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文体特征,发展言语思维

2021-03-25王海翔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汉室先帝后主

王海翔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述意义与功能,因而,依体而教是言语思维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支架。部编教材增强了古诗文教学,在文体选择上有“记”“说”“序”与“表”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仅编选《出师表》。

《出师表》是北伐统帅诸葛亮在出征前给皇帝上的一份表文,换言之,诸葛亮写作《出师表》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北伐;除此之外,他还要充分考虑到皇帝的成长、国内政局的安定。三者共同构成了诸葛亮的话语内容,且重心是在后两点。一篇文章除了话语内容之外,仍需留意它的话语形式。在话语形式上要注意四个问题:话语的语义及其选取、话语之间的结构、话语的情感色彩、话语是否得体。而话语是否得体取决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刘禅是君上,诸葛亮是臣下,一君一臣,一尊一卑。但颇为有趣的是,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还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还有一种父子人伦关系,使得二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微妙与复杂。

本文以《出师表》为例,试图阐释如何有效挖掘、利用文体规律,促进教学;如何利用文体规律构建学生思维图式,发展言语思维。

一、品读诸葛亮作为军事家的一片赤诚

师:本文名为《出师表》,请找出与“出师”有紧密关联的语句。

生1: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是出师的准备;②“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这是出师的条件;③“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出师的目的。

师继续追问: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1: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的一个人。一个“定”字,说明了南方已经在诸葛亮的掌控之中,扫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一个“足”字,说明自先主崩殂之后,诸葛亮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养精蓄锐,操练兵马,屯粮积资,等待时机,如今时机已到,正是“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最佳历史机遇。

师: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流露了此次北伐的决心,是哪些语句?

生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可见诸葛亮是一个有责任担当、有必胜信念的人;对先帝、对蜀国一片赤胆忠心。

师:诸葛亮对先帝、对蜀国一片赤胆忠心的原因是什么?

生3:先主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师:所以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卧龙被先主的诚心所打动?

生4:许,答应。

师:先帝之殊遇,时刻牢记在心中,不时流淌在文中。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曾叹曰:“君子死知己。”古代的君子是愿意为了知己而殒命的,更何况这一知己还是志在兴复汉室!因此,我们品读到了一个懂得报知遇之恩、对蜀国兢兢业业、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的军事家形象。

二、品读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一生谨慎

师:诸葛亮多次提及先帝的目的有哪些?

生5:第一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是有两个目的:①提醒后主先帝创业之艰难,而且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的,你作为他的儿子不仅仅要继承他的事业,还要完成他的毕生志业;②提醒后主你的父亲(先主)已经仙游了,以后的路要靠你一个人走下去了,你一定要尽快成人成才。第二次“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提醒后主“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都是你父亲留给你的可用之才,而且他们对你的父亲和你肝脑涂地,也为第3、4段埋下伏笔。第三次“以光先帝遗德”一方面强调了先帝的美德是“开张圣听”,更多的是希望后主学习、继承并发扬先主的美好品质——“开张圣听”——其目的是可以更好地招贤纳士,完成先帝之遗愿。

【知识链接】(幻灯片)《三国志·蜀书》载:

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诸葛亮一心北伐,誓死要兴复汉室;然出门在外,万一后院起火,岂不功亏一篑?所以诸葛亮最为担心小人欺上媚主、惑乱朝纲。所以诸葛亮在北伐期间,要安排志虑忠纯的人在后主身边,希望他能勤勉国事,远离小人。

诸葛亮十分谨慎,在政治上安排了侍中、侍郎、长史,在军队中安排了向宠,这两大核心领域,都安排了先帝和众人一致认为有品德、有才干的人。后主只要认真执行,就可以保证政局稳定、军队和睦。

师:第5段,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是什么?

生6:亲贤臣,远小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列举了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远佞,亲佞远贤是后汉倾颓的直接原因,一正一反,用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后主,不可亲佞远贤。同时也指出了亲贤远佞的意义与价值: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不仅仅是为了奏请后主出师北伐,更是希望后主能够“亲贤远佞”,为北伐的成功、兴复汉室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同时也是在打造君贤臣忠的政治生态,希望后主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诸葛亮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三、品读诸葛亮作为文学家的一汪泪水

鉴于诸葛亮和后主特殊的君臣与父子关系,故而,诸葛亮在写作《出师表》时,情感一定要真挚,态度一定要诚恳,表达一定要得体。

师:古文中的谦辞和敬辞,常常能体现说话人的态度恭敬、诚恳,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中,诸葛亮运用了哪些谦辞?

生7:“愚”是自称的谦辞。诸葛亮在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和向宠等人的时候,不用“臣”而用“愚”:用“臣”态度略显强硬,“愚”态度偏委婉。既然是向皇帝提意见,皇帝可能会接受这个意见,也有可能反驳这个意见。一个“愚”字则是以柔克刚,即使后主不同意,事情还有商量和回环的余地。

师:还有其他的谦辞吗?

生8:“先帝不以臣卑鄙……”

师追问:“卑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低下”?

生8:不是,“卑”是地位低下,“鄙”是目光短浅。

师追问:诸葛亮真的是“地位低下”,“目光短浅”?

生8:不是!诸葛亮人称卧龙,对天下时局有着精准的认识,所以不是“卑鄙”之人。

师继续追问:你解释了“鄙”,但没有解释“卑”。在第6段开头,诸葛亮就强调了自己的身份是“布衣”,“布衣”是老百姓的意思,所以我觉得诸葛亮自认为“卑”是沒有问题的。那你现在还认为是谦辞吗?

生8:我仍觉得是谦辞。在第6段,诸葛亮先用“布衣”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与阶层,再用“躬耕”强调了自己从事的职业,然后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流露了自己对功名的态度。因为先主的礼遇,使得诸葛亮的身份、命运发生了转折。这里更多的是对先帝的感恩、怀念,读起来感人肺腑。

师:除了谦辞之外,你觉得诸葛亮对后主的评价,是否得体?

生8:第1段中,诸葛亮建议后主不要“妄自菲薄”,意思就是“随意地看轻自己”。结合语境,所谓“妄自菲薄”会给后主一种感觉:就是丞相认为我的资质(客观)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我主观上还不够重视;只要我用心学习,勤于政事,肯定会励精图治。在这里,不得不说诸葛亮用心太过良苦。他尽管对后主是失望的,但仍在鼓励后主,希望他振作,成人成才。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史中,《出师表》能够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在《出师表》中塑造了一个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丞相形象;二是诸葛亮情感的真挚、表达的得体与劝说的感人、循循善诱。

在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特征及运用规律时,要帮助学生积累其个体言语经验;在具体语用过程中,不仅仅要准确恰当,情感真挚,还需留意表达得体,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沟通与交流,故而文体规律,不得不重视。

猜你喜欢

汉室先帝后主
南唐后主李煜 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
《出师表》初三复习试题
出师表
祝贺汉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
《出师表》节选
出师表(节选)
参观诸葛亮隆中遗址
“上帝”考
李煜《虞美人》的重新审视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