莹等研究表明[6],肺康复训练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朱晓威的研究表明[7],呼吸康复可改善卒中患者的吞咽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安全性高,这说明卒中患者在康复期进行呼吸康复有利于肺功能的提高。

本研究中,80例卒中患者进行呼吸康复的临床研究,通过4周的呼吸康复训练,在呼吸功能的改善上与常规康复相比,研究组FEV1、MVV、TCL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经过4周呼吸康复训练,相比传统康复,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马頔等[8]在偏瘫患者中进行呼吸训练研究表明,相比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呼吸训练患者的肺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本研究呼吸康复训练中,除常规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训练外,还借助呼吸训练器及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进行呼吸练习。相比基础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器更具趣味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体外膈肌起搏器(EDP)为特异性训练器,其对膈神经加以低频电脉冲刺激,通过调控呼吸通路的传导,从而提升膈肌的运动节律和收缩强度,可在一定的刺激强度下模拟正常呼吸运动的效果[9]。在膈肌活动度的比较上,呼吸康复组优于基础康复组(P<0.05),表明呼吸训练对膈肌活动的改善效果良好。本文研究中,呼吸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良好,无中途退出及不适情况。

苏国栋等[10]对急性脑卒中进行呼吸训练发现,患者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基础康复训练组(P<0.05),表明呼吸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在本研究中,在运动功能的改善上,呼吸康复组下肢FMA、6-MWD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经过4周康复训练,基础康复训练联合呼吸康复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并且可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呼吸康复可改善卒中患者改善肺部呼吸功能,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步行功能,临床上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应用于康复训练。

猜你喜欢

活动度康复训练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