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门诊信息化防控实践

2021-03-21郑宇风

医学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号源挂号服务平台

郑宇风,张 沛,计 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北京 100000)

2020 年1 月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对新冠肺炎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信息化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使用人工手段,医院信息化具有响应快速、人员成本低及能有效减少人员接触机会等优势[2]。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医院运行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高度重视[4],利用信息化手段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医院作为防控的重点区域,需利用信息化建立自身防控体系,并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为此,本文结合我国防疫政策,对我院院信息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升级改造,现总结如下。

1 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

1.1 调整号源管理策略 建立号源池标准接口,多渠道挂号平台调用统一号源池接口,实现多渠道号源统一管理,医院统一号源池的建设提升了号源管理能力和效率,解决了号源管理分散,号源不透明、专家坐诊符合率低、预约率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5]。从源头出发控制门诊号源,首先可通过统一号源池合理调整不同科室医生的号源配置,可帮助医院管理部门实现高频率、低响应的门诊医生排班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特殊时期重点科室的接诊能力,还可保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区域人员高效就诊。除此之外,还在号源管理中增加患者同天同科室挂号次数和同天挂号次数限制。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例,疫情期间,患者同天在院只能挂两个号,在同一科室只能挂一个号,限制方法见图1。在患者确认挂号信息时,HIS 系统会根据患者ID 号检索该患者选择的就诊日的挂号信息,若该患者就诊日当天已有两个号则限制该患者继续挂号,若该患者就诊日当天已有相同科室的挂号记录则限制该患者继续挂号。完善的医院统一号源池系统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医院灵活调整号源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 多渠道服务平台 在疫情期间,使用信息化作为支撑的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平台不仅能分流患者,减少人员排队以及医院工作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还可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提高业务运行效率。

1.2.1 线下服务平台 院内自助一体机系统作为线下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挂号、约号、取号、缴费、打印和查询等一系列基础服务,实现对人工窗口的分流。疫情期间在医院发热急诊、儿科急诊等防疫重点区域增设自助一体机,并优化医院自助机的分布;同时在自助一体机中增设帮助中心,列举患者曾经使用自助机遇到并询问过的常见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通过一系列手段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降低患者在疫情期间就诊时交叉感染的风险。

图1 挂号限制流程图

1.2.2 线上服务平台 线上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微信小程序、APP 等服务平台以及官方网站。2020 年2 月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咨询服务[6]。我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优势,加强线上咨询服务力度,引导居民在家使用手机微信公众号和在线医疗APP 预约挂号,添加“发热自测”“防疫地图”“疫情实施动态”“线上流行病学调查表填写”等模块,方便患者疫情期间使用手机实现问诊、挂号等功能,让患者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诊疗咨询,便捷的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有序地去实体医院就诊。

2 就诊流程中关键节点改造

2.1 信息完整性采集校验 为了保证医院HIS 系统记录的就诊患者的联系电话、住址和证件号等关键信息完整,便于后期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在线上医疗APP、微信公众号和自助一体机等平台的挂号模块上增设患者身份信息确认功能。当患者首次来院就诊前,通过多平台身份注册的必填项限制,保证患者留存信息完整。当患者已有本院就诊经历,但预留个人信息不全,可通过补全和确认功能,完善患者在医院预留的个人信息。此功能可保证疫情期间所有门诊就诊患者信息完整,解决了疫情期间流行病学调查时无法追踪密切接触者的问题。

2.2 流调表信息填写 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源隐蔽、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短不一、确诊方法局限等特点[7],防控期间需要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加强主动筛查工作[8]。我院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以下简称流调表),引导患者积极填写流调表,实现对重点防控人群主动筛查。医院流调表信息采集工作可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在挂号环节前置流调表填写模块,实现挂号填写、危急值自动判断、分诊台调阅以及医生工作站调阅等功能,保证医院可以采集到每位来院就诊患者的流调信息。患者可在线上线下多渠道完成流调表填写,来院就诊前可使用互联网服务平台完成线上的流调表填写;来院患者也可以在现场使用自助一体机完成流调表填写。信息化改造涉及患者门诊就诊全流程的多项业务,充分提升了整个门诊就诊流程的流行病学防控效率。

