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提高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效果*

2021-03-22王欢杨贵荣李新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糖化延续性依从性

王欢 杨贵荣 李新文

1型糖尿病儿童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是一种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受损所致的疾病,其引发因素较为复杂,常见的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罹患1型糖尿病的概率越来越高。有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患者中,每10万例中,低于15岁的患儿每年高达1.93万,且这一占比还在逐年增多[1]。大多数1型糖尿病儿童经诊断确诊后,均需要终身用药治疗。一般情况下,1型糖尿病儿童的住院时间相对比较短,大部分需要患儿及其家属居家进行自我管理。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患儿极其家属对病情的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血糖的稳定性,还对减少低血糖事件及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慢性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医护团队,采用促进健康的手段,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高患儿自我疾病管理的能力[3]。本次研究选取了92例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儿童,通过对其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护理,详细的探究了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提高1型糖尿病儿童治疗依从性护理方面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儿童。纳入标准:符合WHO中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精神疾病,意识不清,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3)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男52例,女40例;年龄7~13岁,平均(10.52±1.21)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2±0.4)年。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方法

均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护理。(1)成立护理小组。选取本科室副主任医师1名和主管护师2名及若干名专科护士一起组成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在熟练掌握1型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2)管理教育形式及时间的确定。患儿入院后,由小组中专业的护士对患儿进行教育,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教育的时间,每次教育参与患儿以6~8人为宜,可通过自制的PPT对患儿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将每次教育的时间控制在40~45 min为宜。护士还要认真解答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还通过给患儿发放宣教手册,饮食模具、展板墙等方式向患儿进行教育[4]。(3)院内管理。患儿被确诊后,要协助医师给予患儿有效的治疗,护理小组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管理体系,调动起患儿与家属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向患而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给予患儿及家属有效的安慰和情感支持,缓解患儿家长心理上焦虑的情绪[5]。指导患儿认识糖尿病,对患儿进行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指导患儿正确的监测血糖,并掌握监测方法,正确的认识胰岛素,并掌握胰岛素泵、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指导患儿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会识别低血糖[6]。(4)院外管理。为了促使1型糖尿病患儿在家也能够做到自我健康管理,要管理患儿及家属共同参与到自我管理教育中,护理小组为患儿建立随访档案,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患儿建立随访档案,新发患儿出院后7 d要对其进行第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详细询问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处理的方式,血糖监测方式的准确性,以及胰岛素的保存使用情况等,需要注意的每次随访时间不得少于15 min,要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到患儿的病情情况,解决患儿及家属心中的困惑。出院后1个月后指导患儿到医院进行复诊,由专科医生及护士对患儿的病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鼓励患儿记录日记,尤其是一些特殊事件的发生,如外出、生病、低血糖时间等[7]。护理小组还可建立微信群,设置相应的线上课程,如胰岛素的治疗、血糖的自我监测、压力管理方式、与患儿的沟通方式、饮食方案等,对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强调,进一步促进患儿日常行为的改变。针对患儿的病情举办一些讲座,鼓励患儿将自身实施的控糖方案进行分享,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感受到同伴的鼓励[8]。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患儿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从用药、饮食、运动3个方面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如患儿完全坚持治疗为完全依从,当患儿基本坚持治疗为部分依从,当患者未配合治疗为不依从,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护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护理后,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见表1。

表1 92例患儿护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s)

表1 92例患儿护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s)

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 9.8±2.8 12.7±2.8 12.9±1.8护理后 6.5±2.1 9.2±1.3 8.1±0.7 t值 3.694 3.873 4.009 P 值 <0.05 <0.05 <0.05时间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

2.2 患儿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患儿治疗依从性与护理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92例患儿治疗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3 讨论

1型糖尿病患儿由于胰岛素的缺乏,需要终身依赖于胰岛素治疗,但是大部分患儿对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等存在有恐惧心理,导致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低[9]。加上患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如果缺乏家属的监督,则会导致其血糖控制不佳,从而引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不但加重了患儿自身的痛苦,还加重了其家庭经济负担[10]。但是由于1型糖尿病患儿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而言,血糖水平的控制也就成了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教育方式[11]。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有研究人员发现,针对1型糖尿病患儿实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实施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教育指导,对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2]。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的实施,促使更多的患儿通过管理教育,能够按时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调整自身的用药情况、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找出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并给予对症处理,通过有效的调整,使其血糖尽量达标,将血糖波动的概率降到最低,在缓解患儿并发症的基础上促使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13]。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患儿经护理后,其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事件,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生活的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减少,自律性也明显提升。并且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护理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在促进了其血糖指标改善的基础上,还促使了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将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应用在对1型糖尿病患儿的护理中,患儿对治疗的态度更加积极,所了解到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也更加全面,患儿自我管理行为更加自律,对治疗的依从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应用效果明显,建议将其推广在更多的临床上。

猜你喜欢

糖化延续性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常吃煎蛋有危害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