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叠合板吊装与梁钢筋绑扎施工技术的探讨

2021-03-15吴秋伟

工程质量 2021年1期
关键词:纵筋楼面班组

陈 强,吴秋伟,杨 操,刘 柱

(江苏九如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 215300)

0 引言

江苏省作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试点省,近年来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占比稳步增加,笔者公司积极响应江苏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号召,在新建项目中不断尝试装配式施工技术。本工程从实践出发,把叠合板锚固筋和梁钢筋在施工中存在冲突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不同试验做法的尝试,最终很好地解决了施工中叠合板锚固筋和梁钢筋相冲突的问题。既避免了叠合板与梁连接节点处常见的“胡子筋”弯折、梁纵筋弯曲变形、骨架疏松等施工质量问题,满足文献[1]中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要求,又将每一楼层的总施工时间压缩了 1 d,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徐州市某养老综合体项目,包含 8 栋 7 层养老公寓楼和一个独立的地下汽车库。养老公寓楼平面构造基本相同,2~7 层楼面除卫生间、厨房、空调板、电梯前室等为现浇结构外其余均采用 70 mm 厚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70 mm 厚现浇层,叠合板平面布置如图 1 所示。每层叠合板面积占比约 85 %,比重较大,且本项目为笔者公司承建的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缺少相应的叠合板施工经验,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叠合板能否顺利安装还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所以项目部对叠合板的安装施工高度重视,并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重难点分析。

图1 2~7 层楼面叠合板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mm)

2 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1)难点分析。本项目 8 # 楼二层梁、板模板及排架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在对钢筋班组进行楼面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如果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吊装叠合板,在不弯折叠合板四周“胡子筋”的前提下,受梁上部已绑扎固定纵筋的影响想要把板侧面锚固筋放到梁上部纵筋下面是极其困难的;同理,现浇梁两侧叠合板边均有锚固筋伸出至梁中,如果先进行叠合板吊装,楼面梁钢筋按常规的施工工序绑扎将会遇到梁底部钢筋如何放到梁底部、箍筋和梁底纵筋如何绑扎等问题。

2)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必须解决的问题,项目部成员通过分析叠合板与梁连接节点图(见图 2),网上查找有关叠合板安装资料[2]和考察徐州市目前采用叠合板的其他在建项目的施工情况,发现无论先吊装叠合板还是先绑扎楼面梁钢筋两种做法均存在且可行,但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一种做法并在公司以后的所有项目中推广运用。

经过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钢筋班组和预制构件安装班组一起讨论分析,针对叠合板安装和楼面梁钢筋绑扎施工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考虑到本工程 1 #、7 #、8 # 楼为平行施工,决定分别以其二层为例对三种施工做法一一进行试用。

图2 叠合板与梁连接节点图(单位:mm)

①方法一。8 # 楼二层模板、支架验收完成后由钢筋班组先进行楼面梁钢筋绑扎,但梁钢筋不直接放入梁模板内,而是在梁中部采用一根φ14 钢筋将整根梁钢筋吊起,超过 4 m 的梁分别在梁两端三分之一处各设置一根。吊装叠合板时由钢筋班组配合吊装人员将梁上部钢筋往另一侧推,保证叠合板放置时板侧锚固筋不受梁钢筋影响而顺利放下,待两侧叠合板均吊装完成后再将临时支撑钢筋撤去使整根梁钢筋放入模板内。但因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梁纵筋多数都锚固在剪力墙内,梁吊起呈八字形,叠合板锚固筋在梁端需多人配合才能放入到梁纵筋下部,具体流程如图 3 所示。

图3 方法一施工流程图

②方法二。7 # 楼二层模板、支架验收完成后由钢筋班组先绑扎楼面梁钢筋,梁底部纵筋、腰筋和箍筋正常绑扎,而将梁两侧上部纵筋统一合并放在梁中部做临时绑扎固定(仅将上部纵筋与梁最两端的一道箍筋绑扎),因叠合板锚固筋长度刚好到梁中,吊装时安装人员只需要往叠合板的另一侧稍微拉动临时固定在梁中的上部纵筋,叠合板一面锚固筋便可以放入到梁纵筋下面,但因本工程多为双向板,叠合板四边都设计有“胡子筋”,所以吊装一块叠合板时需要另外安排 4 人同时往外侧拉动四边的梁纵筋,才能使整块板放置到位,最后待所有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再由钢筋班组将梁中部临时固定的纵筋分至两侧绑扎牢固,具体流程如图 4 所示。

