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自闭症儿童汉语词汇联想特征研究△

2021-03-19杨金焕郑荔冯晨张秀琴盛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闭症形容词语义

杨金焕 郑荔 冯晨 张秀琴 盛欐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的复杂疾病,语言障碍是其典型特征之一[1]。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正式公布了DSM-5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修订版本,将原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改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并且根据障碍的支持需求程度分为需要极大支持、需要较多支持、需要支持三个等级。这一变化意味着原本无法准确分类的智力正常、有语言障碍等儿童被归类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并被界定为轻度自闭症障碍儿童[2]。轻度自闭症儿童主要表现为社交兴趣低,发起社交困难,但是智力正常,能够进行语言测试。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词汇量并不缺乏[3],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词汇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距[4,5]。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语言问题的核心是语义-语用能力受损,语义加工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运用语义策略提取词汇[6]。之后,不断有研究证实语义障碍已成为自闭症个体语言障碍的核心问题[7,8],因此,研究自闭症儿童心理词汇的储存和提取并揭示其规律对了解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组织十分重要。国外研究发现语言损伤儿童语义联想方面弱于正常儿童[9,10],且贫乏的语义表征会导致语言损伤儿童词汇存储困难,进而影响其心理词库中词汇的提取[11]。目前国内尚无自闭症儿童汉语词汇联想相关研究,不利于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词汇和词汇语义组织。

词汇联想任务经常被用来检验词汇语义组织[12~14],测试的步骤是向受试者呈现一个刺激词,然后由其说出最先出现在脑海中的词语,这种联想反应被认为能够反映词汇和概念在头脑中的结构和相互联系,从而揭示心理词汇的发展和组织,因此,词汇联想成为研究大脑中语言任务的重要工具。有研究者指出词的联想反映了大脑中词之间最强烈的心理联系,儿童词汇联想研究能够揭示其大脑中词汇网络、概念范畴等发展情况[15]。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进行汉语词汇联想测试,并与正常儿童比较,探讨轻度自闭症儿童汉语词汇联想的特征和词汇语义组织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轻度自闭症(mil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MASD)儿童组25例来自南京市明心儿童康复中心,根据研究匹配原则选取南京观云国际幼儿园50例儿童,其中实龄匹配的正常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 age-matched,AM)儿童组25例,生理年龄较小的词汇水平匹配(typically developing vocabulary proficiency matched,VM)儿童组25例。

受试者纳入标准:①年龄4~7岁;②轻度自闭症儿童,符合上述诊断标准[1,2],能进行语言交流,并能完成语言任务;③正常儿童智力和语言发展正常,无听觉和语言交流障碍,能遵照指令完成测试;④家长知情同意。三组儿童基本信息见表1。

1.2汉语词汇联想测试方法

1.2.1词汇水平测试 采用汉语儿童词汇水平测试工具对MASD儿童和VM儿童进行匹配;由于AM儿童为年龄匹配组,因此不进行词汇水平测试匹配。该测试工具由美国特拉华大学Li Sheng博士编制,并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者共同修订,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包括理解性词汇量和表达性词汇量测试,理解性词汇测试和表达性词汇测试得分Cronbach’s系数分别为0.836和0.775。理解性词汇量和表达性词汇量测试结果均采用计分方式,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计0分。

本研究中MASD儿童平均月龄为66.10月,与AM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769),与VM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P<0.001);在理解性词汇量和表达性词汇量方面,MASD儿童与VM儿童差异不显著(t=-0.13,P=0.436;t=-1.11,P=0.234);但是MASD儿童与AM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P<0.001;t=-7.43,P<0.001),表明本研究中三组儿童匹配数据可用于本研究(表1)。

