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

2021-03-11陈丹丹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四年级课前预习能力培养

陈丹丹

摘要:在新时期小学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客观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课前预习阶段难以掌握知识要点,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此,小学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科预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前预习;能力培养

引言

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预习的过程,确保学生能真正地通过课前预习有效地掌握本堂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大致过程,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留出更多的时间。

1独立思考、善于合作的习惯

四年级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合作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几何模型,同时要求他们思考这两个图形与他们所学的平面图形有联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答案,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通过动手来验证个人的猜测。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索与实践,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品质给予肯定与赞赏,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循序渐进地讲解预习方法

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认知上的课前预习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一概而论,这种认知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的预习能力,经历一个逐步蜕变的过程。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严重压缩了课下娱乐时间,因此很容易对这种教学行为产生反心理。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避免使用灌输法,而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明确课前预习的大致步骤,形成初步的预习习惯。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三位数乘二位数”的相关知识时,并不是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全掌握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技能,否则上课也会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系统地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和算法,安排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通过基本预习计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解题思路相似的简单三位数乘两位数解题,如“320×16”“270×14”等,增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解题的理解。这样,在正式教学阶段,老师就可以把难度系数较高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知识展示给学生,而学生在教育夯实的知识基础下,也会在课堂上显得游刃有余,更容易学到新知识、新概念。

3分层分步地熟悉预习步骤

为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来设计分层分布的预习方案。比方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现实问题,为学生建立知识预习的自学模式,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探究和良好的学习平台,满足自己的学习热情。二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情况,将所需预习的内容、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具体阐述和理解新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抽象展开抽丝剥茧的分析;在发布预习任务时,教师可以设置与预习内容相关的典型例题,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例题来检验自己的预习成绩,从而真正把预习所获得的知识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比方说,在引导学生预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如下的预习任务:第一,通过理解教材中三角形的概念,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三角形模型,把图形的概念与特定的形状联系起来;第二,亲自动手制作几个三角形,探索通过拼接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图形;第三,研究思考三角形与其他图形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预习,学生的知识体系已相对完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剖析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则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4持之以恒地完成预习习惯

在短时间内,课前预习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在长时间内可以使学生形成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促进发散思维的成长。为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坚持,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教材中较为晦涩难懂的新知识进行标注,从而初步确定自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学习的对象;还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标注,并通过网络媒体对该知识的延伸内容进行理解,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5全面激发学生课前预习兴趣

正如大家所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而言,他们在数学知识、世界认知等方面的掌握往往基本处于“幼儿期”,所以不能采取“强制”的方法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而应该以兴趣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建立起自主预习习惯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魅力和作用。

身为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对象,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课前预习能力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有效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习惯,并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设计和完善课前预习内容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理解课前预习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埋下伏笔。

结束语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掌握和吸收课堂上的知识,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地掌握教师讲授的各种内容,因而很容易出現各种形式的基础错误,小学数学学科尤其如此。对小学生这一群体而言,保证课前预习习惯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至关重要。所以,就小学数学教师这一群体而言,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保证对课前预习这一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和指导,由此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预习习惯并熟练地运用其中的各种方法。

参考文献:

[1]江苗.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60.

[2]齐非.奏响数学课堂的前奏——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J].教育现代化,2017(42):376-377.

[3]武俊峰.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J].新课程(中),2019(07):11.

3185501908227

猜你喜欢

四年级课前预习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作文教学更快乐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