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消毒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1-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菌落部位切口

邱 娜

(澄迈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海南 澄迈 571900)

目前,国内外普遍将进行术前皮肤准备和术中消毒铺巾作为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1]。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皮肤准备和术中消毒铺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手术部位病原菌的数量,但整体的消毒效果欠佳,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本文主要是研究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强化消毒护理对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80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排除合并有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或严重的皮肤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在90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45 例,男性45 例;其年龄为29 ~79 岁,平均年龄为(52.24±2.48)岁。在90 例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47 例,男性43 例;其年龄为27 ~80 岁,平均年龄为(52.18±2.1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护理,方法是:在手术前1 d,剔净患者手术区域的毛发,用清水清洗其手术区域的皮肤,用碘伏纱布擦拭其手术区域的皮肤2 次。在手术开始前,用75% 的酒精纱布擦拭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然后为其铺无菌巾。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强化消毒护理,方法是:1)术前的消毒护理。在手术前1 d,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介绍做好皮肤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剔净患者手术区域的毛发,分别用清水和碘伏纱布对其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消毒的范围应大于患者手术区域的范围。从中心部位开始进行消毒,然后逐步扩展到周围区域。在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时,护士要注意自己的手不可与患者的皮肤发生接触。对于接受上肢手术的患者,在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时,先对其手、前臂和上臂暴露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由助手用无菌布单托起患者的上肢,对其未消毒的皮肤进行消毒。对于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在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时,可托起其足部或用绷带将其踝部悬挂在输液架上,然后再对其足、小腿和大腿的皮肤进行消毒。对于手术部位靠近会阴部的患者,应对其会阴部进行仔细的清洁消毒。对于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在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时,擦拭的方向应从头部至臀部。2)术中的消毒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保持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其手术部位。手术室护士在戴好无菌手套后用0.5% 的聚维酮碘浸湿棉纱布,清洁其手术部位的皮肤,来回反复清洁2 次,然后用无菌纱布将皮肤擦干[2]。消毒完毕后,为患者铺消毒巾,然后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在为患者绑扎气压止血带时,应先用0.5%的聚维酮碘对其绑扎止血带的部位进行消毒。

1.3 观察指标

比较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术中消毒前、术中消毒后即刻、手术开始后20 min、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第2 天)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采用自制的问卷(总分为50 分)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该问卷的评分为41 ~50 分、30 ~40 分和0 ~29 分,分别表示其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

术中消毒前及消毒后即刻,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相比,P>0.05。在手术开始后20 min 及手术结束即刻,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均为0 cfu/cm2。在术后第2 天,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分别为(0.011±0.014)cfu/cm2与(0.080±0.053)cfu/cm2,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cfu/cm2,± s)

表1 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结果(cfu/cm2,± s)

组别 例数 术中消毒前 术中消毒后即刻 手术开始后20 min 手术结束即刻 术后第2 天观察组 90 20.392±2.353 0.001±0.004 0±0 0±0 0.011±0.014对照组 90 19.991±2.344 0.002±0.004 0±0 0±0 0.080±0.053 t 值 1.146 0.797 - - 11.950 P 值 0.833 0.111 - -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90)与10%(9/90),二者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3 讨论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及术中对其进行消毒铺巾的目的是尽量消除其局部皮肤上的常住菌与暂住菌,减少其手术切口的含菌量,从而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来说,尤其要做好其围手术期的消毒护理工作,以防细菌侵入其髓腔,造成严重后果[3]。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强化消毒护理可减少术后其手术部位病原菌的数量,降低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菌落部位切口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