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享经济模式贵州传统村落价值与生产方式重构

2021-03-15翟博文陈辉林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传统村落

翟博文 陈辉林

[摘    要] 贵州传统村落数量大,特色突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产功能弱化,它既面临衰落的残酷现实,又肩负着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在分析传统村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村落不同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建筑,它是农耕文明的建筑精粹。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应保存农耕岁月印迹的原真性,延伸其使用价值,文化与科学研究价值,情感价值和历史纪念价值;并在重构传统村落价值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用益物权保护和利益最大化为前提,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将闲置的传统村落住宅的使用权暂时转移,实现对新价值的变现,构建传统村落新的生产关系。同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传统村落生产力的发展,构建“传统村落+全域旅游+农耕体验”的生产方式。它有利于盘活传统村落的资产和价值,带动贵州山区脱贫致富,也利于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让建筑历史得以延续。

[关键词] 传统村落;共享经济;价值开发;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方式

0      引    言

贵州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目前,贵州共有42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总量的16.7%,位居全国第二。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贵州传统村落也面临住宅空置、资源闲置,建筑物毁坏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力,村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修缮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困境[1]。研究表明,传统村落的衰落表面上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质上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应以解放和发展传统村落的生产力为前提,在原来居住、农业生产等功能丧失的情况下,赋予新的生产关系,从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传统村落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1.1   住宅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类在创造历史时,首要解决衣、食、住问题。1956年,考古专家在巴勒斯坦约旦河畔耶利哥发现的公元7800前年新石器时代的古村落遗址,以及我国山西发现的仰韶文化夏县西阴村遗址等这些早期的村落遗址中,都发现过石斧、石镰、石臼和谷物等早期农业生产要素。说明从石器时期起,人类就开始修建可供长期居住的房屋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在人类的建筑历史中,住宅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包括公元前25000年的洞穴,公元前16000年的猛犸骨帐篷,公元前11000年的兽皮帐篷、公元前8000年的泥砖房、公元前1200年的干栏式建筑(吊脚楼),以及今天所采用的砖混式住宅、砖木式住宅、钢混式住宅等共同构成人类住宅发展史。尤其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住宅成为再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要素,是人类安居乐业的基础。

1.2   住宅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发生了三次劳动力大分工[2]。第一次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也就是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它的主要住宅形式是便于迁移的帐篷。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期,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母系氏族逐步向父系氏族发展,个体家庭开始出现,开始出现固定的居民点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早期的村落开始产生,泥砖房和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成为村落主要的住宅形式。第二次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村落开始分化为两种,一个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另外一个是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随着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的不断扩大,使得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社会便出现第三次大分工。在第三次大分工后,以商品经济为代表的城市不断得到快速发展,而以农业生产为代表的乡村发展相对缓慢。

1.3   传统村落的生产力特征

传统村落作为农业时代的产物,它以人力、畜力、铁器作为生产工具,以种植业为主,兼农、牧(畜牧)、采(采集)、猎(渔猎)等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村落的农耕作业半径较小,生产单元分散,多以小规模的家庭农场为主。村落住宅不仅可以满足居住需求,也可以用来发展家庭养殖以及家庭手工业[3]。这种以住宅为基础,形成的“一家一户”为一个单元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其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差,生产力水平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以人力为主的家庭手工工坊,逐步被机器和工厂所取代,人们开始由家庭手工坊走进工厂,由农村走向城市,工厂逐渐取代土地成为人类主要的工作场地,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从而人类逐渐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甚至向后工业时代,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传统村落空心化的现象开始出现,传统村落住宅使用率逐渐降低,农村住宅在农业时代的使用功能和作用逐渐弱化。

根据图1中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逻辑关系,在工业文明下,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再认识,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和作用,轉换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2      传统村落价值的重构

2.1   传统村落的特性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对传统村落进行了界定,传统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遗产分为三类,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其中“历史建筑”也可称为“建筑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4]。传统村落的住宅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筑,它属于一种过去式的乡土建筑。

