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建设实践研究

2021-03-22冯泽玲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服务区调度联网

冯泽玲

(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925)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整体经济规模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现代贸易行业的快速发展,商品与人员的跨区域流通更为频繁,这就需要不断地优化当前的交通体系[1]。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实现道路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应对路网客货运输量快速增加的现状,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将“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在高速公路道口通行、日常养护、道路保畅以及服务区经营方面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汇总以及分析,从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互通,开展自动分析,在智能管理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调度指挥机制,从而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2]。所以说,在当前的高速公路管理中,通过充分展现“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构建智能调度平台,提升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

1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构建思路

1.1 数据汇聚

在高速公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各种客货车流量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使得道路沿线的感知信息更为复杂。在进行智能调度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各种数据的充分汇聚,包括微波车检数据、道路视频数据、清排障数据、收费站数据、气象监测数据、服务区经营数据等,同时需要结合服务区顾客的消费数据,对服务区管理进行优化[3]。在对高速公路道路沿线感知信息进行充分收集的情况下,对高速公路开展更为高效的管理,从而将各种GPS 数据以及手机数据汇聚起来,构建运营管理大数据信息港。

1.2 数据融合与处理

在开展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数据汇聚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开展相应的数据融合及处理工作。在数据融合过程中,需要采用结构化处理的手段,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借助感知系统,实现动态数据库的构建。与此同时,需要研发专门的系统软件,从道路、收费、养护以及经营等板块出发,对各种大数据开展加工处理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依据[4]。在开展数据融合与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展现出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3 物联网技术应用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积极地应用物联网技术,从而满足设备管理的需求。在目前的道路建设当中,增加了许多传输、感知及控制设备,在这些智能感知、识别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弥补传统计算机通信感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智能调度平台的构建[5]。在这一过程中,中心计算机能够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营情况,发出报警信号,或调度指挥中心可以结合这些数据,开展人工控制及自动控制处理。

2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下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建设方案

2.1 构建多元化端口系统

在进行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端口系统,从而实现大数据采集全面性的提升。首先录入采集,通过增加一些数据采集终端,在服务区、收费站、养巡大队以及清障大队当中增加各种数据采集系统,从而提升各种数据信息的统计效率,包括清障大队的清障量与清障收入,服务区车辆数与经营收入、收费道口收入与流量以及养护大队物料使用与巡查频次等[6]。在及时录入填报过程中,可以将更为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上传到大数据库当中。其次微波采集,通过增加道路流量检测器等设备,针对一些事故高发、易发及流量较大的路段,发挥出微波检测器的作用,采集路面流量的实时数据,然后将其上传到大数据库当中。最后视频采集,对外场视频监控进行加密,针对匝道、弯道、事故多发路段、坡道以及重要互通枢纽的位置,增加红外高清视频监控,实时地获取路面车辆的相关通行视频,实现大数据库信息丰富性的提升。

2.2 铺设万兆网,构建私有云

在推动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铺设万兆网,将96 芯光纤铺设在道路中,从而将万兆网光纤传输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提升数据传输有效性与实时性[7]。与此同时,需要构建私有云系统,保障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在私有化管理平台构建中,需要做到状态可视、服务可用以及分配可控等,做到系统稳定、数据安全、软硬件兼容等,实现实际运行效果的改善。通过在私有云中存储数据,可以为公司数据的运营管理工作提供无区别及无障碍的供给,实现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采用智能化分析系统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智能调度平台建设水平的提升,发挥出“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必须要积极地研发辅助决策软件,从各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数据使用需求出发,进行数据应用方案的编制,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开展分析研判工作,满足道路流量预判及逃费行为识别等要求[8]。首先在逃费行为识别方面,可以对收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针对经常性超时及超载车辆等,加大查处力度,一旦出现逃费行为,必须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其次道路流量预判,在对周边区域的人口状况、经济形势、产业结构以及车流量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以后,对收费站车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对节假日、高峰时期的车流情况进行准确预判,从而实现道路的通畅。再次消费行为分析。通过借助视频传感器,采用人脸识别的手段,开展消费者信息的处理,同时借助辅助决策系统,对人群构成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性别、消费喜好以及消费群体等,为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最后道路交通管理,通过分析车流量、天气以及路面等因素与事故之间的联系,寻找其中的关联性,进行相应的改进,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在出现突发事件以后,需要及时地调配相关救援物质,开展路段封闭管理,精准判断。

2.4 研发智慧化物联网系统

首先,积极地研发路桥面加热除雪防冰系统,通过将碳纤维发热材料铺设在路桥面中,两端加以电压,从而释放热能,实现路桥面表面的温度能够维持在5℃,在冰雪融化以后,将其排到排水沟中;采用网络远程控制手段,及时地结合气象站的天气预测,适时地开启加热功能,从而防止因为雨雪天气而产生交通事故。其次,研发除雪防冰自动喷淋系统,针对一些重要互通桥梁来说,需要进行自动喷淋头的安装,将预制好的20%融雪液存储在存储箱当中,然后输送到各个喷淋头,保障在低温状态下路面不会结冰。通过采用网络自动控制的手段,能够让调度指挥中心按照桥面的积冰与积雪情况,合理地控制喷淋功能的开关,从而起到除雪防冰的效果。最后,研发多功能远程图像获取系统,通过积极地研发保障车,将高清摄像机安装在保障车的顶部,同时增加照明灯,做到360o旋转,调度指挥中心负责远程控制,在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将相关图像上传到智慧中心,及时地进行处理,开展交通管制工作,提升事故处理效率。

3 结语

随着当前互联网5G 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目前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下,需要满足网络宽带化、多元化以及综合化的发展要求,积极地推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实现关键技术的广泛应用,做到万物互联,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出高速公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服务区调度联网
基于智慧高速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构建探析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探讨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基于动态窗口的虚拟信道通用调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