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

2021-03-21何天兵

医学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骨交锁肱骨

何天兵

(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一外科,湖北 崇阳 437500)

骨不连(nonunion of bone)是骨折后接受治疗仍未愈合,X 线显示骨端分离,主要表现为骨折处假关节活动[1]。目前,临床治疗骨不连主要是去除感染灶、内固定、外固定以及骨移植等,其中内固定是最常见治疗方法[2]。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临床治疗难度大,大多需手术治疗,其中植入物内固定是一种常用手术方式,临床常见内固定方式包括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前者传统固定方式,后者为新型固定方式[3]。交锁髓内钉固定是在股骨髓腔内打入髓内钉,且在远近端同时锁入螺钉[4]。但目前关于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结合2016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52 例肱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2 例肱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 例。对照组男性14 例,女性12 例;年龄23~44 岁,平均年龄(31.25±7.11)岁;致伤原因:车祸13 例,坠落7 例,跌伤6 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1 例;年龄25~45 岁,平均年龄(30.89±6.45)岁;致伤原因:车祸15 例,坠落8 例,跌伤3例。两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临床肱骨骨折后骨不连临床诊断标准[5];②均经X 线片确诊;③均伴有骨不连。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等严重系统疾病者;②合并肩关节或肩关节周围部位出现感染者以及患有关节炎疾病病史者;③存在无法修复的肩袖撕裂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患者麻醉后,取平卧位,对骨折端周围组织进行逐层剥离,充分暴露骨折端,然后清理骨折端,采用骨刀去除骨不连骨折端软组织和硬化组织,伴有感染进行彻底冲洗、引流;之后选择适当长度的钢板,置入皮质骨螺钉,取自体髂骨于骨不连端进行骨块植入,通过C 臂机透视,确定复位成功后进行常规加压螺旋,最后依次缝合切口。

1.3.2 观察组 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麻醉、体位、切口等同对照组,待骨折端清理彻底后,采用扩髓器对骨折两端给予适当的扩髓处理,将髓内钉插入近端髓腔,缓慢穿过骨折端至远端髓腔,然后将远端交锁针芯插入,再安装近端瞄准器,锁好近端锁钉。最后取自体髂骨于骨不连端进行骨块植入,通过C 臂机透视,确定复位成功后固定髓内钉,最后依次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以及并发症(关节活动受限、软组织感染、深静脉血栓、桡神经损伤)发生率。

1.4.1 治疗疗效 优:X 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伸屈功能丢失在0°~5°,无疼痛;良:X 片检查骨折基本愈合,伸屈功能丢失在5°~10°,轻微疼痛;可:X 片检查骨折线模糊,伸屈功能丢失在10°~15°,伴有疼痛;差:X 片检查骨折线清晰或者骨不连,伸屈功能丢失>15°,明显疼痛[6]。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2 Neer 评分 该量表包括疼痛(15 分)、肌力(25分)、活动与日常生活(20 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40分)4 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肩关节功能越佳[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肱骨属于非承重骨,肌肉附着点多,且应力环境复杂,其内固定以及骨愈合过程较为特殊,导致骨折后骨不连发生率较高[9]。据报道[10],肱骨骨折后骨不连发生率高达25.00%。目前临床治疗肱骨骨折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植入物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骨不连的手术方式,通常加压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是常规治疗骨不连手段,可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11],而交锁髓内钉属于中心固定,可确保固定应力均匀分布。目前,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后骨不连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两者优劣势比较的研究较少,尤其对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方面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后骨不连均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肱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该结论与杨娇[13]研究基本相似。同时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骆永锋等[14]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与加压钢板螺钉比较,交锁髓内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创伤小,利于术后恢复和骨不连愈合,可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此外,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可提高肱骨距支撑和固定强度,为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考虑原因为交锁髓内钉固定可以避免钢板固定为使骨折端解剖复位需过多暴露骨折端导致的骨折端周围软组织血运的损伤,对骨骼生物力学干扰小,且其能提供牢靠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段落,对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1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后骨不连术后并发症少,利于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加压钢板螺钉固定均可治疗肱骨骨折后骨不连,但是交锁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后骨交锁肱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后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冰敷预防急性闭合性小腿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效果观察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在骨折后骨缺损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有限扩髓静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