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整体观视角下的深度学习

2021-03-21李晓苗易良斌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整体观问题情境深度学习

李晓苗 易良斌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们常困惑于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让真正的学习发生. 文章借助实践中的案例,谈一谈如何在整体观视角下设计教学,从而在问题中深度思考、在活动中深度体验、在项目中深度学习,充分发挥数学内在力量开展深度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

[关键词] 深度学习;整体观;项目制活动;问题情境

深度学习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让真正的学习发生,常常充满困惑.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组织深度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整体观视角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整体框架,在一般观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数学内在力量,开展深度学习活动.

下面以“特殊平行四边形复习与探究”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談教学中如何从整体观视角下设计问题和活动,并组织深度探究,开展深度学习.

在问题中深度思考

深度学习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和整体特性,以问题为主线、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思维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问题引导学习的方式,激起学生主动思维、深度思考. 而要采用这样的方式,问题的设计尤为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从整体观出发来设计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具体在本堂课中,教师可以从问题“类比三角形怎么研究四边形”到问题“类似地,我们应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归纳及概括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如一般的研究路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结构性地再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再到问题“你能用类似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吗”,引导学生体验运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建立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地认识特殊平行四边形. 接着,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你能尝试研究特殊的四边形——梯形吗”,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系统性地研究几何图形——梯形. 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方法发现和提出梯形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借项目制活动开展深度探究、深度学习,掌握研究几何图形的本领,培养系统思维,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深度体验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只有在成功与失败的亲身体验中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所学知识、方法的精神实质.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妨多设计一些活动,促体验、生思考,让学生在充分经历过程的基础上自然开展深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整理环节,教师常常借助表格填写来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学生往往还没开始思考与尝试便被表格带着走. 试问,学生若没有真尝试,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思考,没有深度体验,那何来深度学习?因此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

在本节课的知识整理环节,首先,对于问题“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教师可借助活动“你能代表平行四边形来个自我介绍吗”来引发学生思考与尝试. 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系列追问“某同学从边的角度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其他人还有补充吗”“研究平行四边形时,除了可以研究它的判定,还可以研究什么”“请大家再想想,你还会怎样介绍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尝试系统化地介绍平行四边形. 接着,师生通过归纳、概括(包括借助表格)形成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中. 学生会在这样的尝试体验中充分经历归纳及概括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如研究路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后续尝试系统化地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奠基.

其次,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师则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借四边形的关系图说一说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分别有哪些判定方法”,让学生在辨析中结构化整理判定方法. 特别地,可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辨析、在小组间互评中辨析、在全班交流中辨析,从而深入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关系,并在活动中体会怎样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最后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图,整体结构化地认识特殊平行四边形,为后续自主运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系统化地研究几何图形——梯形做铺垫.

【教学片段1】

问题1:借四边形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说一说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分别有哪些判定方法.

(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可移动白板和充足的蓝色笔、红色笔、白板笔)

小组合作要求:(1)借助工具袋中的几何图形和磁力扣,在白板上构图;(2)用蓝色笔在白板上完成填空,注意合理分工,力求填写完整、 准确(限时5分钟);(3)用红色笔为其他小组补充(即评价其他小组,用时2分钟,第1小组评第2小组,第2小组评第3小组,第3小组评第4小组,第4小组评第5小组,第5小组评第1小组).

(图2~图4展示的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师生活动:(小结)一起欣赏各组的白板展示,并在辨析中深入理解.

师(追问):第1小组还加了一个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你们赞同吗?为什么?第2小组还加了一个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你们赞同吗?为什么?

问题2: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说说几何图形的研究路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师生活动:构建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结构(如图5所示).

师(追问1):研究四边形,特殊化后得到了什么?

生(齐):平行四边形.

师(追问2):怎样特殊化平行四边形可得到矩形?怎样特殊化矩形可得到正方形?类似地,也可以从平行四边形出发,先特殊化边得到什么?再……

生(小结1):研究问题时,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方法是获得研究成果的常用方法.

师(追问3):试从对称角度研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

生(小结2):在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时,我们也可以从对称性角度猜想其性质,再证明,因此研究几何问题时关注图形的对称性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师(追问4):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路径是什么?具体地,怎样研究它们的定义?如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从角特殊的角度来定义矩形的,那菱形呢?我们又该怎样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判定呢?

师(追问5):对于任意一个新的几何图形,我们都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行研究?

