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亿册《十万个为什么》诞生记

2021-03-24许志杰

书屋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普读物少年儿童出版社书名

许志杰

作家叶永烈先生已去世,因其早年曾是青少年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的主力作者,不禁使人想起一时洛阳纸贵、总印数达到一亿册的《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被定为中国青少年科普丛书,最早版本是1961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当然,说到《十万个为什么》就不能不追本溯源。《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科普小册子,第一版只有简短的五万字。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并非真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俄语中,“十万”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数量之多。这个有些夸张的书名其实更早的时候是出现在一首诗中: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写这首诗的人叫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英国诗人。米·伊林读了这首诗之后,感觉“十万个为什么”很有诱惑力,于是就勾起了他用“十万个为什么”做书名写一本科普读物的欲望。本意是让读者顺着“十万个为什么”去寻找“七千个怎么办”,进而发现“五千个在哪里”。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在苏联出版后,立即引起阅读高潮,印数一再增加,很快出现了英译本、法译本、德译本,以及1934年出版的三个不同书名的中译本。一本叫作《问题十万》,一本叫作《室内旅行记》,另一本的书名就叫《十万个为什么》,译者是中国第一代从事科普读物创作的作家中“最杰出一位”王纯才。他的翻译达到了信、达、雅的高度,而且更加注重中国化。也就是这本与原书名一致的《十万个为什么》,瞬间成为中国读者最喜欢的翻译科普读物,1949年开明书店已经印到第十版。到198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更是创纪录地第二十九次印刷。

这是苏联本《十万个为什么》的由来。那么,《十万个为什么》怎么又有了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本”呢?对这个问题没有人作过权威解释,但是肯定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需要、读者需求。政治环境是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令,科技界欢欣鼓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摩拳擦掌,作为生产精神食粮的出版社同样备受鼓舞。位于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产生了出版一套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技普及读物的想法,当时就有人想到了苏联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提出出版中国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遗憾的是这么一个好的建议,却被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搅黄了。1958年“大跃进”的乐章再次奏响,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再次吹响集结号,提出多快好省地出版一套少年科普读物,中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再次被提上编辑日程。

恰巧这个时候,时任上海市出版局代局长的罗竹风开始了对过去两年上海出版系统工作的反思,其中就有对已经出版的图书质量和数量的检查。1958年上海总共出书八千六百多种,多数是配合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而速成的应景之作,是靠“剪刀加糨糊”汇编而成的。既没有坚持图书出版的“质量第一”“质量是图书是生命”,更没有做到加强审读,对整体图书情况进行质量评估,违背了图书出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出版宗旨,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纸张、印刷、发行成本陡增,图书积压严重。

为此,罗竹风专门召开各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会议,提出“出版工作是党的思想阵地,各种读物都应该强调质量。不能千方百计地提高书籍质量,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就是没有完成党所交给我们的任务”。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片面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存在为难情绪,不善于两条腿走路,一味地追求“快”,忽略了“好”。正是罗竹风的这个“好”字,打开了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们的思路。根据罗竹风的要求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研讨,编辑们逐渐确立了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框框的编辑思路,为“十万个为什么”定下基调。

少年儿童出版社原是团中央直属出版机构,根据中央统一部署,1958年7月少年儿童出版社移交给上海市出版局领导,这也给《十万个为什么》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体制上的利好。当时围绕书名是有很大争议的,毕竟王纯才翻译的苏联本《十万个为什么》在先。后来在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之下,问题迎刃而解。那就是苏联本的“十万”是虚指,只是用来形容“很多”,而我们即将编辑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要力争用若干年的时间,真的做到“十万个”为什么。而且每个问题都以“为什么”开头,然后作出解答。

书名统一了,接下来就是规划选题,遴选作者。罗竹风提出的修订《辞海》的思路给《十万个为什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是不要出版单行本,要成“套”,像《辞海》的分册,只有成套了才能形成系列,而后陆续补充出版。再一个,虽然《十万个为什么》要脱开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模式,但还不能完全隔断两者的关联,完全分散学生的阅读精力,要做到若即若离,藕断丝连,起到互相启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一个为什么想到更多的为什么。1961年初版就分了物理、化学、农业、生理卫生、天文气象五个分册,接着又增加了动物、数学、地质矿物三个分册。到1962年底,八册全部出齐,共收了一千四百八十四个“为什么”,一百零五万字,一版一印五百三十多万册。如此庞大的少兒科普读物,在中国出版史上属于“前无古人”。

