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超市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1-03-25葛洋

成功营销 2021年5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态文明建设

葛洋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目前呈现出多种创新形式并举,多种治理方法共存的局面。“生态超市”的创新型治理方式,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众多学者对“生态超市”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本文将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从生态超市的相关理论、生态超市的现状分析相关理论、生态超市的组织架构层面相关理论、生态超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四个层面进行综述,最后进行研究评述。

关键词:生态超市;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分类

1 选题背景

1.1 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40年中,我国把生态文明放在“五位一体”新格局的重要位置。习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对于生态文明体系的改革,就要建设美丽中国,而建立美丽中国,首先要从建设美丽乡村開始,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步,便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垃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乡村垃圾如何处理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和垃圾回收处理方式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新型的垃圾处理模式“生态超市”已出现在多个地方,每个乡村一角都将垃圾回收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

2 有关文献的不同观点

2.1 生态超市的前身

生态超市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其创新性源自于早期积分超市的推行。有相关学者对生态超市前身相关行为政策进行了分析。学者刘玉池[1]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湖北宣恩的“文明超市”积分制助力志愿服务; 学者王军文、朱柄全[2]在甘肃秦安调研的“积分小超市”引领文明乡风;学者吴兵[3]所阐述的山东莒县的美丽庭院评比“积分超市”;学者姜在新,张明国,薛丽华[4]调研的贵州关岭自治县的“道德超市”激励村民改变生活垃圾处理习惯,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将道德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学者曹哲浩,别晓彬,李军[5]对于河南省西峡县 “爱心超市”激励居民从事公益、志愿服务事迹的探讨;学者郭巨波[6]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调研的通过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实物破解精神扶贫难点的试点。

2.2 从生态超市的宏观现状层面分析

近些年,生态超市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一部分学者对生态超市的实施进行了现状分析,生态超市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者胡春春,梁锦姗等人[7],对韶关农村生态超市现状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垃圾兑换城市目前普及程度,得出垃圾兑换超市覆盖率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超市的了解甚少,居民对于废品换用品态度较为乐观,同时认为应该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建议多引进社会公益组织赞助、村干部带头建立垃圾分类超市。学者廖超文[8],针对贺州市钟山县“垃圾兑换超市”进行了宏观层面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兑换超市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村民积极性提高,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学者张应松[9]对休宁县流口镇的“垃圾兑换超市”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垃圾兑换超市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兼负挑战,提出应引入创新机制锤炼“自我造血”功能,努力走出一条以店养店的良性运转模式。

2.3 从生态超市的组织架构层面分析

也有一部分学者指出,生态超市的组织架构应该进一步深化,将垃圾分类的实施主体由政府转向公众。学者周明助[10]通过对安徽绩溪“生态美超市“进行调研分析,认为生态超市应该在组织架构上、建设管理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应将扶贫有机结合,使生态超市成为生态扶贫的新途径。国外学者Sanneh,Allen[11]从个体的角度分析,认为各组织部门和个人都要配合政府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国外学者Atousa Soltani, Kasun Hewage, Bahareh Reza,Rehan Sadiq[12]认为对于垃圾管理中除了政府,不同主体都应该发挥其作用,应该有更多的公众参与决策。学者徐家良、彭雷[13]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从运营战略、种群关系以及生态位的方向研究慈善超市生存空间的新架构。研究结果表明慈善超市主要构成群体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市场化的运营战略往往相比社会救助战略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2.4 从生态超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层面分析

更有一部分学者,从生态超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生态超市能否发展,其供血能力是否可靠,可持续性是其得以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学者陈绍军、朱晨铭[14]以生态补偿视阈分析生态美超市在垃圾兑换方面、科学化维护管理以及多元化资金支持实践机制的影响因素,一是公众参与和自我需求的调和,二是熟人社会从众心理,三是传统农耕的自我调适,四是地方精英组织和领导的行动逻辑引领。同时提出了生态超市仍存在激励的暂时性、兑换物品的集中单一性、兑换过程的“人情操作”、资金供血不足等问题。学者陈安琪、朱海华[15]对衢州垃圾兑换超市进行了现状分析和满意度的两阶段调查,得出女性兑换商品总价值高于男性、中老年人;兑换次数与兑换商品总价值呈现正相关关系;收集意识和环保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垃圾兑换的效果。提出了要加大兑换超市的投入力度、实行垃圾兑换超市和超市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3 研究评述