图4 方法二施工流程图

③方法三。1 # 楼二层模板、支架验收完成后由吊装作业人员先进行叠合板吊装,待整层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再进行楼面梁钢筋绑扎,这样传统的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将不再适用,需要进行调整。梁底部钢筋只能从叠合板锚固筋下部穿进去,但没有套箍筋梁底部纵筋又无法固定,可采用扎丝将梁底部纵筋临时绑扎固定在叠合板锚固筋下部,再在梁两侧叠合板上放置横担并放置梁上部钢筋,此时受两侧叠合板侧面“胡子筋”影响,整根梁箍筋无法一起套在梁纵筋上,需要先在梁顶纵筋上划箍筋位置线,然后将箍筋一根一根穿入梁内套住梁底和顶部纵筋,先将箍筋和梁上部钢筋绑扎固定,再解开临时固定梁底部纵筋的扎丝使其落在箍筋上,并将其与每根箍筋绑扎牢固并放置梁底保护层垫块,最后再抽出梁顶纵筋下的横担使整根梁放入梁模板内,具体流程如图 5 所示。

图5 方法三施工流程图

3 试验对比

经过上述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关于叠合板侧面锚固筋入梁长度和梁钢筋绑扎施工存在冲突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通过三种方法的具体实践,项目部从结构受力性能、交叉作业、叠合板吊装时长、钢筋绑扎用工、标准层施工时长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对比结果如表 1 所示。

4 总结及巩固

根据以上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先吊装叠合板再进行楼面梁钢筋绑扎施工的方法在避免预制构件吊装和钢筋绑扎的交叉作业,叠合板吊装速度快,减少梁钢筋绑扎用工量,有效减少塔吊占用时间提高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效率,合理缩短标准层施工时长,梁钢筋和叠合板锚固筋不受扰动保证梁板结构的受力性能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所以选择采用先吊装叠合板再进行楼面梁板钢筋绑扎的施工方法,并在本项目 1 #、7 #、8 # 楼剩余部分和未施工的 3 #、5 # 、6 # 楼进行使用。

表1 叠合板锚固筋与梁钢筋施工冲突问题解决方法的对比结果

续表1

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又发现梁底部钢筋的绑扎需工人要把手伸入梁底部,这样不仅容易划伤手臂而且需要弓着身子施工,影响作业效率。所以对梁钢筋绑扎的施工顺序又进行了调整,即在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在梁两端垂直于梁放置加高横担(大约 150 mm宽模板条),先把梁上部纵筋放在横担上,再在纵筋上按箍筋间距划线然后一根一根将箍筋套在梁上部纵筋上并绑扎牢固(见图 6),最后穿梁底部纵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见图 7 和图 8),加高横担的作用就是提高梁骨架又使梁底纵筋位于叠合板锚固筋下侧,方便工人绑扎操作,提高作业效率,确保梁钢筋和叠合板锚固筋均不破坏下一次成型并减少了梁钢筋绑扎时间,每层梁钢筋绑扎由 19 个工时减少至 17 个,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图6 设横撑、放面筋和套箍筋

图7 穿梁底纵筋

图8 绑扎梁底纵筋和箍筋

5 结语

本文针对叠合板锚固筋和梁钢筋连接节点施工中存在的冲突问题,通过对三种施工方法的实验对比加以分析总结,最终得出先吊装叠合板,后进行楼面梁钢筋绑扎施工的方法在保证结构梁板受力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省人工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面对日益普及的装配式建筑尤其是预制叠合楼板的施工,此方法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纵筋楼面班组
反复荷载下CRC梁柱节点纵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机械臂绑扎钢筋网笼中长纵筋导向方法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工业建筑提高楼面活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纵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一种混凝土框架节点内钢筋的(抗震)锚固的设计与应用
楼面价超香港
First Principles Molecular Dynamics Computation on I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Molten Salt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