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专业认证视阈下师范专业建设研究

2021-03-16孙文华王贵栋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师范生

孙文华,王贵栋

一、引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以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推动师范专业建设是新时代教师教育标准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求,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提升动力不足、师范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的有力抓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有力保障。不可否认,当前教师教育结构性供给失衡严重,《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06—2015年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比例偏低,不足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例如东部某城市教师岗位的招聘条件为:“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国际排名前300名世界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其中并未提到“师范生”这一要求,表明教师教育供给与需求矛盾异常突出。教师教育培养遇到“寒冬”的原因究竟是普通师范院校及师范专业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中小学师资的要求,还是中小学师资不需要教师教育专业师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这是师范教育走向大众化的结果,是普通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去师范化的必然,是师范生自身定位不清,是“院校为本”的师范生培养演变为“院校本位”后的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结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指出:“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有学上’的目标基本实现,‘上好学’的希望愈发凸显;‘有老师’的目标基本达成,‘好老师’的需求愈发强烈……高水平院校办师范动力不强,缺乏一流师范专业引领。”[1]对目前全国普遍性出现的教育问题,王定华司长的评价可谓一语道破教师教育瓶颈之所在。

2018年1月25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视频会议中明确指示,师范类专业认证就是要牢牢围绕一流教师教育根本目标,重塑教师教育体系,重塑教师教育保障体系,提升教师教育质量[2]。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教师教育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有力先导,是教师教育的自我革新、自我重塑、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开始。从陈宝生部长的讲话可以看出,目前教师教育改革就是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突破口为教师教育正本,为教师教育清源,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本文拟从认证实践出发对师范类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进行深入探讨。

二、专业认证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针对教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六所部属师范高校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2008年起师范生免费教育向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和省份相继推广;2016年5月山东省开始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2018年教育部将免费师范生教育改为公费师范生教育。

201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同年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师资培养特点开始在江苏、广西和河南三地试点师范类专业认证,到2017年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认证理念、认证标准和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师资培养从“刻板化发展阶段、模糊化发展阶段、完备化发展阶段到精细化发展阶段”的又一个转变[3]。

2018年1月起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各省市也先后出台相应通知,例如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准备工作的通知》。各地师范专业院校快速启动,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文件,因此2018年又称被为“教育教学改革元年”。

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师范类专业认证受理名单,山东省包括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在内的14个专业上榜,截至2020年7月,连同前期试点专业,21个省份共有包含26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内的221个专业通过第二级及以上认证,其中第三级认证专业共6个全部为部属师范高校专业。

然而,专业认证究竟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彻底的革故立新”,专业认证与专业建设到底有哪些内在逻辑关系等仍是教师教育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通过调研多家参加认证的单位,与认证专家交流,并经专业认证具体实操过程,我们认为如果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比作工作母机,则师范专业建设和师范认证就为两翼;如果将教师教育看作一个金字塔,则师范生培养质量就是金字塔的塔尖,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和课程目标达成度构成金字塔的“底座三极”,三者相互嵌套、相互影响、相互贯通,金字塔的重心或中心为“学生”,而决定金字塔体量的是教师与教学资源的配给、质量保障体系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认证过程是教育评估机构用专业“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过程,是“评建改”的动态过程。动态性是指认证过程的长期性和认证有效期的周期性。其中,长期性是指通过对教学数据实行长期监控和认证专家不定期返校调研,对认证结果实行动态调整;周期性是指一次认证有效期为六年,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促进教师教育的“持续改进”和专业建设的持续提升。

认证的目的是激发师范专业建设的内动力,让专业建设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发展的方向,其实质是唤醒社会对教师教育的重新认知;唤醒高校以本为本,加强质量培养的主体责任意识;唤醒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唤醒师范生勇挑重担回归读书、回归学业的使命意识。认证的目的更在于让师范类专业正确处理好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与教师能力素养培养体系。

只有认证启动速度快、材料准备充分、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才有先人一步获得认证的机会,毕竟教育部认证受理专业数量与目前师范专业存量相比非常有限(2019年受理55个专业,2020年受理81个专业),再加上六年一周期认证的初步设想,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很快见效。

三、专业认证的特点

专业认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认证环节和指标体系充分呈现出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完备性特点,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评估,是对专业建设的全面体检。专业认证需要各利益相关方按照认证规范重新梳理人才培养定位、重构课程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落实专业主体责任,以协同各方实现高标准师资的培养。

专业认证需吃透标准兜住底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每个人都遵循崇高的理想逻辑,在专业认证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合格而卓越的现实逻辑。事实证明,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在新一轮的社会竞争中专业建设更能取得先机。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底线思维,在于看专业建设中的“极小值”点,自评和他评都是为了找短板、找改进措施。底线思维与追求卓越并非矛盾,而是对立统一,底线是崇高的基础,崇高是坚持底线的升华[4],在认证实践中我们只有确保合格才有卓越发展的空间。

