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对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2021-03-22余怡文叶彭方依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1期
关键词:超重门诊糖尿病

余怡 文叶 彭方依

【摘要】 目的:探討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对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年1-11月收治的100例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采用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3、6、12个月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腰围(WC)、体重指数(BMI)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结果: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FB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C、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对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作用,可提高血糖及体重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SBAR MDT管理 门诊 超重 糖尿病

Intervention Study of SBAR Combined with MDT Management Mode on Overweight Diabetic Outpatients/YU Yi, WEN Ye, PENG Fangy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1): -12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SBAR combined with MDT management mode on overweight diabetic out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100 out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diabetes mellitus in 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50) and control group (n=50)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outpatient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BAR combined with MDT management mod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 (TC), waist circumference (WC),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self-behavior management a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management,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management. Result: After 12 months of management, FBG and 2 h P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bA1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C and T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C and BM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DSCA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BAR combined with MDT management mo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overweight diabetic outpatients,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and weight control, improve the self behavior 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and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BAR MDT management Outpatient Overweight Diabetes

First-author’s address: 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 Pingxiang 337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31.029

由于我国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且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导致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容易在超重、肥胖群体中发病[1]。体质量上升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由于体质量上升,往往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风险性上升,使得血糖更难以控制[2]。若长期未对血糖进行合理管理,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使得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生存质量明显降低[3]。在对超重糖尿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合理方法控制超重体质,可预防并发症发生[4]。门诊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家中用药,因此实施出院延续干预具有重要作用。传统随访一般是针对出院患者,对于门诊患者通常无此服务项目[5]。而且在随访时,由于缺乏护患交流,极易导致信息传递有误,使得患者无法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6]。在随访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且经MDT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评估,可使患者各项指标得到有效管理,若有指标未达到标准,可对其管理措施实施合理调节,使得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配合度,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选取2019年1-11月100例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探讨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年1-11月100例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均诊断为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BMI)≥24 kg/m2;年龄18~60岁;可生活自理;可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计划妊娠、妊娠期、哺乳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本研究方案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管理,糖尿病专科科室人员按照常规护理路径、经验对患者实施护理,对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交代其复诊时间、复查项目等。对患者讲解饮食、运动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引导其遵医嘱用药,加强患者饮食、运动指导。观察组采用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专科护士每2周运用SBAR随访模板通过电话、微信等进行随访,模板内容主要包括:(1)S(situation,现状):姓名、性别、年龄、血压、体重、身高、血糖、腰围、臀围、其他;(2)B(background,背景):用药情况、运动情况、饮食习惯、视力、皮肤、其他;(3)A(assessment,评估):是否发生患者不良事件,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是否出现并发症;(4)R(recommendation,建议):针对存在问题根据相应症状的模板给予对应的宣教内容。完成填写后,重点关注患者血糖控制及减重程度,对患者饮食、运动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与实际需求对饮食、运动方案进行调整。MDT团队应将每个月的随访情况予以详细分析,若患者未有效控制,则需进行讨论分析,了解其中问题,并对其实施合理改进,使得患者得到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宣教,可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予以推送。指导两组第3、6、12个月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于管理前与管理3、6、12个月时,检测并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腰围(WC)、体重指数(BMI)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其中,自我行为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共11项,每项0~7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佳[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59岁,平均(42.36±2.03)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58岁,平均(42.40±2.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血糖比较 两组管理前與管理3、6个月时FBG、2 h 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FB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HbA1c比较 两组管理前与管理3、6个月时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血脂比较 两组管理前与管理3、6个月时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TC、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WC、BMI比较 两组管理前与管理3、6个月时WC、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WC、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6 两组SDSCA评分比较 两组管理前、管理3、6个月时SD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肥胖往往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使得脂联素、抵抗素等因子大量释放,而且容易生成较多脂肪酸等,肥胖和2型糖尿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导致糖尿病整个病理过程更为复杂,使得并发症风险明显提高,而且导致糖尿病管理具有一定困难[9]。若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超重情况,在对其治疗时,需要对其代谢紊乱进行有效纠正,合理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而且机体应长期保持营养健康状态,使得患者能够正常工作生活,而且需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10]。因此对超重糖尿病需要早期、长期、个体化治疗等,且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合理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1]。

本研究显示,管理12个月时,观察组FBG、

2 h PG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bA1c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C、TG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C、BMI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采取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可更为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及体重,与常规管理方法比较,其优势更为显著。

SBAR沟通模式将证据作为基础,在交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规范化、结构化。通过SBAR沟通,可使患者得到较为正确、及时的病情信息[12]。将其应用到门诊随访中,可使医护人员得到更为准确的患者信息,可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对于患者依从性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3]。MDT是多学科联合诊疗方式,由临床2个及以上学科根据某种疾病进行多学科专家讨论,可使患者得到更为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14-16]。通过MDT模式的应用,可使多学科进行有效协作,可使诊疗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提高诊疗效率[17]。将MDT管理模式应用于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随访中,可通过MDT团队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对于患者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8-20]。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使超重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指导,及时调整医护方案,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1]。

综上所述,SBAR结合MDT管理模式对门诊超重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作用,可提高血糖及体重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朱丹华,郑桂梅,孙致连,等.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超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9-12.

[2]罗柳亚,李秀玲,刘玲瑜.老年糖尿病护理中采用MDT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7):863-864.

[3]董崇林,贾荣娟,侯建华.基于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方案对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6):531-536.

[4]解杰梅,顾桂芹,迟俊涛,等.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11):35-37.

[5]王春琦.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天地,2018,15(5):169-170.

[6]杨艳,赵琨,吕娅,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2):1318-1320.

[7]热西旦·吐尔的,维尼拉·马力斯,王丽萍.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S1):535-536.

[8]陈瑞,李香玉,刁贺.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8):210-212.

[9]辛季麟,翁晓旭,郑颖嘉,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3):141-143.

[10]李红梅.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46-148.

[11]袁马恒,蔡雪,吴静,等.基层HCH营养管理模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1):157-160.

[12]张晓华,李琳,刘楠.强化血糖管理配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118-120.

[13]乐云逸,汪依明,杨进,等.糖尿病管理应用程序的质量评价和有效性评估[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2):821-824.

[14]王玉英,张瑞玲.多学科团队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30-1633.

[15]陈向宇,钟节鸣,郭丽花,等.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预防医学,2019,31(7):683-687.

[16]陈福河,罗晓兰,唐厚梅,等.精细化协作管理对健康管理中心糖尿病患者实施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89-2391.

[17]徐彩红,李小红,吴红霞,等.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2):75.

[18]干锦华,刘利,范秋梅,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20,49(14):2326-2329

[19]林武,吴丽萍.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现状和多学科诊疗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3):302-304.

[20]陈梅英,吴蓓蓓,陈小红,等.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营养支持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95-98.

[21]李蒙,梁茜,郭辉,等.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信息化血糖管理在虚拟病区围术期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雜志,2020,26(23):3210-3217.

(收稿日期:2021-02-18) (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超重门诊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Ending teen smoking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