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击乐赋予音乐“美”的声音

2021-03-10武文婷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打击乐音乐

摘要:形式多变、意蕴深厚的器乐合奏作品,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紧密相连。经其历史嬗变、规模演变,贯穿时间的仍是那蕴含和谐美的大千音乐世界。而打击乐作为管弦乐队重要的构成部分,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听觉美感。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银河,拨开历史舞台帷幕,从形式美的美学视角走进音乐世界,去聆听打击乐赋予器樂音乐“美”的声音。

关键词:打击乐;器乐合奏;音乐“美”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西方器乐合奏音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音乐艺术的发展,至今已演变出多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且其分类也有多个标准。如按照是否含有明示作品意义的标题,可划分为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按照管弦乐队编制规模大小,可划分为室内乐与交响乐;按照旋律声部数量,可划分为单声音乐与多声音乐等。其基本体裁有前奏曲、序曲、交响曲、套曲、舞曲、赋格、卡农、狂想曲、协奏曲、组曲、交响诗等。无论何种体裁,无论如何为之划分与定义,器乐合奏曲的共同特点皆为纯器乐的合奏形式与不同形制编配的管弦乐队,两者缺一不可。

打击乐作为一种统称,泛指一切能以敲、打、击方式演奏发声的乐器,人们通常将其划分为无调打击乐器与有调打击乐器(如图1)两大类。而作为管弦乐队一个独立的音乐声部,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如图2)、小军鼓、大军鼓、镲、钢片琴、马林巴、颤音琴、三角铁、铃鼓等。于器乐合奏曲而言,打击乐声部往往承担着烘托乐曲氛围、丰富音响色彩和渲染音乐情感的重要作用[1]。

回到音乐本身,它之所以能给大众呈现意象世界,是其本体为审美意象。音乐非语义性感性材料的构成,是作曲家基于自然生活,将音乐元素、技法与创作意图等加以糅合、转化,最终产出的具体可感知的艺术形象[2]。而器乐合奏曲的音乐之美,在于其多规模的音乐结构与形式,在于其多样化的作品内涵与深度,在于其多元化的创作技巧与风格,更在于其勾勒出不同“美”的新层次与新深度。一切事物的形式美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音乐作为艺术的形式之一,研究其形式美的法则将更具现实意义。因此,无论基于创作者还是聆听者层面,研究打击乐赋予器乐作品的形式美法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3]。

1 形式因素——声

声音作为音乐最本质的构成元素,根据不同体裁的音乐,作曲家往往设计了不同形制、规模的乐团配置,其中打击乐声部的作用,笔者将之定义为基础作用和色彩作用两种类别。

基础作用是指在绝大多数器乐合奏作品中,打击乐所起到的铺垫音乐节奏、烘托音乐气氛、推动音乐高潮、转换音乐情绪等基础性作用。这些作用通常使用定音鼓、大军鼓、小军鼓、镲等无调性打击乐器,配合以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突强即弱等不同力度的不同演奏方式来表达。

例如在《狩猎波尔卡》中,约翰·施特劳斯将定音鼓、小鼓、镲与弦乐合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击乐器的强奏声穿梭在渐进渐强的欢快旋律中,丝毫不显突兀,为听众展开一幅王公贵族狩猎的生动画卷。再如在《轻骑兵序曲》中,乐曲开头由小号和圆号引入轻骑兵的旋律主题,配合定音鼓和小军鼓滚奏式的穿插呼应,展现了浓厚的军营氛围。作品中第一部分小鼓的滚奏音色对应整装待发的军队,之后与乐队齐奏的小鼓演奏部分则对应着轻骑兵整齐的行进步伐与积极欢悦的军队形象。

色彩作用是指在器乐作品中使用各类色彩打击乐器,或运用不同演奏技巧和演奏方式演奏,以此来表达打击乐独特的色彩听觉作用。有关这一作用的实现,作曲家大多运用牛铃、鞭子、卡巴萨、刮鱼等色彩打击乐器来达成,少数通过改变军鼓、镲、三角铁等基础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达成,还有一小部分通过一些特质的打击乐器或是一些常见“物件”经过改造达成。

