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育人导向下的中学健美操教学设计

2021-03-24刘爱梅张丽芳

科技风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健美操教学教学设计

刘爱梅 张丽芳

摘要:以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中学体育课堂的育人观为研究背景,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健美操教学中的运动技能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设计,实行模块化教学,坚持显性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激发课程育人功效。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程育人;健美操教学;新课改

Abstract: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to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skills training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aerobics teaching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literature,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new design,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ular teaching,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education,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stimul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Key words:Teaching Design;Curriculum Education;Aerobics Teaching;New Curriculum Reform

為了贯彻十九大教育思想管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基础进行教育活动课程体系改革纲要(试行)》中所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任务,充分挖掘技能课程的德育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优良的体育精神等纳入中学体育课堂,全面落实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教学同步,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实际,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尝试进行健美操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课程是传授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思想教育三重功能。课程教育首先作为一种国家教育理念,着重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实施核心教育理念,培养好少年。其次,课程品德是育人的载体,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激发教师运用德育的思维,鼓励教师不断提出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范式和文化基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目的进行思政教育,把育人中融入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课程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教学设计把人的思想品德培养融入中学课程教学实践,实现与专业技能同向、同步发展。为此,本文研究提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引领的中学健美操教学实践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为中学课程育人与专业教学共同发展思路下的中学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省昆明市第14中学、第24中学的健美操课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课程育人”“健美操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学体育”等相关文献和相关专著,浏览国内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建设成果(或实施方案),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创新启发。(2)访谈法。对昆明市第14中学、第24中学的德育处领导,部分健美操教师进行访谈,重点了解中学生德育工作重点、内容和方法,了解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本研究提供重要参考。(3)问卷调查法。参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研究需要,分别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反复修改,对健美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要素进行设问调查。通过实地采访,根据需要选择开放式问卷涉及内容等进行意见征询,形成调查问卷表。调查前,邀请5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效度检验,抽样方法选取30名学生对学生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选定8名教师、1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发放教师问卷8份、回收8份,其中有效问卷8份,回收率及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4份。(4)数理统计法。相关调查完成后,进行资料整理分类,对数据需要做编码,记录和使用SPSS统计软件包的数据进行分析。(5)逻辑分析法。对健美操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中的教学工作目标定位、内容设置、教学执行、教学检验等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2 专业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的中学健美操教学方案设计

2.1 教学目标定位

挖掘德育课程和教学中蕴含的中学健美操资源,促进健美操技能的提升、提高思想道德价值引领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技能和思政目标追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教育进行的教学根本目的上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二是从进行教学的直接研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探索和学习健美操运动技能的多种重要途径与方式,加强“终身体育文化意识”。三是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说,需要课程思政和技能同步,增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共同发展。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为国家培养良好的体能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道德和健康发展的新青年。

2.2 教学设计思路

严格依照《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2017年),根据相关课程设计目标和内容纳入学习领域,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的特点划分,识别基础上的可操作性,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可观察性要求,根据三级课程必修课内容管理提高选择性,根据课程要求的发展性,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2.3 教学设计方案

教育本质的核心是育人,在教学活动研究设计思路中,本着“以人为本,育人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健美操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培养专业知识发展,还要将育人作为国家的重点和教学实践,运用信息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突出教育的价值引领,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改善教学设计、教学质量,强化新时代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紧社会现实主义教书育人方向。

从某种教学意义上说,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课程检验过程中的一个实施过程,教师需要的是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一些问题。在教学现状、规划和准备,教学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教师进行课程中更加丰富,为实现课程目标作准备条件,这是教学过程中作出的整体安排。结合中学健美操教学大纲,设计如下:

调查对象分别为教师8名和学生136名中,被调查的87.5%教师都支持健美操与育人相结合的课程组织与管理,12.5%的教师觉得传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更适合管理学生,95.6%学生适应教学组织与管理和育人教育相结合;4.4%学生不适应该教学组织与管理,觉得应该只用专注技能培养,不应与育人结合起来。根据专家访谈得出,健美操与育人相结合的课程管理得出,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目前,很多中学的教学效果引起了家长、教育部门、社会群体的极大关注,合理的“教学组织”能够提高学生的健美操技能,激发他们对健美操的学习动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开展研究,发现中学生思想意识薄弱,道德行为欠缺,根据健美操课程与育人结合在昆明市第14中和24中的开展得到了教师、学生以及专家的认可,增强了健美操的运动技能、审美情趣,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建议

学校应多组织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提高健美操课堂气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张越.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设计[J].黄河之声,2020(03):140.

[2]常仁飞.坚持育人导向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常州樣本”[C].江苏省教育厅.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校长研讨会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学会,2018:3-6.

[3]余晓玲.实践育人导向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与路径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03):38-41.

[4]李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育人导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6):58-62.

[5]蒋洪新.强化育人导向推进一流学科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44-46+92.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健美操教学教学设计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健美操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健美操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表达形式探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