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产业复合型人才标准和规格研究与培养策略

2021-03-22李清林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融合

李清林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2)

0 引言

如今的中国物流业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职业学校中的物流专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通过确定物流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科学建设物流学科,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方式,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首先应该可以符合企业运行中的要求,同时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物流产业复合型人才可以为企业提供新鲜元素,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

1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优质的物流师资。如今我国高校物流教师的形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情况是从其他专业教师向物流教师专业转换的;另一种是从一些公司的物流部门向教育行业进行转移,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教师都是理论物流知识的专业结构十分缺乏。有些教师通过在企业工作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进而在实践课程中发挥自己的实践才能。有的最近从国内的硕士和博士毕业,尽管这些教师有良好的基础和理论知识结构,然而这一类的教师又没有在企业的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想办法投入一定的资源,将学校所有的物流老师进行统一的培训。从而使得学校的资源得到优化和完善,师资力量增加,从而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物流人才培训需求分析

目前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其中包含雇主、学生、教师人数等,从2006年开始,成功的受访者来自几十家不同的物流公司,其中有商业性质的物流公司,还有12 家高校,共有65 名教师和162 名学生。在对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中,136 名师生认为培养物流毕业生的目的应该是“复合型”;在所选的23 门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提到了十多门专业,物流专业所囊括的内容,会涉及物流、英语等科目,同时也包含着安全技术。对于学生的培训要注重其内容,同时也要注重能力,要丰富多样化。另外,关于学校的物流教育,按照调查的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下述结论:一是学生自身意愿想要成为多面手;二是更加希望提高物流教育的效率,扩大培训范围;三是公司希望获得可以培养出高等物流人才;四是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人才进行培养。

按照目前物流的思维以及概念,要注入多元化的理念,同时也要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物流有以下定义:“货物从交货地移动到收货地,按照目前的通信技术以及要求,其主要功能包含运输、装卸、转运等。同时可以进行分发和处理有机信息。”这直接表明,物流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综合概念。

3 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重要性

从字面上看,复合型物流人才主要与个人或专业物流人才有关。就行业类型来讲,仅仅掌握物流之事,无法体现出人才的特点,同时也要以多元化的思维去综合物流人才目前所具备的才能。

3.1 道德素质

人才的培养需要持续,还需要不断地优化以及改善,这样才会获得复合型的人才。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的基础,那么不论人才的能力有多强,他们就像建在沙丘上的美丽而坚固的房子一样不能长久,可能将自己的前程断送。但是反之,如果道德品质基础良好,可以让一个人在企业中迅速地成长,同时也会获得较好的发展。道德素质对于人才来讲非常重要,可以与能力相互融合,能够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自己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2 专业技术

培养物流人才,首先要注重基础理论,同时还要注重综合培养。如果不具备专业物流技术,那么可能无法成为物流人才。而此时,人才也需要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专业技术的整合,必须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为了实现专业技术的“联合”,需要相对明确的目标和努力。首先,不能盲目地选择多样化的专业知识。它需要明确的要求和目的。坦率地说,这是因为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组织要求。比如从事运输物流,必须要深入掌握其中最为基础的物流知识以及基础常识等,会涉及关于物流的销售,目前大多采用电子商务技术等。有一些物流是比较特殊的,为此对于相关的人才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比如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等等。此外,更多的专业知识意味着更多的努力,就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1]。

3.3 创新能力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来看,复合型物流人才目前非常的重要,可以将技术与能力充分地融合,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人才创新提出要求。物流业本身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涉及许多科学领域。相关产业、技术以及科学的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以及进步,同时对社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有物流企业的员工,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知识优化以及改善,使知识更为丰富,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此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作为促进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前提。尤其针对已经加入WTO 后的中国来说,物流业与国际物流接开始不断接轨,如联邦快递、UPS、DHL、TNT 等。作为中国物流企业应该意识到创新是何等的重要,创新是其发展的力量泉源。为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对物流业进行创新的支持度。

4 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策略

4.1 未来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

所谓“未来”复合型物流人才主要是那些尚未进入物流行业并学习物流的人特别是对于实习生,它指的是以物流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物流实践的作用,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的融合,是目前最佳的培训方式。“理论指导实践”,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还需要建立较完善的多元化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层次的差异,学校的后勤教育也应该辅助职业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等,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充分的融合。可以将学生与职业学生共同培养,从而体现出后勤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后勤技能以及能力的拓展,培养人才是主要目标,可从事实际和具体物流业务的工人,使他们具备一些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物流许可证》面向在高校学习的学生,注重质量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广泛知识水平和一定物流管理水平的中级物流人才,规划目前物流的综合体系,可以展示出学校的实力。逐渐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更宽广的领域,同时也会提高教学效率,正常来讲,物流许可包括物流行业的管理形式以及运作形式。针对研究生的教育,首先应该以培养科研人员为主,在大专院校应该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高级企业管理人员[2]。

4.2 实践培训: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融合实践的空间

物流教育需要将实践和理论充分地融合。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使得其实践行动无法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为此通过让其进行具体的实践培训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融合,从而使得他们充分享受到后勤行业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得到有效保障。物流产业的综合性是十分强的,与此同时它与其他的学科有着相交重叠的地方,同时它也涵盖了底层共享以及各种软件技能的课程。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际特征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机融合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实践知识。

4.3 建设双师型教学创新队伍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将实际的教学重点予以明确,有效审视实际的教学现状,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为此教师应该在业余时间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予以完善和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参与到进修,多多与一线的生产工作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将实践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当中。打造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而有效保障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

5 结语

伴随着日益兴起和流行的物流热,如今的中国物流业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将物流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予以确定,科学建设物流学科,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方式,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很快就能符合企业的要求,在企业中成为重要的新力量。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融合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