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设计创新

2021-03-10薛娟张倩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验经济创客空间空间布局

薛娟 张倩

摘要:新时代,公共图书馆面临服务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挑战。创客空间的出现丰富了公共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内容和体系,与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文化服务教育模式相契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设计的社会价值、创客内容、现存挑战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体验经济理论,从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高标准要求出发,提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的创新方向应使空间布局灵活合理,空间主题明确化,空间功能体验化,装饰风格地域化,避免同质化现象,吸引用户积极参与。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体验经济;空间布局;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0 引言

新时代,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而公共图书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找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焦点,助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职能的应有之义。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与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受到重视,创客空间的嵌入为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的行为方式、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发生变化,使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弱化,读者到馆率和文献利用率逐年下降,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局面下,各地图书馆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重新思考自身角色,结合创客空间理念和数字信息化建设,积极改进其空间、设施、资源及组织结构,带动空间利用和空间再造,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用户体验需求的不断变化。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打破技术、专业和人群界限的创新模式,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创客”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的提出,在国内迅速崛起,并逐渐渗透进公共文化体系。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模式不仅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而且能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其建设和发展对促进公共文化水平提升,创新文化教育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空间提升运营效率与优化服务效果,促进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1]。

1 现代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社会价值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社会和需求走在前面,国家各方面的发展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在此环境下,知识的学习与创新制造产生了新模式,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需要学科交叉融合,也需要行业领域交叉融合。知识更新的高频节奏和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催生了科研教育方式的创新,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引导鼓励培养社会未来发展所需人才。而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模式的构建与该需求完美结合,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教育职能加上创客活动的实践架构,在开放共享的理念下具备了人员构成的丰富性,从而促进了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与思维碰撞,同时也符合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要求。产业结构的更新发展催生了新的教育组织方式,该模式的平台搭建具有开放、共享、高效、创新的特色和隐性教育意义,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

2 现代公共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优势与挑战

受图书馆性质、服务对象、服务宗旨、社会职能等因素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要遵从公益性原则、大众创新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文化传播教育原则。图书馆创客空间与社会化的创客空间相比,在建设、运营和服务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存在一定优势,但创客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尝试,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

2.1 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优势

第一,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服务对象的开放性、普及性,有利于创客文化的推广。

第二,由于圖书馆是由政府拨款的公益机构,相较而言运营成本降低,可参与门槛低,有利于各个群体的参与。

第三,馆藏文献资源丰富,有利于支持创新创业的需求。

第四,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的社会价值都体现了知识、学习、分享、创新的核心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平等、开放、共享理念可为创客文化的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2.2 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挑战

第一,资金来源、收费与公益性的冲突带来的挑战。

第二,创客空间初建时教育职能缺失带来的挑战。

第三,创客空间的管理和运行缺乏专业人才指导存在挑战。

第四,新模式下,创客内容的不同需求使物理空间的改造面临挑战。

第五,图书馆创客空间无论从硬件设施、物理空间还是配套服务方面,与一些成熟的社会化创客空间相比并不占优势。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其定位的区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发展[2]。

3 现代创客空间的空间设计现状

3.1 空间特点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参与门槛低,涉及范围广,支持各年龄段和各类型的创客用户参与创客活动,有助于创客文化的宣传普及,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促进创新发展。丰富的馆藏资源、数据库资源和人员构成、先进的科研设备、政府企业为之提供支持等条件,相较于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和社会创客空间,更易将创意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催生经济价值。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是当代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模式,符合创新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在其物理空间的设计中,根据开放共享创意创新的理念特点,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各功能区要满足适用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功能共存的空间特点。

3.2 空间布局

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调研,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咨询和部分案例的实地考察调研,现将创客空间的空间布局构成类型作如下汇总:大厅咨询服务区、服务办公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创新实践工作区、多媒体会议室、创客制造空间、数字制作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知识服务区、创新实验室、交流研讨区、IC共享空间、影厅和咖啡厅、产品展示销售空间、阅读空间、专利标准服务空间、创意设计展览空间、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设备物料存储空间等[3]。

根据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定位特点,对以上空间类型进行整合分析,最终总结归纳出咨询服务工作区、创意产品展销区、休闲娱乐交流区、会议活动教育区、设备操作制作区、工具物料存储区六部分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基本功能区构成。其中,会议活动空间、制作空间、展销互动空间为主要部分,同创客空间的主题活动类型、功能需求、用户数量存在配比关系。咨询服务、休闲娱乐、工具物料存储空间相对次要,但对空间氛围的调剂和服务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各部分空间相互关联配合,共同服务于空间用户。