打开《十万个为什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编者的话”,写得非常精彩,文思喷涌、妙笔生花,这也是《十万个为什么》能够那么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1962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册地质矿物部分、第七册动物部分、第八册数学部分开始出版发行。两个月之内连续三次加印,印数达到十七万册。“增编说明”透露《十万个为什么》在1961年已陆续出版了五个分册,这五个分册出版以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编辑部收到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要求继续编辑出版这五个分册所未能包括进去的科学问题。编辑部接受了读者热情的要求,决定在1962年继续编辑三个分册。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一经面世,需求量剧增,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因为出版时间局促造成的不足、差错。根据罗竹风提出的“知错纠错”而制定的上海市出版系统“出版八条”规定,出版社开始对出现的问题一一纠正,剔除一些初版反映不好的“为什么”,充实内容,细化分册,提高质量。按学科门类出版数学一册,天文一册,气象一册,自然地理一册,物理两册,动物两册,植物两册,生理卫生两册。每册约有一百五十到两百个不等的“为什么”,全部十二册共计二千零三个“为什么”。

第二版《十万个为什么》于1964年正式发行。这个新版本的内容充实丰富了不少,学科分类更为系统明晰。为此,1964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坚决执行群众路线——《十万个为什么》是编辑工作革命化的成果”的长篇文章,把《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意义,提升为“主动精神”和“群众路线”的高度。同年12月22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共青团各省、市书记会议上,号召团干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并由团中央赠送与会者人手一套。到1964年4月止,《十万个为什么》已发行了五百八十多万册,约七十三万套;已有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等兄弟民族文字的译本出版,还出版了盲文版。《十万个为什么》汇成了一条知识长河,在千万个读者中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滴水汇成了江河,无数人的智慧集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第二版出版,还未来得及拿出新版的补充方案,少年儿童出版社就被卷入到“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之中,“少儿社”被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并组织了一个新的班子对《十万个为什么》进行从头到尾的修正。1970年到197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二十一分册,其中一至十四册为黄色封面,十五至二十一册是蓝色封面。这是一个各种标识非常混乱的版本,内页刊有“文革”标志性的语录,出到最后一册政治形势大变,毛主席语录不再刊出。到了1977年底,少年儿童出版社又从上海人民出版社分离出来,后来的十八至二十一册改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开始第三次大修订,并陆续推出第四版。这样的节奏,与罗竹风正在全力推进的《辞海》1979年版十分相像。第四版肯定了1961年的出版本,否定了“文革”版的所谓修订工作,以1964年版的规模和特色为基础,保持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活泼、故事引人入胜的风格。仍为十四分册,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九个问题,1981年10月出齐。第四版无论封面设计、插图、书籍装帧,“为什么”的设置,与第二版几乎如出一辙,带有明显的第二版的影子。此后到1990年又出版了十个分册的“续编本”,与之前的十四分册合并成为二十四册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达到了三千零七个。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十万个为什么》在1999年出版了“新世纪版”,按排序也称“第五版”。“新世纪版”对前四个版本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增加了更多的新科技、新技术、新理念引领下的符合时代特征的“为什么”。共分十二个分册,收入二千四百六十个问题,各分册的篇目三分之一為保留篇目,三分之二为改写或新的篇目。

2013年8月13日,随着《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首发式在上海举行,走过五十多年不平凡之路、带着几代读者的喝彩与欢呼、累计发行量超过亿册之多、成为原创科普图书第一品牌的《十万个为什么》,进入一个全新的科技发展的时代。虽然全书六百万字十八分卷,八千多幅彩色图片,收入四千五百个代表科技发展前沿和青少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共有三千四百三十八个“为什么”得到解答,但是,离最初设计要做到名副其实的“十万个为什么”仍相差甚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互联网时代或许将这个问题变得十分简单,十万乃至二十万个“为什么”都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答案。

这是《十万个为什么》五十多年的一个发展简史。

或许,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拥有上亿读者的奇迹将不会再有,但是,那些与《十万个为什么》有关的故事却不会因此而消失。相反,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显珍贵,历久弥新。随手打开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其中的问题至今仍然十分有趣,有实用性,甚至有难度。如“橡胶轮胎上,为什么要刻上花纹?”“田里不用播种,那么多的杂草哪里来?”“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五十多年前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已经告诉读者了,今天又有多少人可以圆满解答呢?从这个角度讲,《十万个为什么》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那时候写此类书籍,一般不给作者署名,加之参与创作者甚多,除了叶永烈因其后来一直从事科普创作而名声大噪,其他作者多是默默奉献、无人知晓的幕后英雄。在此向叶永烈先生致敬,向那些参加《十万个为什么》策划、编辑、创作的所有人员表示敬意。

猜你喜欢

科普读物少年儿童出版社书名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学习汉字
猜谜语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名 词
科普读物资源开发在农村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意义
出书
完整的书名
科普读物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把科普读物“下嫁”给流动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