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

2021-03-21朱翔玥李健芝张小红

医学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喉癌条目效能

朱翔玥,李健芝,张小红,肖 虹

(1.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湖北 襄阳 441100;3.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湖北 襄阳 441100)

喉癌(carcinoma of larynx)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 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 年全球喉癌发病率3.6/10 万,死亡率1.7/10 万~2.3/10 万[1]。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个体在遭受急性应激事件或生活危机的打击后,会出现心理成长[2],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能力,创伤后成长越高的患者表现出更多积极情绪[3,4]。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5],高水平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可以提高病人的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提高生活质量[6,7]。目前,针对喉癌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探讨喉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感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喉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襄阳市三级甲等医院首发喉癌确诊患者162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周岁,意识清楚,沟通能力正常;②无认知障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完成调查问卷等检查。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肿瘤疾病;②伴有脑梗死、脑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③长期服用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或正在接受心理治疗者。

1.2 方法 出院当日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患者不理解或不清楚的条目研究者予以解释。问卷当场发放,检查确认无误后回收。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婚姻状态、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并发症;②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hinese-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C-SUPPH)[8,9]:该量表共28 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正性态度、自我决策和自我减压,采用Likert5 级评分法,从“没有信心”到“非常有信心”依次计分1~5 分,总分28~140 分,总分分为3 个等级:≥103 分,高效能;66~102 分,中效能;≤65 分,低效能,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效能越强。总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0.978,3 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71、0.821、0.949;③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hinese-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2,10]:该量表共20 个条目,包含5 个维度:个人力量、人际关系、新可能性、精神变化及欣赏生活,采用Likert6 级评分法,从“经历这次疾病后没有变化”到“经历这次经病后变化非常大”,依次计分0~5 分,总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4,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11~0.796。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建立数据表格,采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进行统计描述,Pearson 相关分析自我效能感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70 份,其中有效问卷162 份,有效回收率为95.29%。共调查了162 例喉癌患者,男性年龄45~82 岁,平均年龄61.24 岁,以一般资料为自变量,创伤后成长总分为因变量,分析影响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并发症的创伤后成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单因素分析(n,%)

2.2 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 喉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均分处于中等水平,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见表2。

表2 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分)

表2 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分)

2.3 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情况162 例喉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范围为41~76 分,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变化、个人力量、欣赏生活、人际关系、新的可能性,见表3。

表3 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分)

表3 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分)

2.4 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分析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喉癌患者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75,P<0.05);与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际关系(r=0.675)、精神变化(r=0.642)、个人力量(r=0.604)、新的可能性(r=0.582)、欣赏生活(r=0.49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2.5 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创伤后成长总分为因变量,将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及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不同年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并发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受教育程度、并发症和自我效能感4 个变量进入模型,变异系数R2为0.472,共解释创伤后成长47.20%的变异量。在4 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自我效能、并发症、手术方式、受教育程度,见表4。

表4 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成功达到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信心、感知,常用于代表患者自我管理的水平,目前已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管理中[11]。本研究的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77.46±20.25)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其中自我减压条目均分最低,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喉癌患者基本为男性有关,男性不善于采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且作为家庭主要支柱,患病时通常会有更强烈的负担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吴文理[12]调查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为(90.80±22.49)分相比,本研究中的喉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总体得分及各维度得分较低,分析原因可能为与本研究中仅纳入喉癌这单一病种有关,喉癌患者在经历手术治疗后会出现气管切开或气管造瘘、言语障碍(声嘶、丧失发音器官)、躯体功能障碍(肩颈功能活动受限)、身体外形改变等一系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问题,其面对疾病的积极心态容易受到影响,喉癌患者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积极应对手术和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的信念减弱,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受限,而吴文理等的研究中纳入的研究人群包含多种头颈部恶性肿瘤,其中有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的鼻咽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因此,疾病的本身因素及性别差异,可能导致了喉癌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较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低。

创伤后成长是指人们在与生活中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如慢性病和自然灾难等)进行抗争后,主观体验到的心理上的正性变化,是创伤个体发生积极的心理改变的过程[13]。本研究结果显示,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5.68±8.90)分,该结果与陈红涛等[14]的调查结果一致,提示喉癌患者存在创伤后成长,且处于中等水平。低于赵雯雯等[15]的研究中青年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9.50±14.96)分,低于周毅娟等[16]的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分析的(66.39±17.89)分。分析原因,可能本研究中患者手术时间均在1 个月以内,病程较短,仍处于心理调适过程,尚未产生充分的创伤后成长,其他研究者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时间的时间点距离发病时间较长,病程多为1 个月以上,或者患者受疾病因素本身的影响较重,即喉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其他肿瘤低。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此作为护理干预的切入点,采用赋能教育、认知-行为疗法等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自我护理指导,并延续至出院。创伤后成长的各条目中,得分较高的为精神变化、个人力量,由此可见,喉癌虽然对患者的生理造成了损伤,但是患者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自我调整和适应,对生命中的事物产生了新的看法和观念,对自我力量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关自我效能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研究目前报道的较少,Foster C 等[17]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生活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宋小花等[18]对喉癌术后患者研究发现创伤后成长与生存质量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本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高冉等[19]对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结果相近。此外,自我效能感、并发症、手术方式、受教育程度是喉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喉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中共解释了其47.20%的变异量,其中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较大,自我效能高的患者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会产生更好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自我效能可以较好的预测创伤后成长状况。分析原因为自我效能高的喉癌患者,在患病后对生活仍充满信心,对治疗的认同感较高,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疾病,这种信念转变成行动,指导患者遵从医生建议,改善自身行为。这类患者的主动性较高,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培养新的兴趣,使注意力不过度集中于负面情绪上,面对自身情况的起伏以及遭受的各种困难,主动寻求多种解决方法。本研究中并发症多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各种不良反应会加重喉癌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而不利于成长发展,同时会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康复的信念。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明显高于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其原因可能为喉保留患者,保留了发音功能和正常的外形,能更快更好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患者会呈现出较好的创伤后成长状况以及更高的生存质量,实现早期快速的心理重建和术后功能康复。医护人员要重视喉癌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关注低水平自我效能感的患者群体,针对性地引导患者,调动其身心康复潜能,改善应对疾病心态,以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喉癌术后创伤后成长,加快康复,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猜你喜欢

喉癌条目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