如柴可夫斯基在《1812序曲》中使用了管钟来铺垫庄严、辉煌的音乐情绪,用11声礼炮响和钟声宣告胜利的结束。再如经典动画《猫和老鼠》的配乐管弦乐团,虽形制不大,却有数不胜数的打击乐器,甚至很多只用于模仿某种声音而特制的乐器也归于打击乐的范畴。这部动画配乐中有太多色彩打击乐器的精彩演出,如打斗时运用不同形制音色的镲,奔跑的声音使用木琴或小军鼓,敲头的音效用铁块或木鱼,摔盘子用真盘子摔在金属桶里发声,以及不同背景下使用爵士鼓为动画片注入爵士乐风格等等。

打击乐之特殊,是因为不存在任何一种乐器如其一般包含如此多种类、如此多音色的“声”的因素,所以其声音之“美”也是乐器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其中,色彩型打击乐器作为独特的源于自然、取材于自然的客观艺术存在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为音乐注入了“新声”。但同时,它所产生的美也往往跳脱出观众对器乐合奏曲的基础认知范围,使之既与自然之美相联系,又立足于艺术之美中,成就了艺术作品新的音色之“美”。

2 形式规律——调和与对比

调和趋“同”,对比趋“异”,它们互为不同因素排列方式的对立面。研究者通常将调和与对比这两种形式因素运用在画作、雕塑、动画等具有色彩元素的艺术作品中去探讨其美的法则,但笔者认为将之放在音乐作品中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器乐合奏作品中,打击乐声部的存在拓宽了音乐中调和与对比形式规律的宽度与广度,而由其各自规律所产生的形式美,经由作曲家之手,在不同作品中创造出了新的展现形态。

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经典压轴曲《拉德斯基进行曲》中,乐曲引子部分由小军鼓行进节奏的独奏开始,配合鼓和镲的合奏,勾勒出一支气势焕发的军队形象。接下来乐队的强力度合奏与立刻转弱渐强的A主题旋律形成强烈对比,小军鼓的演奏力度也随着音乐的情绪随时转换。两个乐句之所以形成强烈反差,是因为打击乐拓宽了旋律情绪的可伸缩调控范围,赋予了音乐极大的张力,带给了聆听者更为强烈的对比美感。而在整个乐队由弱渐强以及后续B主题富有吉普赛风格旋律展开时,无论强奏弱奏,小军鼓声与其他打击乐始终和谐地融于旋律中。尽管大多无调性打击乐器在单独聆听时很难使人感受到听觉美感,容易给予人“噪”“吵”“闹”等听觉体验,但经过作曲家精妙的设计后,打击乐完美“调和”于音乐之中,这也是其赋予音乐作品调和感的形式之美。

3 形式规律——节奏与韵律

节奏这种形式因素通过在运动过程中有规律、有秩序的反复变化构建而成。将其与其他形式因素进一步有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后,就诞生了韵律。节奏与韵律这两种形式因素共存于自然、生活和艺术中,能给予人快感和生命的规律感,且其存在也揭示了音乐具备能赋予人聽觉美感受的重要功能。而打击乐的存在,可以说既是为这一功能而生,也将为了这一功能继续拓宽思路。

如在《马刀舞曲》中,乐曲由定音鼓和军鼓急板的强奏节奏型引出,之后立刻进入由木琴演奏的热情、活泼的音乐主题,展现了库尔特族人民出征时所跳的战斗性舞蹈的强烈节奏感与韵律感。接下来作曲家对主题进行变化重复,利用木琴、铃鼓、定音鼓等不同打击乐器与其他声部进行呼应、对比,为展现整曲热情奔放的听觉美感受作出铺垫。再来到近现代器乐音乐,美国先锋派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在他创作的打击乐六重奏《基本结构》中使用了巴厘音乐的节奏,其乐段与小节数均为16,都是“4+3+2+3+4”的结构排列组成,是一首“偶然”音乐。这是一种作曲家对音乐进行“故意创作”或对演出不加控制甚至任其发展后所产生的全新音乐体裁。当音乐“偶然的”发生时,这种独特的音乐作品就具有了新形式的“偶然的美”。这首作品打击乐的特殊节奏型与全曲特殊结构的音乐设计,其表现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赋予了作品全新而独特的形式之美。再如,在风靡全球的经典电影《碟中谍》主题曲中,作曲家拉罗·斯奇弗林根据摩尔斯密码带来的灵感为作品设计出富有爵士音乐风格的5/4拍节奏型。作为现代大型器乐合奏作品,作曲家对打击乐器的设计与运用早已成熟。其中,爵士鼓相对自由的演奏,配合定音鼓、军鼓、镲、三角铁、手鼓等各类打击乐器,运用5/4拍节奏型的变化反复结合其他乐器在音乐中完美结合,构成整首作品意蕴深广的韵律之美。本首作品打击乐赋予音乐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有别于大多古典器乐作品,是打击乐将为现代器乐合奏作品带来的新形式、新风格的演绎特征。由此,打击乐赋予了作品新的形式之美,而打击乐声部对于器乐音乐的现实意义也将在本曲中得到新的升华。

