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倾力公交优先 企业倾情公交优秀
——访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明

2021-03-23吴同起

城市公共交通 2021年2期
关键词:孙明大连市公共交通

1909年,大连市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开通,至今已有111年历史。2018年,有着百余年公交史的大连市被评为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在新时代迈出了砥砺奋进的新步伐。近日,本刊(以下记作“城市公共交通”)专访了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明。

城市公共交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大连公交集团的基本情况。

孙明: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公交集团)成立于2006年7月,是大连市大型公益性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4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城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等客运交通项目。现有职工11980人,运营车辆3931辆,运营线路173条,日运营里程50万公里,日均客流量约2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客运总量的80%以上。

大连公交集团下设17个职能部室,拥有6个全资子公司、12个分公司、4个参股公司。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大连公交满意度名列全国三甲。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企业等300余项荣誉称号;2019年,大连公交集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城市公共交通:大连市政府出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文件,指引大连公交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孙明:长期以来,大连市政府深入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早在1994年和2005年,就颁布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7年底,市政府又结合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公交行业资金投入、土地划拨、财税扶持、路权保障“四优先”的原则。

2019年6月21日,辽宁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现场会在大连市召开,辽宁省副省长王明玉和来自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发展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全省14个城市分管城市公共交通的副市长、交通运输局局长、企业负责人等70名代表共商公交优先发展大计。在公交优先政策指引下,大连公交运营服务方式已达10余种,绿色车辆比例突破70%,万人拥有公交车28.47标台,公交满意率达97.66%,市民在公交出行方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城市公共交通:大连公交集团实施成本规制助力企业发展,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孙明:成本规制助力企业发展。2016年1月1日,《大连公交集团成本规制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政府按照规制办法对大连公交集团进行补贴。对于政府而言,成本规制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既体现了公共财政资金的公平与效益,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引擎,行业吸引力明显提升。对于企业而言,成本规制的实施对大连公交集团强化企业管理、完善分配制度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通过为一线职工增设安全服务奖、维修质量奖,激发起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连公交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安全事故的次数和事故费连续三年实现“双降”。

大连公交集团以成本规制为契机,着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分配制度。实施了定编定岗定员,明确了各岗位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岗位职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利用资金优势,规范了招投标工作,仅去年一年就节省采购成本1000余万元,采购价格综合降幅达到20%以上;按照“减少层级 降本增效”的要求,大连公交集团从2019年8月1日开始,实行扁平化管理改革,把原来“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客运站、车队”四级管理减为“集团公司、子(分)公司、车队”三级管理。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达到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整体发展的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在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助推“蓝天工程”上,大连市政府、大连公交集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孙明:绿色公交助绘大连蓝天。自国务院2013年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大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蓝天工程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加快淘汰排放标准低的老旧公交车辆,着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如今在大连公交集团,混合动力、LNG、纯电动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清洁能源车纷纷亮相,占运营车辆总数的70%,全年减少排放一氧化碳1285吨、二氧化碳67372吨、有害颗粒物306吨。大连每年空气质量达标率达81%,蓝天天数年增加29天,相当于多收获一个月的蓝天。

创建公交都市以来,大连市政府先后投入60多亿元用于更新公交车辆和公交基础项目投资建设。加速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购进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辆3000余辆,助推大连市的“蓝天工程”,城市的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规建了10处占地面积共计18万平方米的公交场站,其中,全市首个立体停车场和首个综合性公交枢纽站都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大连已建成74条、总长度274车道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专用道设置比率达到20.52%;新建260处港湾式停靠站,配建比例达到14.73%;在150处主干道交叉路口设置了公交优先信号;公交车车速由2013年的15.23公里/小时跃升至现在的18.92公里/小时。

城市公共交通:在智慧公交建设方面大连公交集团做了哪些工作?

孙明:智慧公交建设提质加速。为适应“互联网+交通”的发展趋势,市政府先后投入1.08亿元实施公交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在近4000辆运营车辆上安装了卫星定位、语音及双向通话等车载设备。公交电子站牌和大连掌上公交手机APP也相继投入使用,市民能够及时查询公交线路换乘、到站时间等信息,出行更加智慧便捷。为了满足市民多元化、智能化的出行需求,大力推动“互联网+交通”模式,努力向人、车、路协同发展的智慧企业迈进。

目前,大连公交已经完成了智能调度监控指挥中心、数据中心及乘客呼叫服务中心“三大中心”,车辆监控调度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乘客服务热线系统“三大系统”的建设;逐步推进集团、子(分)公司和车队三级智能调度管理体系建设;大连公交刷卡、扫码乘车等移动支付方式正逐渐形成规模。

城市公共交通:大连公交集团是如何理解“公交优秀”这一理念的?

孙明:公交优先,公交必须优秀。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让大连百姓真心感受、享受到公交优先的好处,就必须用公交优秀来配套保障。自2012年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连公交集团以“建人民满意公交”为目标,不断增强市民乘客乘坐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倾力打造公交优秀,呈现出市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此,大连公交集团坚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市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理念,倾情诠释“大连公交,您流动的家”的服务理念,努力把政府的支持转化为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公共交通:大连公交集团是如何体现国企责任担当的?

