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力的举措

2021-03-16吴桂琴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力小学语文

吴桂琴

[摘 要] 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规划思维流程,设计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评价。要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方法、策略等,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式思维”,并通过语文学习学会运用思维。通过挖掘学生思维深度、扩张学生思维广度、增强学生思维效度,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举措;思维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思维力。过去,专家认为发展思维是理科的专属,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而忽视了思维的培育,出现了思维的断裂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材料、方法、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语文式的思维”,并通过语文学习学会思维。

一、通过整合信息规划学生的思维流程

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思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语义层面,即通过文字、词、句等的解读,把握文本、文字的表层意思,这是一种表面性的思维;二是意蕴层面,即能潜入到语言文字的内涵中,去认识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这是文本思维的深层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相关信息,规划学生的思维流程,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字词句段,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揣摩、解读文本的内涵,并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经验进行文本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散落在文本各处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从而探寻出文本的内在关联,找到文本内在的隐含线索、信息等。通过信息整合,规划学生的思维流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句,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是怎样一步步地得出最后的结论的。规划学生思维流程的过程,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写了什么”,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本是怎样写的”,并追问“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学时,笔者先启发学生:“地球是什么?谁见过地球?太阳系里有金星、火星、木星等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作者却偏偏认为‘只有一个地球’?作者的论述顺序是怎样的?理由充分吗?符合逻辑吗?”通过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聚焦到文本的论点上,即文本“写了什么”,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聚焦到论点的论证过程中,追问文本“为什么这样论证”。如此,学生就会主动阅读文本、思考文本,从资源、环境及生命等方面来进行思维。通过问题,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有了方向。沿着问题,学生就能深入文本,从而让语文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共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展、丰富对地球的认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获得清晰的认知图式。学生从文本的语义表层进入文本的意蕴深层,其思维就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肤浅走向深刻。

二、通过深入解读设计学生的思维导图

激发学生的思维力,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求异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教师不仅要规划学生的思维流程,还要设计学生的思维活动。设计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核心内容的学习中,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文本中的美。一般来说,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设计学生的思维活动,应当考虑语文教学内容的起点、终点及路径要素。

所谓“学习起点”,就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性的文本解读,能了解自己有哪些地方难以进行自主解读,了解自己可能会遇到的文本解读障碍和困惑是什么等。所谓“学习终点”,就是指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目标等。所谓“学习路径”,就是指学生从学习起点出发,运用一定的方法、步骤等,从起点到终点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而言,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具体学情;对于学生的“学习终点”而言,教师要设置“最近发展区”;对于学生的“学习路径”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适当的方法、步骤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从学习起点到达学习终点。在语文教学中,借助于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顺序,学生的思维能够变得清晰、有方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活动就会更健康、高效。

有了思维导图这样的一个支架,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思维就能不断地被激发,学生就能透过文字,感受到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在思维支架的牵引下,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质,提升学生的思维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通过比较鉴赏引导学生的思维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单篇文本的深入解读,将相关的文本串接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鉴赏,引导学生的思维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对一篇课文进行比较鉴赏,就要在语文学习中积极迁移、应用。比较鉴赏,注重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发展。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对相关内容做出合理、科学的想象和评价。

比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这篇课文,描述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的天空中绚丽的火烧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的形态、颜色变化等。笔者将萧红的《火烧云》与班级上某位学生写的《火烧云》进行对比。如这位学生在描写火烧云的颜色时,是这样写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金色的,五颜六色、变化多端,美丽极了。通过比较,有的学生认为,萧红的写作更具有一种感情色彩,如作者这样描写火烧云的形状:“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会站起来似的。”有的学生认为,萧红的写作更可爱,如词语“红彤彤”“金灿灿”等就让读者觉得火烧云的颜色很可爱;还有的学生认为,萧红写的《火烧云》还能让我们看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快,因为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一会儿”。比较的意义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用词的结构,而在于让学生掌握用词之美,着重引导学生鉴赏火烧云的颜色之美、形状之美和变化之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品读出火烧云的壮观、美丽,还能激发学生感受、体验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应当敞亮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文本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规律等,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师要把握培育学生语文思维的切入口、脉络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锻炼。要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扩张学生的语文思维广度,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效度,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力的不断增长。“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要让学生在语文思维中获得语文阅读的快乐与心灵自由。

参考文献

[1]傅登顺.核心素养关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47-50.

[2]茅玲.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儿童语文思维力[J].小學教学研究,2017(25):28-30.

[3]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朱惠慧.在审美入境中走向“深度阅读”——以《清平乐·村居》前后两次教学的变化为例[J].教育视界,2018(22):54-57.

3088501908206

猜你喜欢

思维力小学语文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尝试和探究,助推小学生数学思维力的精准培养
青年思维力的培养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