师范类专业认证需要认真分析认证的思想、理念、体系和特点,梳理认证的关键指标,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修订与论证、课程大纲修订、实践教学提升、第二第三课堂开展、从业技能大赛、创新活动、考级考证等诸多方面快速启动,专业建设指标只有达到“合格”认证才有进一步 “上水平”和“追卓越”发展的机会。

专业认证首先需要明确各认证标准指标体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38+1个二级指标(其中“+1”是毕业要求落实评价,是对“产出导向”的监控),这8个一级指标围绕“学生中心”的指导思想,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各级指标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相互印证。掌握和分析自身专业建设数据短板,着力提升专业内涵发展,提前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方案统领专业建设,是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纲,既要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又要为追求卓越师资培养做好准备,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是实现专业认证的基石。

四、专业建设的要点

(一)专业建设需围绕认证“五度”开展

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以达到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五度”主线为建设着力点,实现学生中心地位与教育理念的有效转变。

1.“培养目标”是专业办学的起点,也是办学的准绳。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眼睛”,应着眼于是否切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包含培养目标在内的培养方案的修订、论证和逐步落实是一项持续性工作,需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特点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论证。行业权威专家的参与指导、中小学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专业建设意义很大。每次修订培养方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整理论证报告,这正是专业建设再思考和专业建设再部署的过程。

2.“毕业要求”是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各教学联动环节重构、落实的依据,其达成度是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先决条件。根据认证标准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概括、凝练,有利于培养方案达成度评价的执行。培养方案明确、易读、能操作、好评价是其制定的基本原则,毕业要求承上启下,既能支撑培养目标达成,又能保证在各培养过程中得到分解和落实。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是计算培养目标达成度的主要依据,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论证。

3.“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应紧紧围绕毕业要求进行设计。据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师范专业师范性弱化,教师教育课程需要进行较大的“补钙工程”。在做好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老三样”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和师资特点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例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与评价等。根据“改进、巩固、提高”的总体原则,按照“兜住底线、时间兼容、人员到位、成本兼顾、持续完善”的标准对师范生课程体系进行重塑,并分解到各年级中,保证教师教育课程逐步达到国家认证标准。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导由“学本课堂”到“生本课堂”的转变,以培养师范生的育人本领和育人能力。

4.“合作与实践”是教师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包含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和管理评价,应围绕“五度”进行开展。各师范专业应该打破“专业本位”壁垒,依靠教育行政部门与管理部门唤醒教师教育的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专业应该积极争取政策建设实践就业基地,实现高校和所在城市的融合发展。以“顶岗实习”开展不少于18周的教育实习是不错的选择,其优势有三:一是实习岗位有保障,实践锻炼时间充足;二是实习经费有保障,可以解决学生的部分生活负担;三是教师资格证单独面试有保障,考证压力减小。诚然,顶岗实习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身份到教师岗位的快速适应问题,“双导师”制的落实保障不到位问题,学生考研与实习矛盾突出问题等。目前大部分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5.“师资队伍”是实现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维持课程教学运行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支撑。专业应该积极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授100%给本科生授课,确保师资队伍领军人才、数量结构、素质能力、持续发展等方面在学生培养中的强力支撑。通过引进和培养教师确保达到教育课程教师数量和师生配比要求。通过开展教师教育创新,例如“一课三师”等授课设计,使大班上课小班研讨得以开展,师范人才培养中心主体地位得以凸显。通过加强专业与中小学师资互聘、课程共建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教研水平。

6.“支持条件”属于外部要素,对教育教学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经费保障是每一个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5],以认证为契机争取高校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增强图书资料、技能训练等设施保障,确保资源配置等支撑条件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支撑。

7.“质量保障”同样属于外部要素,对教育教学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体系、外部评价和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实现人才质量培养的有力保障,以达到“五度”的有效落实。

8.“学生发展”是认证的落脚点。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正相关,通识、专业、教师教育、创新、社团活动的模块互补是培养社会人、职业人和卓越师资不可或缺的共同体,是考量学生发展能力的有效支撑。只有社会和学校各职能部门有效联动、师生同频共振,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空间,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业监测体系与学生发展反馈体系是专业认证的重要指标要求,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认证

“项目驱动式”能有力推动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开展,“重心下移”可以使专业发展渐行渐稳。项目启动和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可以使教育主体组织得到充分营养,末端循环得到有效疏通。专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政策指引、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院系的支持、全体师生和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专业建设应置身于社会,依靠社会,服务社会;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促进自身和社会发展相统一。专业发展和专业认证离不开校友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在专家认证现场考查期间,需要调集全校各职能部门、各相关院系领导对一个专业进行“会诊”。毕业生座谈交流、用人单位走访调研、各职能部门谈心谈话,通过“望闻问切”多重形式全方位了解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发展特色和专业社会地位。专业认证对专业的摸查要比以往任何形式的评估检查彻底、全面、有效。专业建设应该借助专业认证的反作用力,通过认证对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再认识和针对性建设。