3.1 应加快“积分超市”的转型升级

从我国南北部地区的生态超市文献总体分布情况看,北部地区生态超市实施点相对较少,有部分城市尚处在一个试点的阶段。多数为生态超市的前身“文明超市”、“积分超市”、“道德超市”、“爱心超市”、“文明团结超市”等。但其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显著。首先,多数地区开展的“超市”活动更贴近于服务,而忽视了公益;其次,由于积分超市的物品由政府、企业以及爱心人士进行资助,供血能力不足;第三,志愿服务类型多,积分认定不统一,往往存在人情世故“暗箱操作”。第四,兑换的积分商品物种单一,如何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五,积分超市点较少,积攒积分兑换路途遥远,得不偿失;第六,激励具有暂时性。志愿服务精神是否会因为积分超市的停业而减退,人们是否还会愿意再做志愿服务成为了值得推敲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积分超市”进一步转型为“生态超市”是较为理想的发展方向。其一,生态超市克服了积分超市原有的供血不足的难题,将原有单一的资金来源拓展到有自负盈亏的能力和多样的资金来源;其二,生态超市将原本单一的志愿服务性乡风文化转型为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治理的新文化模式,在提高服务意识的同时激发村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其三,生态超市催生了新的效益,垃圾分类二次回收利用形成了垃圾分类有效处理与环境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同时催生新产业,从政府主导型转向以公众为主体的治理行为。

3.2 针对痛点问题,创新机制模式

面对生态超市“供血能力不足”、持续能力不强昙花一现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生态超市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业、爱心人士以及非政府组织,日常的资不抵债,难以维持生态超市的供需问题。引入创新机制模式,将生态超市融入实体超市,形成联动效应,促进新的经济形势、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生态超市形成新业态,供给新鲜血液,在公益与商业的良性互动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商业协同发展,人居环境治理和“绿色消费”携头并进的新格局、新方向。针对生态超市过程中痛点问题,通过融入志愿服务精神,采取兑换人员轮班志愿服务模式,减少人情化操作空间;同时,通过民意咨询以及意愿收集等手段,結合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模式,系统分析村民物品所需,进行合理购置,既能够满足公众需求,也能减少资金耗费,有利于资金用在刀刃上,以保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同时增强生态超市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3.3 融入传统购物方式,发展生态超市新风尚

生态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却与传统购物方式有形同之处。生态超市通过积分制的激励机制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但是积分兑换的激励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一袋塑料瓶才只够换置一包味精。倘若引入积分制改革,通过回收物品以换取采取优惠购物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激励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更能够加强人们的消费欲望,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商业超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达到一个循环的、一体化的新购物方式,也带动了业态经济下的生态超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玉池.湖北宣恩:“文明超市”积分制激活文明新风尚[J].农村百事通,2021(01):13-14.

[2] 王军文,朱柄全.甘肃秦安:“积分小超市”激励村民善行美德[J].农村百事通,2021(01):14.

[3] 吴兵.道德可积分  文明能变现——关岭自治县深入推进道德超市建设提升乡村文明[J].当代贵州,2020(17):57.

[4] 姜在新,张明国,薛丽华.“小积分”有“大效果”——山东省莒县峤山镇东徐家村“积分超市”实践探索[J].农村经营管理,2020(07):14.

[5] 曹哲浩,别晓彬,李军.西峡县丹水镇:利用“爱心超市”积分  让贫困户“动”起来[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06):62.

[6] 郭巨波.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奖励管理制[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0(06):31.

[7] 胡春春,梁锦姗,陈春淑,陈海霞.韶关农村垃圾兑换超市现状的调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07):18-19+73.

[8] 廖超文.钟山:“垃圾兑换超市”兑出乡村新气象[J].当代广西,2017(17):46.

[9] 张应松,黄俊.山沟里的垃圾兑换超市[J].环境教育,2016(10):60-61.

[10] 周明助.安徽绩溪“生态美超市”让村民参与生态保护[J].农村工作通讯,2021(08):47-48.

[11] E.S.Sanneh,Allen H.Hu,Y.M.Chang,Edrisa Sanyang.Introduction of a recycling system for sustainable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n the greater Banjul area of the Gambia[J].Environ Dev Sustain,2011,(13):1065-1080.

[12] Atousa Soltani,Kasun Hewage,Bahareh Reza,Rehan Sadiq.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in the contex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 review[J].Waste Management, 2015,35:318-328.

[13] 徐家良,彭雷.运营战略、种群关系与生态位:慈善超市生存空间新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104-110.

[14] 陈绍军,朱晨铭.生态补偿视阈下农村垃圾分类兑换激励引导机制研究——以安徽黄山市S县生态美超市运作实践为例[J].学习论坛,2020(02):71-78.

[15] 陈安琪,朱海华.衢州垃圾兑换超市现状及其满意度调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222-224.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生态文明建设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