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瞄准一流项目 策划更深一度
——以《我国首条“地方主导”高铁张扬中国力量》为例看报道创新

2021-03-17张爱虎

新闻前哨 2021年1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通车策划

◎张爱虎

汉十高铁是我国首条由地方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导修建的高铁。 历经4 年艰辛建设,汉十高铁于2019 年11 月29 日正式建成通车。 作为湖北省委机关报的一员,我有幸带队参与通车前期及当天的报道,与同事们共同记录并见证历史。 经过湖北日报团队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该报道荣获2019 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同时,如何在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报道创新也有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紧扣大事,重点作为

汉十高铁,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于2011 年就开始谋划并推动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全长399 公里,横贯鄂西北,解决我省1600 万人的出行问题,总投资527.5 亿元,资本金263.75 亿元,其中湖北省及沿线政府共同出资80%,国家铁路集团出资20%。

对我省主导的这一重大工程, 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一直抓在手上, 其他部门也积极参与, 在各个重要节点时段,均有记者前往采访报道。 经初步收集整理,在2019 年8月以前的报道,共有厚厚的两大本。正是因为前期报道打下的基础,我们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立了较为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后期报道顺利进行作了铺垫。

2019 年11 月29 日通车节点临近,湖北日报编辑部下定决心,再加力度,持续浓墨重彩地推出报道,为通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8 月,经济新闻中心部委会研究决定由我带队,与雷闯同志奔赴汉十高铁沿线深入采访。编辑部随之在湖北日报开设《行走汉十看冲刺》专栏。从8 月下旬开始,湖北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大篇幅推出了首篇报道, 加上后续报道共推出15 篇,持续到10 月底。这组报道为汉十高铁开通打响了“闹台”,引发各方关注。

汉十高铁汉口首发G6817 次列车在运行中

在预热报道的基础上,编辑部加大策划力度,实施多部门多兵种联合作战。 在通车次日,于头版大版面刊发消息,配大照片,加配《制度优势在发展故事中熠熠生辉》的评论,后面配发3 个整版的报道,包括2 个文字版和一个视点版,打报眉《巨龙飞驰鄂西北 聚焦汉十高铁通车》,图文并茂,浓墨重彩,从项目谋划及建设、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百姓感受等多角度进行深入报道,拓展了报道的广度与深度。

二、加大策划,拓展深度

重点工程,一直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媒体间激烈竞争的重要所在。前期报道引发各大媒体关注,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态势。作为本土发生的大事,本地媒体如何在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考验记者乃至编辑部的智慧与能力。

还在预热报道期间,我们就意识到,这是能出新闻大奖的报道题材,也是同城、同题新闻竞争的“炙热战场”,必须有高人一筹的策划和新闻呈现手法才能打赢这一仗。对此,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高度重视,对报道进行了分层策划,即丰富报道品种、 内容的一般性报道策划和冲击奖项的重点报道策划。

在一般性报道策划中, 又分为在头版呈现的有领导人参与的程序性报道和在后面专题报道中的拓展性报道,这些报道保障了版面的正常供给, 丰富了报道内容, 是必答题,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内容,但从专业角度看,还不够“硬气”,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重点策划的报道, 可谓极具竞争力的硬核,极具深度与广度,是倾力打造的拳头产品,从策划之初,就是奔着精品力作去的。 重点策划有如下几个特点:

在业界,好的新闻具备“高度、广度、深度”这几个特征。 这个重点策划,就是从高处、深处着眼,体现新闻的历史厚度与现实高度。 当前中国, 正处于百年来民族复兴的重要关口,国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与100 多年前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凌辱不可同日而语。更难得的是,湖北武汉还是中国现代铁路的发源地,是京汉铁路、粤汉铁路的交汇点,是当年饱含辛酸历史的见证地。 当年,因为国贫力弱,借款修路,丧失主权。我们通过梳理发现这些历史事实后,将这些重要的历史背景作为参照,通过历史对比、今昔对比、国力对比,立刻彰显了汉十高铁的当代价值,让读者阅读新闻后,立刻产生满满的幸福感、升起强烈的自信心,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预先研判 精心打磨

好的策划,如何落地落实落细,达到策划预期?

经济新闻中心多次召开策划会。分析判断,前期收集准备的资料,如何在文中呈现,如何寻找最恰当的新闻载体来表述关键性的新闻事实?从新闻的权威性而言,这篇新闻还需要重量级人物“站台”。 在通车前夕,我们多方打听得知,业主和施工方组织了一批建设者、管理者、投资方代表将体验乘车,我们马上对关键人物的采访进行了预约和谋划。通车当天,记者兵分四路,分别驻点或跟随采访始发点、终点、调度室和詹天佑故居博物馆,找到了关键人物,采访到了可互相印证的关键新闻事实。

有了这些硬核的新闻事实,好的作品还只成功了一半。

为了让报道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让人眼睛一亮, 更具冲击力,我们还从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反复酝酿,最终选择以句段式电文方式呈现。 通过时间轴串连,文中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错, 犹如电影的蒙太奇镜头不断转换, 颇具意境。 这样的表现形式,虽不是最新的,却也在近年来的新闻作品中并不多见,增加了稿件的吸引力与味道,让新闻事实更具嚼头更有味道。

好新闻是有标准的。 一道硬杠杠是消息作品字数在1000 字以内。 如此厚重的新闻,要浓缩到1000 字以内,考验记者编辑的笔力。 初稿出来,4 位参与采访的同事汇聚一起,反复修改打磨,逐字逐句修改压缩。 直到当晚11 点多,经过6 轮修改的稿件才提交到版面。不可否认,每一轮修改都在提升作品品质,正所谓艺无止境。 从这个角度说,好作品不仅是群策群力策划出来的,也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基本的事实和表述到位了,才能经得起时间风雨的检验。

毫无悬念,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这篇无愧于这一历史性工程的精品力作也将在湖北新闻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通车策划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通车!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成宜高速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