4      传统村落新经济生产力的重构

通过共享的经济模式,因地制宜,将村落保护与建筑民居、农业工程、景观、生态农业、特色民俗、农产品生产等结合起来,以传统村落价值开发为基础,在形成新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传统村落+全域旅游+农耕体验”的思路,重构传统村落的生产力。主要实现路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4.1   打造传统村落群,形成以“村落”为特色的景区

通过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基础设施把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之间美丽风景串联起来;同时,通过传统村落文化和价值挖掘,塑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从而形成以传统村落群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比如,黎平县可利用区域内传统村落数量多的优势,以“肇兴”和“百里”侗寨画廊为纽带,打造“百里侗寨”侗族传统村落品牌。

4.2   用“旅游+”思路发展“庄园经济”

旅游是开放、共享的综合经济,全域旅游的产业创新就是用“旅游+”思维带动转型升级,带动传统村落从单一的“农家乐+民宿”的旅游经济模式走向庄园经济模式。以生态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实现了土地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因此,“庄园经济”始终贯穿旅游、休闲、养生三条主线,可持续地提供观光、度假和体验式旅游产品,满足各种游客群体的需求。

4.3   做“体验式农耕”旅游文化产品

传统村落的个性在于其不同的地域传统农耕文化。当前,村落之间的旅游开发存在着严重的跟风现象,各乡村提供的旅游产品基本相似。新植入的旅游业态必须与其载体原有使用功能、文化内涵有效结合。比如,通过提供溪畔垂钓、农事感知、采摘篱园等旅游商品,满足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需求,推动“乡村度假”向“农耕生活”转变,让绿水青山给乡村农民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4.4   以旅从农,坚持传统村落旅游本质

完全融入新时代的传统村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乡村自然的尊重,展现给游客的是“涂脂抹粉”的伪乡村和“现代城市版”的乡村商业中心。农业是村落的根本,农业体验项目是传统村落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别的专有标签,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比如,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1 008头黄牛在近千亩的田间同时耕作,壮观的牛耕场景如一幅古老的农耕画卷,吸引海内外游客和农业专家、学者观看。

4.5   发展全域旅游,形成复合式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体系

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搭建旅游大框架,将旅游配套设施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统筹合并使用,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率。比如,将游客中心、村史文化展览馆、演艺场馆和村庄文化大礼堂合并建设使用,在村与村之间的景区道路上结合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统一的景区标识、公路服务区,以全域统筹的模式,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使用。

4.6   集体流转,统一经营,盘活闲置空房

采用集体统一流转、统一收储、统一出租的模式,由集体出面对古村落内的闲置古建筑、牛栏、水塘、农田等按照统一基准价租赁。比如,设立传统村落管理委员会,下设旅游公司,并在各村设立子公司,子公司成员由村委会担任,由子公司负责跟拥有闲置古建筑产权的村民谈判租赁事宜,包括租赁期限、租赁合同、租赁方式等。而管委会负责跟投资商谈判投资闲置空房事宜包括项目的定位、目标群体、区域选择等。

5      结    论

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村落是贵州多民族农耕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农业省份,农业生态脆弱,生产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已成為人口净流出总量第二大省份。对贵州的传统村落而言,住宅保障功能、生产功能和资产功能更低,传统村落的原有经济生产关系更加脆弱;因此,应抓住国家推进传统村落保护的机会,充分挖掘丰富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快速赋予传统村落新的价值,重构其生产力关系,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全域旅游、大扶贫相结合,通过共享模式盘活大量闲置的传统村落住宅资源,在使用中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筑历史的延续。让贵州传统村落资源优势、多民族的文化差异优势和山清水秀的农村生态优势变现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主要参考文献

[1]闵英,曹维琼.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本意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6(11):76-83.

[2]刘奕,夏杰长.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6(4):116-125.

[3]郐艳丽.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2-9.

[4]刘馨秋,王思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史,2015,34(4):99-110.

[5]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J].经济地理,2015,35(7):140-147.

[6]胡燕,陈晟,曹玮,等.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0-13.

[7]鲁品越.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1(1):14-23,205.

猜你喜欢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传统村落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生产关系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生态文明视域下赫哲族生产方式变迁研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