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2例报告

2021-03-24王宇,闫继东,张文超

安徽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腺癌黏液入院

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s,CMPT)由Ishikawa于2002年首次报道,是位于外周的一种罕见的肺结节,以纤毛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为特征,目前尚未明确其临床表现。为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本研究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2例CMPT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女,75岁,查体发现右肺下叶结节,于2017年11月3日入院。病人入院前15天常规体检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结节,肿瘤性病变不除外。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糖尿病病史10年,胰岛素控制血糖,效果好。无家族肿瘤遗传病史。全身骨扫描显示左侧骶髂关节骨代谢旺盛灶,建议结合局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资料定期复查;左侧膝关节骨代谢旺盛灶,考虑退行性变所致。胸部CT: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软组织结节,直径约11.2 mm,考虑周围型腺癌可能(图1)。心电图、B超、头颅CT、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第7天顺利行右肺下叶楔形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右肺下叶涎腺腺瘤,考虑来源支气管腺体,待常规明确诊断。术后常规病理:右肺下叶CMPT,紧邻脏层胸膜,周围肺组织见多灶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AAH),直径0.1~0.2 cm;肺切缘净;送检淋巴结3枚,其中1枚淋巴结钙化明显,伴骨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lponin(-),CK5/6(肌上皮+),细胞增殖抗原Ki-67(3%+),p63(肌上皮+),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图2)。

图1 病例1胸部CT所见肺部结节:A为肺窗;B为纵隔窗

1.2 病例2

男,68岁,查体发现右肺下叶结节,于2017年11月6日入院。病人入院前1周常规体检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结节,直径约7.7 mm,肿瘤性病变不除外(图3)。入院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无家族肿瘤遗传病史。全身骨扫描、心电图、B超、头颅CT、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第7天行右肺下叶楔形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冰冻病理:考虑为腺癌,直径0.4 cm,待常规。术后病理:右肺下叶CMPT,直径约0.4 cm,肿瘤旁见原位腺癌,镜下最大径0.2 cm;肺切缘净;送检淋巴结10枚:(四组)0/5,(七组)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Ki-67(5%+),平滑肌肌动蛋白(SMA)(-),TTF-1(+)。

注:箭头所示为病灶。

2 结果

2例病人术后均恢复满意,随访22个月,均无明显不适。

3 讨论

Kamata等对10例CMPT做了分子检测,发现8/10CMPT中存在高频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或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基因突变,4例存在BRAF(V600E)突变、1例BRAF(G606R)突变及3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GFR的缺失均为E7746-T51/S752V亚型。Liu等报道了4例来自西方的肺CMPT病例,显示肿瘤有BRAF V600E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AKT)1 E17K突变,Jin等及Taguchi等各报道了1例肺CMPT病例,显示肿瘤有ALK基因重排。Kataoka等报道4例CMPT中有三种突变分 别 为BRAF(V600E),EGFR(del E746-T751/S752V),以及EGFR(E709G)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G12V)。这些基因改变支持CMPT是一种肿瘤性病变,而非反应性或化生性病变。

CMPT通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报道统计以往病例报告,病人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在健康体检时发现,仅3例因咳嗽、胸部不适或感冒症状就诊发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也有报道发生于青年,多为日本人或其他东亚人群,这可能与种族易感性或基因差别有关。

CMPT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有报道分析了10例CMPT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变由纤毛柱状细胞、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组成,5例以腺样结构为主,5例以乳头样结构为主,肺泡弹性框架结构缺失或破坏,3种细胞成分所占比例在不同病例各有不同,肿瘤细胞无异型,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3种细胞均弱表达TTF-1,而不表达HNF-4α,基底细胞p40强阳性表达,纤毛细胞局灶表达MUC5AC,黏液细胞不表达MUC5AC,最近一篇报道指出在一些肿瘤中黏液细胞表达MUC5AC和MUC6。CMPT的特征性标志物是CEA,TTF-1和CK7,而CK20是阴性的。本研究中2例病人均为中老年病人,无特异性症状,体检时发现,不能排除恶性,怀疑为肺部肿瘤,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MPT。此外,CMPT还需与黏液腺癌、胶样腺癌、黏液表皮样癌、细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乳头状瘤相鉴别。CMPT罕见,且与其他肿瘤病理形态改变有相似之处,易病理误诊,尤其是术中快速冰冻诊断时。本研究报道2例病人,术中冰冻分别为涎腺腺瘤和腺癌,但最终常规病理回报为CMPT。本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正确诊断。

CMPT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随访2~120个月(平均42个月)。所有病变均未见局灶复发或远处转移。组织学上纤毛细胞的出现,缺乏坏死和核分裂象,一致的基底细胞增生均提示良性。但也有一些与低度恶性肿瘤相关的组织学特征,如肿瘤无包膜,破坏肺泡正常结构,存在跳跃式病灶,有微乳头结构,形成黏液湖,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提示其可能具有恶性潜能。

有研究认为CMPT可能是黏液腺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国内外报道CMPT病例,除1例病人伴发黏液腺癌,其余均诊断为CMPT。本研究中2例病人术后常规病理分别伴有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这可能与CMPT的恶性潜能有关,因此进一步提高对CMPT的认识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病较罕见,同种病例的积累仍然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腺癌黏液入院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我国科学家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肺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