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微生物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1-03-24耿晓姗刘秦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新冠疫情课程思政

耿晓姗 刘秦

摘  要:思政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微生物课程学习尤其是病毒知识的学习如何恰当得引入思政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下国内抗新冠疫情已取得阶段性的成功,结合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在微生物课程学习病毒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炎疫情这一全球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围绕相关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抗疫的四个背景下,探讨了思政教育切入课堂的可能性,以期改进关于《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关键词:新冠疫情;课程思政;病毒;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课程思政”是指将课程作为载体、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育活动与教学目的,也就是课程德育[1]。将高等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高校培养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校教师需要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应做到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及因事而化,并能够实时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予以更新,避免表面化与形式化的思政课教育模式[2]。

2020年,新冠疫情作为最大的“灰犀牛”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新冠病毒COVID-19为最大的RNA病毒之一。病毒作为《微生物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教师如果在微生物课程学习病毒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炎疫情这一全球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围绕相关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拟以《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为例[3],介绍构建“课程思政”案例的思路与实践,旨在抛砖引玉,达到共同探讨和完善的目的。

一.基于病毒的传播特性背景下的全国防范措施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直接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为了较快控制病毒蔓延,除了从这三个方面切断传播途径外,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人群进行及时隔离,这样既可以较快控制传染源,也可以更好的保护未患病的健康人群。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病毒相关知识思考我国采取这些防范措施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针对病毒的这些传染性特点,国家果断采取强有力的隔离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病毒的蔓延,将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降到了最低。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初期,在医学专家確定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特性后,中国政府果断进行了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管制,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隔离、消毒措施,如建立方舱医院,全民戴口罩等等。抗疫过程中我国民众万众一心,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相信国家制定的防范措施的科学性,每个人都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为防控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比国内,国外很多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十分严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国内外不同抗疫结果产生的原因。

在武汉封城时,美国一些主流媒体称中国这种做法是侵犯武汉民众的人权。然而,我们所讲的人权不仅指自由权,也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等等,而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础性的人权。在疫情面临大规模蔓延,可能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时,生命权、健康权就成为最大的,最紧迫的人权。正是由于我们党和政府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才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国外政府对疫情的不重视和国外民众一味只追求自由权而忽视了抗疫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导致了新冠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

教师结合以上全球疫情防控现状启发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基于病毒的危害性背景下的勇于奉献和不畏牺牲精神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生物,十分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主要由外壳蛋白和遗传物质(RNA或DNA)组成。病毒包括真病毒和亚病毒因子,其中,亚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核酸或蛋白质侵染因子的不完整病毒[4]。病毒具有不易发现、发病快、难控制、危害性大的特性。无论是18世纪仅在欧洲就夺走了1.5亿人生命的天花病毒,还是使一战提前结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流感病毒,以及至今无药可治的HIV病毒,都在彰显着病毒的危害性和人类生命的脆弱。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病毒的共性,也具有其致病的独特性质。在新冠肺炎初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认识尚不清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教师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奋战一线的案例。如84岁的钟南山院士连夜赶往武汉,与新冠肺炎患者近距离接触,奋力探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防方法,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渐冻症患者张定宇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将ICU床位让与他人去世时年仅29岁的医生夏思思;主动申请去隔离病房后因感染新冠肺炎殉职的黄文军医生等等。疫情期间,中国成千上万名向他们一样的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冒着被病毒感染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抗疫一线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敢于牺牲奉献的“逆行者”才是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担负起历史使命,传承好他们以无畏付出所塑造的时代精神。

三.基于疫情共振背景下关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意识的思考

瘟疫所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在疫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独善其身。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H.麦克尼尔在其著作《瘟疫与人》中指出:“传染病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早于人类,未来也将和人类天长地久地共存。人类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疫情的爆发,都伴着着大量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在面对疫情的时候,需要摒弃偏见,理性对待”[5],然而新冠疫情爆发之初,部分西方国家、媒体借该病毒名称、来源等制造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新冠病毒中国制造”,“黄祸”等各种污名,掀起了对中国污名化甚至索赔中国的浪潮。西方国家在缺乏科学证据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其直接目的就是转移视线、掩藏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实,而“声援”国家也是为了搅浑抗疫池水,从而谋求自身利益。面对污名化,中国需要用事实与数据应对西方的质疑,团结友好国家和地区,并以科学的方式,据理力争,做出反击,肃清污名化的影响。

教师向学生讲解探究病毒起源的科学方法以及世卫组织的病毒命名规则。病毒核酸的种类是病毒系统分类中最可靠的分子基础。构建病毒基因进化树可以直观准确地分析病毒的进化过程和源头。教师向学生展示新冠病毒进化树的图片,讲解新冠病毒的起源分析,根据科学研究得出结论:新冠病毒并非起源于中国,对中国进行“病毒污名化”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也是不符合国际上病毒命名规则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全球化意识,让学生知道任何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绝不是国家或种族之间的问题,疫病流行没有国界,病毒感染不分国籍,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这场战斗是人类共同的战役。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新时代青年学生应树立全球化意识,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基于抗疫阶段性成功背景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思考

人与自然不能对立起来,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们在接受自然馈赠的时候,也无时不刻与自然相互伤害着。美国生态作家蕾切尔·卡逊德尔《寂静的春天》曾指出:人类如果对自然肆意妄为,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对立所带来的恶果,必须认清摆正人类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6]。

教师在讲授人与微生物的关系的时候,需要建立學生的辩证思维。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中,一方面要认识到微生物对农业、工业、医疗上积极贡献,要学会积极利用微生物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一方面也要注意微生物可能存在的危害,不可打破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我们要转变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构建和谐的生态文化。所谓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7]。构建和谐的生态文化,就要我们摒弃那些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社会发展方式。在开发环境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形成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尤其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绿色、文明、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结语

现今,全国抗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种胜利来之不易,每一个国人需要痛定思痛,积极吸取在与疫情抗争中的教训,将灾难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财富。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认真总结,不忘警钟,在课程执行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积极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为培养具有坚定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隽, 范国睿.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感与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05):117-123.

2.张威. 通识教育: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02):36-38.

3.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张秀丽,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 与人共舞:展现细菌的秘密生活[M].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5.孔静. 《瘟疫与人》与威廉·麦克尼尔的全球史观[J]. 沧桑, 2010(4):181-182.

6.朱先明, 于冬云. 从《寂静的春天》看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思想[J]. 外国文学, 2006, 000(003):65-69.

7.周丹. 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9(012):84-85.

玉林师范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新冠疫情课程思政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应用“小组讨论法”改进《微生物学》教学的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