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1-03-21胡方婷薛冬辉

医学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情绪运动

胡方婷,薛冬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医学科208 病区,江苏 南京 210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及变性导致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减少[1],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部分PD 患者还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因此需对PD 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其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对PD 患者实施运动-心理-睡眠三联护理干预,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医学科帕金森病房收治的80 例帕金森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PD 诊断标准[3];年龄≥45 岁;具有正常的交流能力、理解能力、有一定行动能力;无精神疾病、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卒中、颅脑肿瘤等其他颅脑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1~82 岁,平均年龄(68.29±9.20)岁;试验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9~84 岁,平均年龄(68.73±10.30)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清洁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与帮助、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由病区心理专科护士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干预,其主要干预措施如下。

1.2.1 运动指导干预 心理专科护士和责任护士为患者制订、督促实施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向患者说明活动的必要性。①每日下午组织中等强度运动量集体活动,为最大氧耗量的60%,估算用简单衡量法(脉率=170-年龄),时间30 min;②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5:00 组织患者进行帕金森健康操[4]活动;③督促患者在非休息时间少坐多动,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多运动,包括散步、快走等;④指导患者进行吹口哨、鼓腮及皱眉动作练习,次数不限,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时随地开展。在运动过程中,向患者讲解运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做好监护,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

1.2.2 心理护理干预 ①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住院环境保持安静整洁,护士淡妆上岗,举止优雅,态度和蔼,及时处理患者提出的问题,让患者感觉到亲切、舒适,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②微信建立“帕友群”,提供相应健康教育和支持。护士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微信群内不定期推送帕金森相关知识,帕友间分享正能量事件,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心理支持:护士根据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社会背景等进行评估,每日与患者沟通交流至少5 min。在此期间,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和身体不适,分析患者心理变化,发现患者心理问题,针对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引导患者学习深呼吸等自我心理调节方法。④音乐疗法:每日晨07:00~08:00,下午15:00~16:00 为患者播放节奏缓慢的轻音乐,所用音乐为轻音乐、世界名曲以及中国古典乐曲。播放前向患者说明音乐疗法的意义,嘱其听音乐时全身放松,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意境。

1.2.3 睡眠护理干预 每日评价患者睡眠情况,及时询问患者睡眠质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室内温度、湿度、光线适宜,夜班护士做到“四轻”,尽量减少噪音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引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睡前温水泡脚,饮用牛奶,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因饮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每日入睡前,再次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指导患者心理默默告知自己放松身体,从上至下全身每一个部位都逐一放松,促进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辅助睡眠药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焦虑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主观焦虑感受,共20 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各项得分之和为粗分,用粗分乘以1.25 取整数得到标准分,即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α 系数为.0931,抑郁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主观抑郁感受,共20 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各项得分之和为粗分,用粗分乘以1.25 取整数得到标准分,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为重度抑郁,分数越高,代表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 和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 和SDS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 和SDS 评分比较(,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 和SDS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5]。随年龄增长PD 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我国大于65 岁人群PD 患病率约为1.7%[6],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PD 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帕金森病患者除出现运动障碍症状外,大约90%的患者会并发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发生在PD 的任何时期[7],其中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并加重运动障碍,对PD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8]。目前临床对于帕金森病还没有完全有效的药物将其根治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治疗的重点是提高PD 患者的生活质量[9]。生活质量的本质是患者自身的感受体验,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这些不适症状无法改善。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是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护理方法,针对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从运动、心理和睡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帕金森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运动护理对于改善患者运动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非常有益。研究发现,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及自我情绪的调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干预前,两组SAS 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 和SDS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睡眠是一种最有效的休息方式,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精神抑郁、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负性体验,引起情绪障碍。通过实施个性化的睡眠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在运动与睡眠干预的基础上,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进展的恐惧以及疾病对患者生活的不利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加强心理护理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良性情绪,改善其焦虑抑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10]。病区建立“帕友群”,增进PD 患者与同伴之间交流,增强了相互支持与情感连接。采用听音乐的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每日定时播放音乐,对PD 患者实施音乐治疗后,其运动能力、情绪稳定性及社会交往等均能有效的改善[11]。通过对PD 患者实施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最终使患者的不良情感、抗击疾病的信念、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PD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情绪运动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不正经运动范
帕金森病的治疗
情绪认同
疯狂的运动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