专业建设离不开多方参与,专业认证可以加强各方的共同认知。通过专业认证,可以使得作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认识到给专业与中小学牵线搭桥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条件保障;通过专业认证,可以促进教师教育协同育人中心得到落成,使得师范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中小学现场教学体验;通过专业认证,使得“双导师”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提供更专业、周到、有力、有效的指导,保障教师教育实践体系、实践评价和实践效果的有效达成。

五、达成度评价体系宜简不宜繁

达成度评价体系是专业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专业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原有评价体系已不符合认证理念和人才质量评价要求,合理借鉴工程认证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适合师范类专业认证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是专业认证的一项重要工作。

达成度评价分为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课程目标达成度,三个达成度相互依赖,形成一个逻辑评价整体。培养目标达成度一般通过定性评价,这里不做讨论。笔者通过认证实践从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部分,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主要思路与计算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定量评价

1.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任课教师或课程团队负责)。这是指根据毕业要求而开设的课程所设置的若干课程目标总体达成情况。假设第i课程由p个课程目标构成,则其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为:

(1)

其中,cik、sik、fik分别是i课程的第k个课程目标的支撑权重、平均得分和课程目标分总分值。

2.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教学系负责)。这是指根据培养目标而制定的若干毕业要求条款的达成情况评价。假设支撑第j个毕业要求的q门课程支撑权重(其支撑权重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课程责任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分别为wjk(k=1,2,…,q),则第j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计算方法为:

(2)

其中,ek表示k课程的课程达成度。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还包含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评价办法主要由学生主管部门负责,其基本内容与专业认证一级指标分别对应。

作为毕业要求达成度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科负责),主要是通过非课程支撑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一个实效性评价,其方法是基于院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考查相应毕业要求达成情况。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包含思想品德素质、学业成绩、身心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四个模块,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综合测评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例如,思想品德素质实际行动表现评价由学生科组织,评价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班级评议小组依据本班同学具体表现予以评价得分,由基本分和奖励分组成。基本分满分为8分,奖励分满分为2分,由具体指标点构成,具体内容由学生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考查学生毕业要求“践行师德”指标的达成情况。

(二)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由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的教学科及学生科负责。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适合定性评价部分,例如师德规范、教育情怀部分,主要根据测评侧重点分别采取调查问卷、毕业生座谈、毕业实习表现、教师岗位就业结合教学系定量评价与学生科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

六、突出“专业属性”为师范专业建设之根本

师范专业建设应该突出其“师范属性”特征,更应注重其“专业属性”本质,否则教师教育将变得庸俗化。课程体系是师范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近期目标和学生发展长远规划之间的契合点和矛盾点,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在国家标准、认证标准和学校总学分要求三管齐下的情况下,专业能够掌握的空间相对有限,合理设计每一个学分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以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为例,认证要求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0%;教师教育课程必修学分不低于10学分,总学分≥1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50%;教育实践≥18周。目前的要求是总学分控制在165学分以内。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和职业发展规划)由学校统一安排学分为39.25学分,占比23.8%;毕业论文为15学分,占比9%。在诸多条件限制下,为保证师范专业的专业属性本质特征,同时达到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我们调整为见习与校内技能培训不占学分,毕业实习18周为8学分,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分限制瓶颈,满足了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并重的需要。

表2 课程结构表

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设置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符,与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相符,使专业核心课程得到保障,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得到充实,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知识支撑。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高素质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实践证明我们的努力是正确的,该专业学生在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彰显。2020届本专业毕业生20%已考取了教师编,考研一次录取率更是取得了58%的喜人成绩,育人效果初步得到彰显。

七、结语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促进专业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标准基和不变量。通过分析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找准专业发展方向。

(一)立德树人,以质量为本

对于专业建设,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增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共同认知,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指导思想,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引领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学生学习创新并举,切实筑牢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根本。

(二)认证为基,促培养水平

1.做好教育日常规范。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教学改革为手段,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教育部专家意见反馈,邀请主管部门、同行、师生及利益相关方进一步论证、梳理并重塑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其“专业属性”和“师范属性”特征。

2.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教学的系统化、现代化、网络化。实现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第二第三课堂等教学环节贯通发展与网络推进,建成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怎么学的丰富网络学习资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培养并重,塑造一支“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的学科全面、素质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

4.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积极与用人单位、实践教学单位交流合作,保障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促进“双导师”制度的有效落实,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保障体系。

5.教学管理保障建设。完善院系和专业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做好组织架构、目标体系、实施过程有机衔接。着力做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监控与评价,结合外部评价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三)一流目标,求卓越发展

2020年9月教育部会同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及专家提出国家一流专业认证基本思路和基本标准,同年底专家组对各类型高校进行调研并形成一流专业认证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并非一蹴而就,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永无止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根本要求,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卓越教师队伍工作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师范生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排球选项课师资水平及场地利用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师范类院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