(师生小结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

设计意图 从整体的角度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研究经验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将其迁移到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 对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它们之间的辨析这一难点,教师借助小组合作、小组互评、小组展示的方式得以突破,最后师生合力整理出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结构,为后续梯形的自主研究做好先行组织者工作.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深度体验了数学基本思想,充分积累了活动经验.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先独立尝试”,再“交流互动”“总结复盘”,学生在这样的亲身经历中、深度参与中体会和内化了整体观,在迁移中进行深度学习,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探索、开创做了铺垫.

在项目中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引发学生深度探究. 教师应设计项目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项目中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体会探究的乐趣、思维碰撞的无限魅力. 显然,高阶思维和创新精神也会在项目制活动中体现.

在项目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用好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方法发现和提出梯形中值得研究的问题,自主确定研究方向,并运用所学的“基本套路”、方法深度探究,体会几何研究中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前期学生在充分经历中归纳、概括,在深度参与中尝试运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才能让自主探究、深度探究成为可能,先行组织者也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前期学生知道了“性质、判定方法是怎么来的”,学生才有机会进一步掌握“发现性质与判定方法”的本领,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数学式思考.

其次,在深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学生只有充分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才会有更深度的思考和探究. 如学生在研究梯形遇到困难时,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通过全班头脑风暴,探寻梯形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充分的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深度思考、深度探究;在全班分享中,学生互相启发,带来再次深度思考,在回家作业中、在课外,学生再次进行深度探究. 值得一提的是,探究梯形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曾纠结于是否直接给出特殊梯形的概念,引导学生研究特殊梯形的性质以降低难度,但在学生初次独立思考后的交流中,有学生通过画图发现了特殊化梯形的研究方向,于是自然地引出了梯形的分类,并尝试通过画图概括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 这里,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自然产生问题,这样的问题激发着学生不断地提问与发现,不断地深度思考、深度探究. 这里的深度思考、深度探究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

【教学片段2】

(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尝试研究特殊的四边形——梯形)

师:你们能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研究梯形这个新的图形吗?请尝试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3.

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其中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边,不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腰.

(1)请画出一个梯形,用字母标出顶点,并指出其中的腰和底边;

(2)你能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研究梯形吗?

先行组织者1:问题3.

先行组织者2:课件展示前一環节的课堂小结,如图6所示.

设计意图 借助“先行组织者1”“先行组织者2”,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梯形的概念,画图体会梯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通过作图、观察、类比、猜想等方式提出梯形的相关命题,然后尝试探寻、推理、论证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般观念的指导,引导他们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研究,研究梯形.

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思考问题3的情况进行追问.

师(追问1):你们能类比平行四边形特殊化方法,定义特殊梯形(指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吗?

师(追问2):类比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方法,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特殊梯形?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3):我们可以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研究特殊梯形的性质,提出你的猜想并证明;也可以提出一条与定义不同的特殊梯形的判定猜想,并证明;还可以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从边、角、对角线方面来研究一般梯形的性质,提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小组合作要求:(1)研究梯形,在白板上写出猜想并证明(画出图形,写已知、求证、证明,用时5分钟);(2)小组展示(可以是猜想、证明或问题,用时2分钟).

教师引导:可以提出猜想,可以对猜想进行证明. 在证明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还可以说出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探索……

(图7~图9展示的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小组借助梯形关系图尝试系统化地探究梯形和特殊梯形,提出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以及当等腰梯形的两腰平行时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从梯形的定义出发,从角的角度研究一般梯形,还发现了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并说明了理由;有的小组用表格整理了梯形和特殊梯形共有的性质——上、下两底平行,同一边的上、下两个底角互补,还整理了它们不同的性质——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等腰梯形上面的两个底角相等,下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有的小组指出,前一个小组发现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我们发现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但还没想好怎么证明,不过前一个小组的发言对我们很有启发……

师(引申):今天的课堂对你们有什么启发?关于梯形,你还想继续研究什么?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整理今天的探究和学习,并完善问题3. 我们的学习和探索,不仅在课堂上,更在课堂外.

设计意图 用研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研究梯形,实现研究方法的迁移.

在这样的项目制活动中,教师以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思考过程,逐步树立从数学角度整体看问题的观点,逐步掌握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进而学会数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特别地,在没有正确答案的合作探究中,学生体会到了交流合作的乐趣、思维碰撞的乐趣、深度探究的乐趣,感受到了探究中自己的无穷力量、思维碰撞的无穷魅力. 笔者期待这样的课堂能带给学生未来挑战难度的勇气和力量,期待这样的探究乐趣能陪伴他们勇于挑战更多的未知.

总之,在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妨从整体观视角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过程,深度体验、深度思考、深度探究,逐步把握数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

3478501908267

猜你喜欢

整体观问题情境深度学习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