2.2.1 自助一体机流调信息采集 患者来院就诊时,医院工作人员可引导患者使用自助一体机填写流调表并打印流调表凭条,依据凭条帮助医护人员现场筛选状态异常的患者,如体温超过37.3 ℃、密切接触人员、流行病潜伏期内去过疫区等。将流调表填写与挂号功能融合,通过异常状态的判断引导患者就诊或建议患者居家隔离。由于流调表具有时效性,自助机打印的流调表凭条包含填写日期,若凭条日期与就诊日期不一致可视为过期凭条,还需重新填写。流调表信息采集功能流程见图2。

2.2.2 互联网端流调信息采集 互联网端的流调表采集功能主要以手机APP 或微信服务号上的服务平台为主,与自助一体机流调表采集功能相似,患者需在挂号业务中完成流调表填写,同时患者也可以使用单独的流调表填写入口完成流调表填写。来院只需向现场工作人员出示当日在互联网端填写的无异常状态的流调表便可就诊。流调表信息只在填写当日有效,当填写日期与查询日期不同则需要重新填写。

图2 自助一体机流调表填写流程

2.3 门诊处方开药量可配置化参数设置 疫情期间降低患者来院就诊频率,适当延长部分药品的最长开药时间。将HIS 中相关程序改造为可配置化参数设置,实现灵活配置开药参数。对不同种类的药品有不同限制,药品不同分组在数据库中对应字段设置不同开药时间,方便随时修改。同时保留延长开药原因判断,在延长开药时间之前医生需选择延长原因,系统自动验证后才可允许医生延长开药时间,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保证了用药安全性。经过对HIS 系统的改造,实现了灵活调整部分药品的最长开药时间。

3 系统应用

3.1 统一号源池 医院管理人员统一维护医生号表,号源管理系统可向拥有不同权限的工作人员提供查看、更改、预约等功能。通过统一号源池对多平台挂号平台统一管理,疫情期间医院号源系统及时响应,根据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等级随时调整,及时优化每个阶段医生出诊安排,实现了号源统一管理,方便医院管理人员高效维护号源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3.2 提升预约挂号比例 预约服务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具有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医生出诊管理、改善患者体验等优势[8-10]。其主要特点是符合疫情防控要求,降低患者排队等候时长,减少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优化疫情期间医生资源配置,减少人工窗口业务量。通过健全的医院多挂号平台建设,可迅速提升门诊预约量,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自2020年3 月系统改造后,我院预约挂号比较显著提高。如2020 年3 月2 日~3 月29 日,我院预约挂号比较高达77.6%,与上月同期数据以及2019 年同期门诊数据进行对比。预约挂号比例明显攀升,见图3。

图3 系统实施后预约挂号比例

3.3 患者信息采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指导意见[11]。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中多种服务平台的改造,增加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和流调信息采集功能,可替代低效且会增加人员接触风险的人工方式。推行电子化流行病学调查表在疫情期间可减少流调人员成本投入,快速消化入院排队队列,可灵活设置信息输入验证方式,保证来院就诊患者信息填写完整,并且流调表内容可在短时间内随疫情的变化不断更新上线,避免纸张浪费[13]。2020 年3 月2 日~3 月29日,我院门诊范围内患者在手机端和院内自助机上填写的电子流调表共118,170 人次,数据统计期间电子流调表的填写量占比为79.4%。

4 总结

近年来,国内医院信息化飞速发展,不同需求的医院信息化平台及应用已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各信息化平台潜能,借助已有的医院信息化平台来应对疫情,应急防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本文总结了针对此次疫情的医院门诊信息化防控体系,包括挂号号源控制、提高预约挂号比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利用该系统,能有效提升医院门诊业务在防控期间的运行效率。未来,期待各个医疗机构能够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可及时将被动化为主动,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号源挂号服务平台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门诊统一号源池预约系统设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信息系统对门诊医生排班的管理实践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我会独自挂号
天津:不动产登记微信预约范围扩大 爽约或被处罚
基于全预约模式的预约号源池系统设计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