咨询服务工作区、创意产品展销区、休闲娱乐交流区、会议活动教育区的空间需根据场地空间的实际情况决定,可以是边界模糊、相互嵌套的空间组合形式,从而提高知识创意沟通交流效率,丰富空间的层次,提高空间的使用率。设备操作制作区需要根据创客主题内容的情况,在开放性或者私密性半开放性等方面作具体的设计规划。在空间设计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将其与工具物料存储区作为空间装饰展示的一部分,例如喜茶的空间设计,就将面包烘焙制造的操作区用通透的玻璃围合起来,将制作过程可视化地呈现给顾客。制作过程表演艺术化,增强了空间内容的趣味性,从视觉和心理角度为用户提供了情绪价值,符合体验经济的特点,也丰富了空间的多维度设计感知,满足了用户的精神需求。但是,受特殊创客活动的限制,有的创客活动会产生噪音、垃圾、气味等情况,在规划各功能区的关系时,要考虑空间的动静分区和交叉串联关系,可利用分离、相切、相交等形式将空间功能区布局组合。产生噪音、垃圾等情况需私密隔离的空间,在设计布局时,可与需要安静思考阅读的区域采用分离的方式规划设计。需要休闲交流分享、会议活动、展览展销等的功能区,可以通过相交的方式实现空间的共享高效利用,灵活支配空间分区面积。同时,相交或分离的形式也可使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之间产生一个需要的过渡缓冲空间。另外,要考虑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对图书馆整体空间用户的影响,在物理空间设计时,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而定,空间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物理空间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消防安全通道设计,考虑人群的疏散,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性,还要注意防火降噪等功能[4]。

3.3 空间设计尚存差距

经案例调研发现,目前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在主题定位、空间功能属性、空间设计风格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现象。创客主题缺乏,空间服务类型单一,艺术审美和舒适性欠缺,不能满足用户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导致用户参与度低,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在空间功能分区、空间风格特点、运作模式、氛围营造等各个方面没有设计创新性。

4 现代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4.1 空间主题明确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应有效整合各地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本馆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来明确馆内创客空间的主题和服务定位,创建主题特色鲜明的公共创客空间。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将创客类型分类,如教育创客、美食创客、文艺创客、硬件创客、软件创客、工业创客等。创客活动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与目前倡导的STEAM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据不同主题项目的需要,创客类型在侧重一定主题的基础上也存在多学科交叉配合。

地方公共图书馆可根据本地区城市规划发展重点项目方向,地方特色产业或者文化工艺遗产等,结合教育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兴趣来设计创客项目,提高用户参与度,改变创客空间同质化的现象,打造地方特色主题鲜明,具有实际推动意义的创客空间。通过主题定位,明确功能需求,打造舒适独特的物理服务空间,使创客用户在创客空间交流分享、碰撞思想、共同探讨,开发创造项目。在室内环境的功能划分和设计风格上,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因空间主题定位不同、功能需求不同和地域文化特色背景不同而有所区别。

4.2 空间功能体验化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应注重满足用户感知体验需求,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用户在空间实现感官体验和心理认同,突出体验双方参与交互和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体验经济理论追求用户的感知体验满意度和价值认同,空间布局作为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场景要素,对用户感知体验有重要影响。

基于体验经济的理念设计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引发用户感官体验、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吸引用户参与,激发用户创新。体验经济理论强调利用个性化、定制化和系统化的参与式体验服务,满足用户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四个维度的体验诉求,形成以创客四维感知体验为基础的开放协同式创客服务平台。从体验经济理论内涵和基本分类框架出发,进行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设计,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用户感官体验满足与价值认同[5]。

空间共创是一种创新性的协作模式,基于体验经济理念下的开放式空间布局有利于激发使用者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注重用户对私密性和舒适性的需求。通过科学设计与优质服务优化空间布局,打破单一的空间功能属性,使空间组合灵活化,空间功能最大化。各功能区可以利用电子触摸、全息投影、空间感应、VR技术、3D打印技术等形式,使用户在空间中获得全新的体验,增强创客感知体验,实现与未来无限创意的交流互動,推动创客通过教育体验、娱乐体验、逃离体验和审美体验达到体验的甜蜜地带,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科学的新型空间服务模式[6]。

4.3 装饰风格地域化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有馆藏资源和用户氛围的双重优势。同时,空间环境对用户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有重要影响,应注意空间环境设计的个性化和创意化。调研相关案例发现,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装饰风格同质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应采用主题式的设计手法。在空间体验化合理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主题和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打造特色鲜明、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其中。结合重点打造项目主体类型或者结合地方人文特色设计室内空间装饰风格,两种形式互相促进,突出地方特色文化。通过物理空间的空间结构、材料选择、灯光氛围设计、色彩搭配、软装配饰等因素,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对创客空间使用者的工作状态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发创新思维体验,满足当下用户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需要在空间主题、形式和功能上达到平衡,做到精神需求与功能需求兼具,提供核心感官体验和价值认同,吸引其积极参与。

5 结语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模式符合国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空间的设计发展具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积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同时,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基于体验经济的创客空间环境设计的优化,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良好舒适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激发创客的思维,进而促进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运营模式的发展。大量文献案例调研分析,结合体验经济理论和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社会价值、创客内容、现存挑战等方面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作为开放、交流、共享、创造、展示等复合型创新空间形式,应在空间主题定位、空间布局体验、空间地域风格等方面做好系统的规划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完善、有审美特色的空间环境,体现其创新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国新.“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思考[J].图书馆论坛,2021,41(1):1-6.

[2] 王蒙,王奕龙.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69-147.

[3] 王诗瑶.需求导向下的高校创客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11-20.

[4] 胡佳,许琪.创客空间室内设计策略——以图书馆为例[J].四川建材,2019,45(9):78-95.

[5] 寇垠,任嘉浩.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提升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9(11):71-78.

[6][美]B .约瑟夫·派恩,詹姆斯 H .吉尔摩.体验经济[M].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6-45.

作者简介:薛娟(1972—),女,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张倩(1996—),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体验经济创客空间空间布局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