孙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集团公司万余名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坚守岗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客运保障,173条公交客运线路没有一条停线、停运。疫情时期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为全市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坚决不能让乘客出行无车可坐。因此,大连公交集团成为辽宁省唯一一家不停运、不停线的公交企业,为保障大连市民顺畅出行、全面复工复产复课、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同时,大连公交集团成立了“向危而行”小分队,承担了湖北返连旅客、大连市境外返连旅客转运和援鄂医护人员运送等特殊运输任务;2020年1月30日至2月20日,大连公交集团派出专车接送施工人员,为保证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大连)按期完工提供特殊运输服务;3月30日,大连公交集团出动24辆金龙大客车和4辆考斯特中巴车组成车队,迎接529名援鄂医护人员回家,圆满完成了神圣的客运任务,充分体现了大连公交集团作为国有大型公益企业的责任担当。目前,“向危而行”转运小分队还奋战在大连机场的转运现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累计转运2256车次,转运人员9800余人次,行驶里程达到96300余公里。

“向危而行”转运小分队队员合影

大连公交组成浩荡车队迎接援鄂医护人员回家

在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大连公交集团也竭力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2019年和2020年,用于贵州六盘水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是320万元,购买的红米、大豆油、菜籽油、鸡蛋、酱油、醋等分发到扶贫地各基层单位的食堂;矿泉水、气泡水、果汁等用于基层单位“送凉爽”;帮助28人解决帮贫就业问题。大连公交集团还与本市普兰店乐甲街道乐甲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筹集资金帮助他们挖掘水井、修建公路、扶助经济作物的种植与销售,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此外,大连公交集团每年都为夏季达沃斯盛会、国际服装节、啤酒节、烟花爆竹节、足球赛事、徒步大会、马拉松赛事等提供客运保障服务,时时处处彰显国企的责任担当。

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大连公交集团做了哪些传播和推动?

孙明:大连公交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折射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大连,市民自觉排队乘车已经24年了,成为大连一道美丽的街景,最初就是由大连公交人倡导的。如今,公交车驾驶员开展的“礼让行人 文明行车”活动及不良驾驶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引领了全市文明的新风尚,公交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带动私家车文明行车之风;车厢里,照顾五种人已经成为广大公交驾驶员的文明习惯。城市文明从公交车厢辐射到整个社会,推动了城市文明建设,大连市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公交成为文明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城市公共交通:在改善出行环境、方便市民出行上,大连公交集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明:一是公交线网布局更趋合理。大连公交集团以“减重复、增覆盖、便换乘”为原则,不断完善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根据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通、延时、延伸公交线路,公交线网密度由3.31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56公里/平方公里,500米站点覆盖率接近100%,城市中心区域实现了300米覆盖。

大连公交22路首创“雷锋车队”

二是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陆续开通了社区巴士、商务班车、定制公交、机场商务快线等“新概念”“微循环”便民线路100余条,实现了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长途客运、火车站、海港、机场的无缝衔接。

三是结合城市特点,在夏季开通了连接市区各大景点的旅游线路和直达海滨浴场的临时线路,完善了大连夜间公交服务网络,增加了夏令时线路。目前,大连公交“快干支微”四位一体的运营体系基本成型,形成了“两横、两纵、三放射”的公交服务走廊,在私家车“井喷”的情况下,大连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仍达到63%。

城市公共交通:大连公交集团倾情打造“流动之家”,在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上有哪些亮点?

孙明:大连公交集团确立了“大连公交,您流动的家”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一线职工统一着制服上岗,展示了良好形象;在大连市2019年度“最美公交人”“最佳公交线路”评选中,大连公交集团8人获评年度“最美公交人”,10条线路获评“最佳公交线路”;公交车夜间亮灯工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新风景;夏季在各大公交枢纽站和主要站点设立饮水处、候车座椅和遮阳伞,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还大力开展“创品牌、出亮点”活动,创建各具特色、主题明确的品牌线路,6路被评为全国十条新能源示范公交线路之一,22路雷锋车队被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524路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线路。

此外,大连公交集团先后涌现出省党代表王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永军、全国运输行业文明标兵张建辉、全国劳动模范唐学新等一批先进典型。大连各主流媒体每年报道公交职工见义勇为、优质服务、救死扶伤,拾金不昧的事迹千余件,其中瓦房店汽车分公司的驾驶员刘文悦、迟长亮徒手夺刀擒歹徒,被授予“大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奖励刘文悦2万元、迟长亮1万元;汽车五分公司驾驶员刘龙和10月1日夜间下班后,驾驶私家车清理马路中央玻璃碎碴,被奖励5000元,大量的好人好事提高了大连公交集团的美誉度。

如今,大连市作为公交都市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大连公交集团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增强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连市公交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孙明大连市公共交通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理财APP上的孤注一掷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Book6 Module1 Small Talk Teaching Plan
爱情角逐失败了袁别惹我
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