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双循环”

2021-03-15钱文华王芬

唯实 2021年2期
关键词:友城外事双循环

钱文华 王芬

近年来,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外事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堵点和痛点,聚力变外事资源为发展资源,全力做好服务企业“三篇文章”,以“外事惠企”的扎实行动,不断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厚植江苏经济发展的张力和潜力,有力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一、聚焦企业项目落地,做好“引进来”的文章

畅通外籍人员来苏渠道。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积极争取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国际人才申领签证难、包机协调难等返岗复工难点,打通入境通关耗时长、在苏外籍人员出行不便等困难。在做好涉外疫情防控的同时,协调我驻外使领馆为来江苏人员办理签证,向助力江苏苏宁首次问鼎中超冠军的罗马尼亚籍教练奥拉罗尤、巴西籍明星球员特谢拉等确有必要来江苏的2700余名外籍人员签发邀请函。率先开通外籍人员来苏“快捷通道”,指导江苏重点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积极协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国民航局落实航班计划,先后为韩国LG集团、三星公司等重点外资企业办理来华申请和包机申请,确保外籍人员包机来苏返岗顺利成行。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借力主场外交,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園和柬埔寨西港特区项目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推动江苏友好省州组织近百家企业参与第三届上海进口博览会,协办2020江苏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等配套活动。进博会期间,江苏企业和地方与境外客商达成外资合作项目55个,投资总额接近50亿美元。发挥高层互访引领作用,精心策划外事活动,举办投资说明会、产业座谈交流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成为省领导出访的“必点曲目”,“经济外事”的辐射效应不断扩大。2019年江苏省委主要领导访问韩国和日本,在两国举办开放创新交流会,共签署21个项目,协议金额累计达84.7亿美金。持续做好江苏省与外国驻沪领馆圆桌会议、中拉文明对话会、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等机制性活动,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中以(常州)创新园、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建设。围绕供应链区域合作,深耕日韩,会同江苏省商务厅举办江苏—韩国企业家合作交流会,会上发布《江苏省深化与韩国产业合作重点领域》,签署十个重点合作项目。

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密切与重点外企和商会的联系,帮助解决复工复产和项目投资落地面临的困难。与上海美国商会共同举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外籍人员入境政策宣介会”。会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江苏生态环保政策说明会(日韩专场),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围绕外资企业重点关注的对外开放政策、营商政策、环境保护等主题,会同省有关部门编制中英文版《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指南》。组织力量编译发布“江苏推动经济循环畅通50条”“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22条”等复工复产信息。围绕后疫情时代国际产业链合作,对国际合作园区和外资企业开展专项调研,就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动态与趋势进行分析,共形成20余篇调研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

二、聚焦企业海外发展,做好“走出去”的文章

优化企业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江苏国有企业人员因公出国(境)实行与党政干部区别对待的管理原则,团组人数和实际出访天数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对需要经常执行出国任务的企业人员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审批方式。出台江苏省属企业外事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简化审批程序,改变以往省属企业厅局级领导均需报送省政府的流程,除正职领导人仍需由省政府审批外,其他成员因公出国(境)由省外办审批,其中有出国(境)任务审批权的,由本企业审批领导班子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出访。进一步规范企业因公派驻境外管理工作,积极对接港澳特区政府部门为因疫情导致常驻手续中断的企业人员申请“绿色通道”。多次组织召开服务省属企业“走出去”工作座谈会,加强对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省属企业的服务和督导,协助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获得部分因公出国(境)审批权。贯彻外交部关于涉外“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预审机制,提前启动护照办理手续,打破以往凭正式批件制证的流程瓶颈,改“串联”为“并联”,办理时间显著缩短。

提升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水平。企业人员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可“免签”赴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APEC经济体15国,一次申请,五年有效,不但省去办理签证的流程,入境还可享受商务旅行卡绿色通道。江苏省外办将APEC商务旅行卡工作作为外事服务企业的品牌抓手,自2007年开始申办旅行卡以来,全省累计为企业办理旅行卡逾1.7万张,申办总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充分释放改革红利,降低企业申办门槛,扩大受理行业范围,简化申办手续。发挥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江苏省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港商会等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众多的优势,联合组织宣传推介,扩大商务旅行卡公开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继续通过门户网站、江苏外事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旅行卡申办指南。积极举办旅行卡协会、俱乐部会员沙龙座谈会等活动,密切与持卡企业和人员的沟通联系,主动赴无锡新加坡工业园、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中意(海安)生态园等2020年公布的9家第一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开展旅行卡宣介,解决园区企业在卡片申领方面的困惑。

指导企业做好海外风险防范。充分发挥江苏省境外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协调机制和省境外安全保障协调小组作用,主动研判全球安全形势,推动江苏境外企业、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预警平台建设,强化企业“走出去”安全服务体系。对江苏在外企业进行摸排,目前已建立涵盖65个国家、256家江苏海外企业、6571名中方员工的数据库。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江苏“走出去”企业海外风险防范问题,组织实施江苏省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赴江苏境外园区和高风险国家开展安全巡查,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安防措施。推进海外商会、海外应急管理团队、咨询团队、法律服务中心“四支队伍”建设,联合江苏省司法厅等部门在德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共建16个海外法律服务中心。连续八年举办“江苏省领事保护宣传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领事保护进企业活动,提升“走出去”企业的海外风险防范水平。

三、聚焦企业全球朋友圈拓展,做好“链世界”的文章

加强外事统筹引领,当好企业国际经营的“向导”。实施江苏省“重点国别计划”,打造经贸合作标杆示范工程,推动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德国、英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十个首批对象国的务实合作。统筹全省对非洲、对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的国家交流,建立江苏同非洲及拉美国家对接机制,支持企业赴相关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巩固江苏与泰国駐沪机构合作机制,举办江苏“走出去”企业与泰国驻沪机构投资政策交流会。与外交部有关司局、驻外使领馆加强工作联动,强化对重点国家的国别研究,为企业海外开疆拓土备好“指南”,当好参谋。

加强国际友城建设,营造企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江苏正式缔结友城346对,建有422对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友城总数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国际友城承载了江苏14个境外经贸代表处以及70%以上的境外重点经贸交流活动。目前,江苏累计对外投资项目7871个,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友城关系“走出去”的,并呈良好发展态势。瞄准排名全球前30强或在本国前3位的省州,实施“友城30强”工程,深入拓展企业与强省州合作空间。37对省级友城中,22个省州经济规模位居本国前3位,经济总量逾8万亿美元。优先在江苏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别地区布局友城,统筹推进政府、经贸、人文合作交流项目,为赴境外投资企业营造优质环境。柬埔寨西港特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徐工巴西工业园、坦桑尼亚—江苏新阳噶农工贸现代产业园等江苏7个境外园区的发展得到省市友城及友好交流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在友城德国巴符州企业集聚基础上发展形成。

加强外事资源整合,拓宽企业对外合作渠道。深入挖掘外事资源,梳理17个重点国家、30个重点友城、95家重点企业、54家重点组织和290个重点人脉等工作资源,编制“五个重点”资源表,为企业对外合作积人脉、聚人气。重点筛选一批江苏商会、海外侨领等资源力量,为海外企业服务工作建立更多工作渠道。利用外国驻华使领馆资源,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在外交部的支持下,江苏举办了江苏省企业家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座谈会,为企业赴拉美投资提供真实有效的第一手投资信息。做好商务考察和对接活动安排,为江苏企业与相关国家合作搭桥铺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友城外事双循环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市政府外办组织开展2020外事礼品企业交流活动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拓展友城交流平台,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促进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外事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宁夏国际友城工作开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