表1 三组儿童月龄、理解性及表达性词汇得分(分,

1.2.2词汇联想测试工具 使用的测试工具借鉴自Li Sheng博士编制的用于双语(汉语和英语)儿童研究的词汇联想测试工具[16],刺激词的选取主要考虑三个因素:词汇习得年龄、词汇熟悉度和词频。在词汇习得年龄方面,选取25例4~7岁儿童的家长对潜在刺激词进行词汇习得年龄评估,最终符合6岁以下习得的词汇入选测试词。在词汇熟悉度方面,随机选取25例4~7岁正常发展儿童对18个词语的熟悉度进行评分,熟悉度评分在6.5分以上(总分为7分)的词汇选入测试词,并对评分检验(t=-1.937,P=0.215)。词频方面则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提供的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对词语的词频进行统计,词频在3.0以上的词汇入选测试词,并对词频检验(t=1.942,P=0.07)。考虑到词性均衡,最终选取18个刺激词,名词6个:衣服、老虎、房子、人、蔬菜、勺子;动词6个:吃、打、带来、跳、唱歌、抓住;形容词6个:高兴的、难过的、胖的、坏的、大的、口渴的,词汇排列顺序随机,最终形成词汇联想测试工具,三组儿童均采用此工具。

测试分为练习测试和正式测试。练习测试时,测试者指导语为:“小朋友,有时候你听到一个词会想到另一个词。比如,听见‘苹果’你可能会想到‘香蕉、葡萄’,现在我想跟你玩一个游戏,我会说一些词语,请你告诉我听到这个词语之后你想到的其他词语,我们先来试一试,听到‘月亮’,你会想到……;听到‘游泳’,你会想到……;听到‘绿色的’,你会想到……”,测试者依次等待儿童说出想到的词语。如果儿童能够顺利进行,则开始正式测试;如果儿童不能完成,则不进行正式测试。正式测试时,测试者依次读出测试工具中的词语,儿童依次说出最先想到的3个词语,测试者按照反应词顺序依次进行记录。在正式测试过程中,测试者不给儿童刺激词之外的任何提示。

1.3统计学方法 传统的词汇联想分类框架采用纵聚合、横组合、语音联系的分类标准,其中,纵聚合关系即“替代”关系(如:狗-猫),体现了词汇明显的语义联系;横组合关系则是“组合”关系(如狗-叫),体现了词汇间明显的句法关系和搭配关系;语音反应指反应词和刺激词之间在形式上类似(如:kitchen-chicken)[17,18]。本研究根据已有分类标准,结合研究问题,将儿童词汇联想分为语义联系和非语义联系,其中语义联想包括纵聚合联系、横组合联系和百科联系(如:口渴-喝水),非语义联系包括语音联系(如:带来-袋鼠)、胡乱联系(如:跳-气球)。纵聚合联系可以是层级联系(如:老虎-动物,蔬菜-白菜)、同级联系(如:老虎-狮子)、相反联系(如:高兴的-难过的)和相近联系(如:高兴的-开心的),而横组合联系可以是陈述联系(如:希望-破灭)、支配联系(如:带来-玩具)、限定联系(如:高兴的-妈妈)、补充联系(如:胖的-很胖)。

本研究分别由两名研究小组成员独立对所有对象的回答进行分类,最终一致性达97%,并且对存在分歧的内容统一协商讨论进行解决。对于词汇联想类型的统计,采用计数方式,使用Excel表格对分类结果进一步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MASD儿童汉语词汇语义联想分析 由表2可知,MASD儿童语义联系词汇个数比例较高,与两组正常儿童基本一致,但是语音联系词汇数量低于两组正常儿童,与AM儿童存在明显差异(t=-4.878,P<0.001)。MASD儿童、VM儿童词汇语义联系缺失比例较高,与AM儿童均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01)。

表2 三组儿童不同汉语词汇联想类型的词汇个数及构成比(个,

2.2MASD儿童汉语词汇聚合、组合和百科联系分析 组内比较显示,MASD儿童反应词中纵聚合联系词汇数量多于横组合联系,且纵聚合联系词汇比例达到52.65%;而VM儿童和AM儿童均呈现横组合联系词汇多于纵聚合联系,且VM儿童和AM儿童纵聚合联系词汇比例较低。组间比较显示MASD儿童纵聚合联系词汇高于VM儿童和AM儿童,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横组合联系方面,MASD儿童词汇个数均低于VM儿童和AM儿童,且MASD儿童横组合联系词汇比例均低于两组正常儿童(均为P<0.05)。MASD儿童百科联系词汇比例较高,远高于VM儿童、AM儿童(均为P<0.05)(表3)。

