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2021-03-18蒋崇雨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张力

蒋崇雨

(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广东 德庆 526600)

腹股沟疝是指患者腹腔内的肠管、大网膜通过腹壁上的缺损处,脱出于腹壁外或进入阴囊内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股沟处有突出体外的包块、有坠胀感,其临床症状会在久站、行走及跑步时加重。罹患腹股沟疝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该病。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其术后局部异物感明显,腹部疼痛的程度重,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腹腔镜技术逐渐被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腹股沟疝患者。这些患者均经B 超检查被确认患有腹股沟疝。在这些患者中,有单侧腹股沟疝患者59 例,有双侧腹股沟疝患者11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手术Ⅰ组和手术Ⅱ组。在手术Ⅰ组的34 例患者中,有男28 例,女6 例;其年龄为23 ~66 岁,平均年龄为(48.72±6.06)岁。在手术Ⅱ组的36 例患者中,有男31 例,女5 例;其年龄为26 ~67 岁,平均年龄为(48.23±6.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手术Ⅰ组患者使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排空膀胱,协助其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腹股沟韧带上方(可根据其病灶的位置适当调节切口的位置)做一个长度为5 cm 的切口。游离精索和疝囊。高位结扎疝囊。将补片放在精索后方,并将其固定在腹内斜肌、耻骨结节上。逐层缝合切口。为手术Ⅱ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有23 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是:让患者排空膀胱,协助其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脐下缘1.2 cm处做一个长度为1 cm 的切口,作为观察孔。在患者脐与耻骨连接线的中上1/3 处及中下的1/3 处各做一个长度为1 cm的切口作为操作孔。分离腹膜间隙,暴露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疝囊及精索等组织。将补片铺在整个耻骨肌孔区。缝合补片和切口。进行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是:让患者排空膀胱,协助其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脐下缘1.2 cm 处做一个长度为1 cm 的切口,作为观察孔。在患者健侧腹直肌外侧脐水平线下5 cm处、患侧腹直肌外侧脐平面处各做1 个长度为1 cm 的切口作为操作孔。切开腹膜,分离腹膜前间隙,将精索腹壁化。将补片平铺在腹膜前间隙,使其完全覆盖耻骨肌孔区。缝合补片和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阴囊血肿、异物反应及脂肪液化积液等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治疗后,手术Ⅱ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多于手术Ⅰ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长于手术Ⅰ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手术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术后住院的时间(d)手术Ⅰ组 34 28.29±4.26 48.84±5.61 6.17±1.58手术Ⅱ组 36 43.51±6.48 94.71±6.75 3.24±0.75 t 值 11.539 30.823 10.000 P 值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手术持续的时间(min)

2.2 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治疗后,手术Ⅰ组患者中发生阴囊血肿的患者有2 例,发生异物反应的患者有3 例,发生脂肪液化积液的患者有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9%;手术Ⅱ组患者中发生阴囊血肿的患者有1 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8%。治疗后,手术Ⅱ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手术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480,P=0.019)。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腹腔组织疾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康复的速度较慢,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2]。

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开始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包括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这两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可修补患者的腹壁,消除其临床症状,强化其腹横筋膜[3]。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时,临床医生可通过腹腔镜发现患者的双侧多发疝、合并疝,并及时对其进行对症处理,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本次研究中,临床医生在对手术Ⅱ组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2 例患者在同侧存在直疝合并斜疝。这2 例患者的病灶均在术中得到良好的处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Ⅱ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多于手术Ⅰ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长于手术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该医院进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次数较少,临床医生操作该手术的手法不够熟练。在临床医生进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技能提高后,使用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势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与使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术后康复的速度更快。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张力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论张力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张力
张力2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