综上所述,独具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打击乐在器乐音乐中能更好地发挥审美价值,同时,打击乐也将依托器乐音乐升华出更具有深刻意义“美”的声音。

4 形式规律——多样与统一

将相异的形式因素有机结合,形成新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样达到新和谐高度、展现形式美法则最高形式的规律,我们称之为多样与统一。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特性,而形式美作为人内在的审美标准之一,无论何种形式规律,其目的终将是和谐。而基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细化至器乐合奏曲中的每个声部、每种器乐声音,其组合的秩序与原则都是多样与统一规律最真实的展现,由此才能共同创造“美”的声音。打击乐器由于音色的独特性,具备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法则,其内在形式中可能存在新的和谐统一的需求。这意味着演奏家要先从同一声部间达到多样与统一的和谐开始,直到与乐队融于一体形成整体“美”的声音。这不仅对打击乐演奏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作曲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经典电影《加勒比海盗》主题曲的管弦乐版本中,作曲家为音乐配置了规模较为宏大的管弦乐队,其中打击乐运用了定音鼓、军鼓、三角铁、镲、管钟等多种乐器。乐曲开篇,三角铁声穿梭在逐渐扩大的提琴声里,其音色既独立于弦乐音乐,又巧妙地融合于因不同声部加入而逐渐丰满的乐队音乐中。进入下一个主题后,军鼓与吊镲用弱起渐强的演奏完美衔接管乐声部减弱的余音,与其他声部共同将乐队旋律推至一个新的高潮。而当长号声部单独展开时,管钟的加入仿佛从遥远的时空传来了空灵的钟鸣,又将乐队的主旋律缓缓交至小号的手中。之后军鼓渐强滚奏的推进与定音鼓、军镲、吊镲相配合,再加上管乐声部低音和声的铺垫,再次将音乐推向新的高潮。我们不难看出,乐队中绝大多数声部的乐器,在音乐中多以齐奏的方式演奏相同乐谱。而当音乐需要某一乐器以单旋律形式出现时,才会出现某种乐器独奏。但打击乐的每一种乐器均为数量“1”,一人演奏一种乐器,或是一人要负责多种打击乐器的演奏,这是打击乐的特别之处。也正是因为这一独特因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每位打击乐演奏者都是相对独立的音乐声部;而当乐队中一切相对独立的因素完美协调一致后,才能真正表达出作曲家赋予作品美的声音。因此,笔者认为多样与统一的形式美原则既存在于音乐之中,更存在于器乐音乐中的打击乐里,它将赋予器乐音乐以更深刻的和谐之美。

5 结语

本文从形式美这个具有相对独立美学意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部分西方经典器乐合奏曲的分析,挖掘了打击乐赋予器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带领更多人了解打击乐这一独特的音乐领域,去聆听其“美”的声音,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感受到音乐美学这个领域非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白海川.试析打击乐的个性特征及审美价值取向[J].四川戏剧,2014(07):132-134.

[2]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21-48.

[3] 余双慧.挖掘西方交响乐的审美价值[J].音乐创作,2011(2):116-118.

作者简介:武文婷(1995—),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美学。

猜你喜欢

打击乐音乐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音乐从哪里来?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下)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上)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