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18杨冬梅赵春良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黏膜炎鼻咽癌放射性

杨冬梅,赵春良

(1.临沧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 临沧 677000;2 临沧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临沧 677000)

进行放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在进行放疗期间,放射线会对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可导致其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疼痛、水肿、充血、形成片状或点状的假膜等,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口腔溃疡[1-2]。临床上应加强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3]。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探究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在临沧市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20 例,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60例/组)。Ⅰ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3 例、27 例;其平均年龄为(51.68±10.29)岁。Ⅱ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1 例、29 例;其平均年龄为(53.51±9.19)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Ⅱ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是:1)指导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基础检查。2)根据检查的结果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3)嘱咐患者注意控制饮食、按时作息。4)在放疗后,遵医嘱指导患者按时用药。5)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时对其进行口腔清洁。6)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对其进行救治。在此基础上,对Ⅰ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受病情的影响,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情绪,例如恐惧、抑郁及焦虑等。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找出导致其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并视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护工作。2)口腔护理。在进行放疗前,综合评价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对其原有的口腔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嘱咐其在睡前和饭后使用0.02% 的呋喃西林溶液和淡盐水漱口。指导患者定时进行舌运动、叩齿运动及张口运动训练。对于发生口腔细菌感染及溃疡的患者,定时使用生理盐水对其口腔进行清洁,并让其使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含漱或在其病灶部位喷洒0.5% 的甲硝唑溶液。对于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及溃疡的患者,定时让其使用4%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含漱,并在其病灶部位涂抹克林霉素或让其含服制霉菌素。指导患者熟练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嘱咐其合理选择牙刷(尽量选用刷毛软、刷头小的牙刷)。告知患者每天早晚都要认真刷牙,每次刷牙的时间应超过3 min。3)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切勿进食质地较硬、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并督促其戒烟戒酒。告知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3000 ml 左右)。让患者定时饮用牛奶,告知其在饮用牛奶时先让牛奶充满自己的口腔,然后再将牛奶缓慢咽下。

1.3 观察指标

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生存质量。应用简明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4]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Ⅰ组患者与Ⅱ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67%(58/60)、83.33%(50/60)。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较高,P<0.05。详见表1。

2.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对比

接受护理后,Ⅰ组患者与Ⅱ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67%(4/60)、18.33%(11/60);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对比

2.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

接受护理后,Ⅰ组患者精神健康的评分、精力的评分、一般状况的评分、躯体功能的评分、生理职能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情感功能的评分、生理功能的评分分别为(90.51±6.18)分、(91.31±5.06)分、(89.22±6.33)分、(92.54±6.51)分、(90.08±7.18)分、(91.31±8.62)分、(92.22±5.18)分、(93.54±6.10)分,Ⅱ组患者精神健康的评分、精力的评分、一般状况的评分、躯体功能的评分、生理职能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情感功能的评分、生理功能的评分分别为(80.34±4.58)分、(82.52±3.34)分、(80.18±2.06)分、(78.74±2.11)分、(79.05±3.65)分、(81.16±3.16)分、(82.61±2.22)分、(81.09±2.29)分;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表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指标 Ⅰ组(n=60) Ⅱ组(n=60) t 值 P 值精神健康的评分 90.51±6.18 80.34±4.58 11.205 <0.05精力的评分 91.31±5.06 82.52±3.34 12.036 <0.05一般状况的评分 89.22±6.33 80.18±2.06 13.115 <0.05躯体功能的评分 92.54±6.51 78.74±2.11 16.021 <0.05生理职能的评分 90.08±7.18 79.05±3.65 12.624 <0.05社会功能的评分 91.31±8.62 81.16±3.16 10.154 <0.05情感功能的评分 92.22±5.18 82.61±2.22 12.018 <0.05生理功能的评分 93.54±6.10 81.09±2.29 14.382 <0.05

3 讨论

鼻咽癌患者病灶部位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进行放疗是临床上对其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在进行放疗期间,放射线会对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可导致其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疼痛、水肿、充血、形成片状或点状的假膜等,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口腔溃疡。此病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咽干、口腔疼痛症状,其进食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5-6]。部分患者会因相关症状过于严重而拒绝接受放疗。临床上应加强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7-9]。相关的研究显示[10-12],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有以下作用:1)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护工作。2)加强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和口腔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低,其各项生存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均较高,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黏膜炎鼻咽癌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康复新液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