表3 三组儿童汉语词汇语义聚合、组合、百科联系的词汇个数比较(个,

2.3儿童类型、词汇的词性及反应顺序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 本研究对受试儿童进行3(儿童类型:MASD儿童、VM儿童、AM儿童)×3(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3(反应顺序:T1、T2、T3)的混合设计方差分析,以了解儿童类型、词性和反应顺序对儿童词汇语义组织的影响,其中反应顺序是指基于词汇网络中涟漪效应对一个刺激词重复三次,得到三个联想反应词,分别用T1、T2、T3表示(表4)。

表4 三组儿童不同词汇联想类型的不同词性及反应顺序的词汇个数(个,

受试儿童类型主效应显著,词汇语义联系:F(2,72)=17.893,P<0.001,η2=0.322;词汇聚合联系:F(2,72)=3.704,P=0.029,η2=0.093;词汇组合联系:F(2, 72)=37.265,P<0.001,η2=0.509。

词性主效应显著,词汇语义联系:F(2,72)=33.025,P<0.001,η2=0.314;词汇聚合联系:F(2,72)=76.506,P<0.001,η2=0.515;词汇组合联系:F(2,72)=28.132,P<0.001,η2=0.281。受试儿童类型和词性的交互效应显著[F(2,72)=17.096,P<0.001,η2=0.322],MASD儿童与两组正常儿童在名词词汇语义聚合联系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动词、形容词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5);MASD儿童与AM儿童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词汇语义组合联系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

反应顺序主效应显著,词汇语义联系:F(2,72)=146.916,P<0.001,η2=0.671;词汇聚合联系:F(2,72)=33.611,P<0.001,η2= 0.318;词汇组合联系:F(2,72)=67.784,P<0.001,η2=0.488。受试儿童类型和反应顺序交互效应显著[F(2,72)=8.688,P<0.001,η2=0.343],MASD儿童与AM儿童在T1、T2、T3语义联系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MASD儿童与两组正常儿童在T1上聚合联系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在T2、T3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MASD儿童在T1、T2和T3横组合联系上与AM儿童均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5)。

3 讨论

词性和词频是左右联想反应的主要语言本体因素[19],本研究中所选用的刺激词均为儿童熟悉的、出现频率较高的日常词汇,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词性这一语言本体因素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的影响;此外,基于词汇语义网络的涟漪效应,对自闭症儿童词汇联想反应顺序进行研究,了解词汇涟漪效应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组织的影响。

3.1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联系存在缺陷 单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包含了大量的分类、物理、功能、因果、主题、句法和搭配知识[20],对于轻度自闭症儿童来说,构建复杂的语义网络仍有一定困难,主要因为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联想中出现较多非语义联系的反应词,如:“房子-盒子”、“难过的-水果糖”等,文中结果显示,MASD儿童语义联系词汇数量明显低于两组正常儿童,并且词汇联想缺失率较高,如带来、抓住、口渴的等。轻度自闭症儿童之所以出现较多非语义联想和缺失联想情况,与其心理词汇储存量有很大关系[21],词汇联想反应需要儿童调动其存储信息,而自闭症患儿提取语义相关词汇能力较差,他们无法有效利用词语间的语义调动心理词库储存信息。

针对语义联系的特点,对轻度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干预要注重词汇数量积累,扩展语义网络。首先应有意识引导轻度自闭症儿童进行词汇联想,如:手指可以联系拇指、胳膊、腿等词,也可以激活如五个、拍、点、指、手套等词语,促使自闭症儿童掌握单个词汇的周边层面,扩展词汇语义链接到共享语义关系的不同节点[22],形成密集并高度关联的词汇网络。其次,通过对词汇语义的解释和运用,增加促进词汇理解的原型,如:“带来”可以通过补充短语或者句子的形式来掌握词汇语义,改变词义泛化和词义窄化现象,形成较强的词汇语义系统。

3.2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聚合联系优势明显 在词汇联想中,聚合反应比组合反应更能体现词汇深度,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词汇联想存在组合-聚合转移现象[23,24]。本研究结果显示轻度自闭症儿童呈现聚合优势明显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表明自闭症本身可能会导致儿童认知和社会语用功能的缺陷,但并不一定导致词汇延迟发展。虽然有研究者认为词汇聚合联系优势表明语义系统更发达[25,26],但语法聚合转变可能并不仅仅是基于发展而发生的,而是由单词的特征,如:出现频率、熟悉程度和词性等来调节的[27],因此本研究结果能否说明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系统不存在缺陷还需要脑科学、认知科学及语言学方面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证据。

