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2021-03-21樊向才

医学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大肠电针

樊向才,唐 敏,龙 庆

(1.合江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 合江 6462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功能性便秘(function constipation,FC)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和动力性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临床上通过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以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坚硬、排便次数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社会压力加大,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年化社会的日益凸显,该病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3],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4%~30%;一项对我国多地区、大样本的调查发现[4],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率为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功能性便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治疗无特殊有效办法,临床上滥用泻药等药物,虽可取得短期疗效,但长期使用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及耐药等多种不良反应。中医药特别是中药及针灸治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5,6]。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电针联合中药组,每组30 例。西药组男13例,女17 例;年龄19~68 岁,平均年龄(45.04±7.16)岁;病程2~17 年,平均病程(6.47±2.42)年。中药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21~70 岁,平均年龄(47.01±7.83)岁;病程1~19 年,平均病程(6.87±2.06)年。电针联合中药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23~67 岁,平均年龄(49.01±7.54)岁;病程1~20 年,平均病程(7.28±3.11)年。3 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7]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因素导致的便秘,且符合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便秘辩证分型中肠道气滞证者;③年龄18~70 岁;④病程>1 年;⑤近1 周内未服用过治疗便秘的药物或针灸等治疗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嵌顿痔及直肠脱垂的患者;②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沟通能力欠佳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便秘者;④有晕针病史者。

1.3 方法

1.3.1 西药组 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液(荷兰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注册证号H20120387,规格:15 ml×6 袋),10 ml/次,3 次/d,连续用药4 周。

1.3.2 中药组 予中药六磨汤加减,药物组成:槟榔10 g、沉香10 g、木香10 g、乌药10 g、枳壳10 g、柴胡6 g、白芍10 g、大黄3 g、甘草6 g;加减:忧郁悲伤者,加小麦20 g、大枣15 g、郁金10 g、合欢皮(花)10 g;急躁易怒者,加黄芩10 g、当归10 g、芦荟10 g。中药均由中药房统一提供,采用煎药机煎煮2次,将煎煮药液混合至300 ml,分早晚2 次分服,连续用药4 周。

1.3.3 电针联合中药组 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取穴:双侧的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穴。嘱患者仰卧位,选穴准确,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于上述各穴处进针,均行平补平泻捻转法得气后留针,双侧左右两侧的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穴的针柄分别连接电子针灸治疗仪导线的正负极,以频率为2~15 Hz 的疏密波给予电刺激,调整电流强度至肌肉有规律收缩、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前2 周每周治疗5 次,后2 周每周治疗3 次,疗程为4 周,共治疗16 次。

1.4 疗效观察 比较3 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治疗疗效。

1.4.1 便秘主要症状评分 参照《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表(2005 年)》[9]制定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标准,评分越高表示便秘症状越严重,具体如下:①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无,计0 分;偶尔,计1 分;时有,计2 分;经常,计3 分。②粪便性状:Bristol 图谱分级7~4 级,计0 分;Bristol 图谱分级3 级,计1 分;Bristol 图谱分级2 级,计2 分;Bristol 图谱分级1 级,计3 分。③排便时间:<10 min/次,计0 分;10~15 min/次,计1 分;15~25 min/次,计2 分;>25 min/次,计3 分。④排便频率:1~2 d/次,计0 分;3 d/次,计1 分;4~5 d/次,计2 分;>5 d/次,计3 分。⑤腹胀:无,计0分;偶尔,计1 分;时有,计2 分;经常,计3 分。⑥下坠、不尽、胀感:无,计0 分;偶尔,计1 分:时有,计2分;经常,计3 分。

1.4.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制定,根据便秘主要症状在治疗前后的总评分来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①治愈:便秘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80%;②显效:便秘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大便1~3 天1 次,疗效指数为60%~80%;③有效:便秘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大便3~4 天1 次,疗效指数为30%~60%;④无效:便秘主要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电针联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及中药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治疗疗效比较 电针联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虽该病不是危急重症,但长期便秘不仅可诱发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焦虑、抑郁、睡眠等精神疾病,而且是肠癌、乳腺疾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危及患者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多认为与饮食因素、排便习惯、精神因素、肠道神经内分泌异常、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11]。目前西医对功能性便秘治疗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7,12],保守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包括通便药、促肠道动力药、促分泌药物、灌肠药和栓剂及微生态制剂等药物,虽在一定时期内能改善便秘的症状,但长期应用通便药物,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部分顽固性便秘符合手术指征的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无论何种术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确定及并发症多等,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表1 三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三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治疗疗效比较[n(%)]

中医学中将功能性便秘归属于“便秘”“大便难”“后不利”“秘结”“大便涩滞”“脾约”范畴,《素问·灵兰秘典》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病位在大肠,而与肺、脾、肝、肾、胃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大肠传导失司,均可导致便秘的发生。因病因病机不同,便秘有虚实之分。《金匮翼·便秘》曰“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云“诸气怫郁,则气壅大肠,而大便乃结”。本研究所选病例为肠道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属于气秘的范畴,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工作压力大,饮食结构改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志不畅,加之久坐少动,气机郁滞更甚,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常,糟粕内停,而导致便秘的发生。故针对此型便秘,治疗当以疏肝理脾,行气导滞为主。方选六磨汤加减出自《世医得效方》,由木香、沉香、乌药、槟榔、枳实、大黄组成。方中木香主调气,乌药主顺气,沉香主降气,三药疏肝理脾,行气消胀;槟榔、枳实、大黄三药破气导滞。全方共奏行气导滞,推陈出新之功。

电针与传统针灸相比较,可以代替人做较长时间的持续行针,精细控制针刺刺激强度,可加强针刺刺激及电流刺激的双重作用[13]。此外,电针刺激可促进胃肠气血循环,提高肠道兴奋性,调节肠道平滑肌收缩,改善肠道的蠕动及传输功能,从而改善便秘症状的功能[14,15]。本研究所选穴的天枢、上巨虚及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胃与大肠的经脉循行同气相求。天枢穴为大肠的募穴,募集气血上输大肠经,调畅肠道气机,擅长治疗六腑疾病,腑为阳,脏为阴,募为阴,俞为阳,取该穴治疗腑病,体现“阳病行阴”。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邪在腑,取之合”,“治腑者治其合”,故下合穴是六腑疾病的重要穴位。上巨虚主治肠病,与天枢穴配合属于募合配穴法,同治便秘、腹痛等肠腑病变。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经穴,亦为胃之下合穴,《灵枢》云“肠中不便,取三里...”,故足三里是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腧穴,主治腹胀、肠鸣、便秘、胃痛等消化系统疾病。诸穴配合,共奏疏肝理脾、行气通便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电针联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及中药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联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西药组及中药组在便秘主要症状改善方面疗效相当,而电针联合中药能有效治疗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在改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及中药治疗,两者联合运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未对其远期疗效进行随访,今后可扩大样本量,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中药能有效治疗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在改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及中药治疗。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大肠电针
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与防控措施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