在早期的词汇发展中,儿童通过范畴能力习得和扩充词汇,不断接触层次范畴对儿童词汇发展十分重要[4],而聚合联系中,层级联系和同级联系是范畴能力的体现。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干预时,可利用聚合联系的优势,促进其对词汇范畴层级的掌握,例如:通过“衣服”这一上位层次范畴词语,引导儿童掌握“上衣”、“裤子”等基本层次范畴词语,并分别拓展出“衬衫、短袖、外套”和“短裤、长裤”等下位层次范畴词语。对于形容词,利用聚合联系中的相反联系和相近联系,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汇总,增加反义词和近义词的联系,扩充词汇联系。

3.3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组合联系较弱 由于词汇意义是在词汇与语境的动态互动中得以通达,当词汇的多个义项处于竞争关系时,使用语境比客观频率更能决定认知主体对词汇意义的选择[28]。词语在语境中共现率越高,词语间建立的联结就越强[29]。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较少使用句子语境来确定单词的意义,而横组合联系被认为是搭配联系,其反应词一般基于语法和句子情境[30]。本研究中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组合联系能力较弱,与其将词汇和语境进行联系的能力以及词汇扩展成句子的能力较弱有关。

词汇组合联系主要包括陈述联系、支配联系、限定联系和补充联系四类。针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组合联系的特点,应给予其更多语言浸润机会,即: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使其理解词汇使用的语境。针对同一个词,根据不同语境,提供多种组合,如:对于“衣服”这一词汇,可以习得与动词的支配搭配“穿衣服、洗衣服”,与形容词的限定搭配“漂亮的衣服、蓝色的衣服”等,与量词的限定搭配“一件衣服”,与代词的限定搭配“我的衣服”等等,以及陈述搭配“衣服-破了”,从而拓展其词汇联结,丰富其语义项,促进词汇搭配和语法能力的发展,力求对语言康复起作用。

3.4词性效应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有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最先习得的词语是名词,其次是动词,然后是形容词等其他词类,且名词与形容词的语义关系优于动词[31],本研究结果与此相符,本组轻度自闭症儿童名词语义优先发展,动词和形容词语义发展滞后;本研究中实龄匹配组正常儿童动词和形容词语义联系远远多于其余两组儿童,由于在儿童理解性词汇发展中,名词和动词占绝对优势;而表达性词汇中,名词增加快,但使用频次增加慢,并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动词虽不如名词丰富,但使用频次增长快[32]。在聚合联系和组合联系方面,词性效应同样显著,名词聚合联系优于动词、形容词,而动词组合联系优于名词和形容词;已有研究者指出动词多引发组合性反应[33],而名词和形容词多引发聚合性反应,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针对词汇效应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联系的特点,在对其进行语言干预时,在保证名词掌握的同时,应加强其对动词和形容词的掌握,并增加对动词和形容词的聚合联系和组合联系训练。

3.5词汇涟漪效应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激活有影响 词汇涟漪效应认为语义响应数量的减少反映了词汇语义激活随着时间从原点向外传播而减弱[17]。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语义激活的初始强度最大,即第一个反应词与刺激词之间语义联系最强,随着反应词的增加,语义激活强度不断减弱,语义链接越来越少,并被越来越多的非语义联系取代。本研究结果印证了词汇涟漪效应在儿童词汇语义组织中的影响,相较于两组正常儿童,词汇涟漪效应对轻症自闭症儿童影响更大,其语义激活的传播强度明显减弱。

言语产生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是词汇提取。词汇涟漪效应反映了心理词库中词汇提取和检索的情况,词汇涟漪效应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语义激活的影响表明其对汉语词汇提取和检索存在困难,而国外研究认为词汇检索和提出困难可能是长期语义存储贫乏的结果[34]。因此,本研究结果一方面支持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的结论,另一方面表明儿童心理词汇和认知发展对语义组织有重要影响。对于MASD儿童,在语言干预中,一方面应增强儿童词汇理解、扩大词汇量,增加语义存储;另一方面应增加儿童语言使用机会,加快语义激活速度。

猜你喜欢

自闭症形容词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认识形容词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