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蚕豆根生药学探究

2021-03-09张国云谭桂芳

中成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桃叶蚕豆珊瑚

吴 梅 ,张 洁,张国云,谭桂芳,张 美,李 莉∗

(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2.屏边国云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屏边 661200)

野蚕豆根,又名化血丹、小红药、金猫头(广西)、灵芝草(云南),原植物来源于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1]。《全国中草药汇编》 记载,其味酸、稍麻,性温。止血止痛、消肿化瘀,用于治疗咯血、吐血、风湿性关节炎、跌打内伤瘀血;外用适量,鲜品或生品捣烂外敷[2]。《云南中草药》 记载,其味苦,性凉。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小儿高热、月经不调、产后流血、产后腹痛、不孕症等[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野蚕豆根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疾病和大鼠急性缺血模型所致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4-5],此外,还有抗凝血及抗炎活性[6-7]。

目前已从野蚕豆根中分离、鉴定出多个化合物[4-8,11],其中环烯醚萜苷类是其主要成分,该类成分符合玄参科植物化学分类上的特征,且具有抗炎、抗肿瘤、保肝、降糖、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等广泛的药理活性[9-10]。桃叶珊瑚苷是野蚕豆根中含量最高的环烯醚萜苷类[11-12],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药理作用[13]。本实验通过对野蚕豆根的生药学研究,全面阐述其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并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以期为该药材真伪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

Eclipse 80i 型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日本Nikon 公司);CUT5062 型轮转式石蜡切片机(德国SLEE 公司);SYD-PK 漂烘烤片机(沈阳誉德公司);UV-245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FA2004 型电子天平(万分之一,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FY-C 型万能高速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DZKW-D-4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Epstahl 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0.25 g、冰醋酸50 g、35% 磷酸5 g、水20 mL 混合)(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叔丁醇、正丁醇、氯仿、甲醇(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95%乙醇、盐酸等(分析纯,汕滇药业有限公司)。桃叶珊瑚苷对照品(批号111761-20060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水为去离子重蒸水。

野蚕豆根采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国云种植有限公司,经云南中医药大学李海宁老师鉴定为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的根及根茎。

2 方法

2.1 性状鉴别 通过眼观、鼻闻、舌尝、测量等方法[14],研究野蚕豆根药材的性状特征。

2.2 显微鉴别 取浸泡在F.A.A.固定液中的材料,切取长约0.5 cm 根,叔丁醇-乙醇系统脱水,按常规方法浸蜡、包埋、切片、染色,最后封片,制成永久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特征;将干燥药材粉碎,过60目筛,制粉末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后含物等粉末特征。

2.3 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15-16],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野蚕豆根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2.3.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桃叶珊瑚苷10.0 mg 置于100 mL棕色量瓶中,精密称定,加甲醇定容,摇匀,即得(每1 mL 含桃叶珊瑚苷0.100 2 mg)。

2.3.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将野蚕豆根药材粉碎,过60 目筛。取粉末2.0 g,精密称定,加入氯仿30 mL,超声30 min,抽滤。取药渣加60%乙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提取40 min,用6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3 显色条件 取0.2~1.0 mL 待测液于10 mL 量瓶中,分别加入E-试剂1.7 mL、20%盐酸0.5 mL 及乙醇2.5 mL,用蒸馏水定容,在75 ℃水浴加热22 min,冷却10 min 后,于596 nm 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3 结果

3.1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0.2~0.6 cm,直径0.3~0.7 cm,棕褐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及下端着生多数细根。图1 显示其根呈细长圆柱形,长5~18 cm,直径约1 mm,表面棕红色,具纵皱纹,有须根及须根痕,有的可见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橙红色或橙黄色,木部灰棕色至灰黑色。气微,味微苦。

图1 野蚕豆根性状图

3.2 显微鉴别

3.2.1 根横切面 表皮为1 列长方形或类方形细胞,有的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2 个或数个子细胞,外被黑红色色素;下皮由1~2 列类长方形或类方形细胞组成;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外韧型维管束,中柱鞘部位1~3列薄壁细胞,韧皮部窄,外侧分布少量纤维,形成层隐约可见,木质部导管木化,略呈径向排列,髓部不明显。下皮、皮层、内皮层及木质部薄壁细胞有的由纵向壁或横向壁分隔成2 个子细胞;色素在下皮、皮层、维管柱均有分布;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见图2。

3.2.2 显微粉末特征 粉末黄棕色。表皮细胞侧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有的由纵向壁分隔成2 个或数个子细胞,外被色素黑红色;表面观类长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细胞被纵向壁分隔为数个子细胞,有的子细胞又被横向壁分隔为2 个小细胞。含棕红色或棕黄色色素的细胞常数个相连,色素颗粒状,沿细胞壁分布成条带状。导管多为具缘纹孔、螺纹,少见网纹导管,直径7~45 μm,有的导管亦含色素。纤维多成束,直径8~35 μm,木化,胞腔大,具斜纹孔。淀粉粒多,单粒椭圆形、圆形、卵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3~30 μm,脐点呈点状,短缝状或人字形,复粒极少,多为2 分粒。见图3。

图2 野蚕豆根(根)横切面图

图3 野蚕豆根粉末特征图

3.3 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

3.3.1 吸收波长选择 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各0.5 mL,按“2.3.3”项下方法显色,400~800 nm 间进行扫描,结果表明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在596 nm 处都有最大吸收,图谱形状基本一致。

3.3.2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取桃叶珊瑚苷对照品溶液(0.100 2 mg/mL)0.5、1.0、1.5、2.0、2.5、3.0、3.5 mL于10 mL 量瓶中,按“2.3.3”项下方法显色,在596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Y),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方程为Y=16.569 X +0.012 1(r=0.999 1),表明桃叶珊瑚苷对照品在0~35.07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3.3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桃叶珊瑚苷对照品溶液1、2 mL,按“2.3.3”项下方法显色,每组重复操作6 次。测定结果RSD 分别为0.59%(n =6)、0.31%(n =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3.3.4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1 mL 供试品溶液于10 mL具塞试管中,按“2.3.3”项下方法显色,分别于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 min 测定吸光度。测定结果RSD 为2.18%(n =13),表明供试品溶液显色后120 min 内稳定性良好。

3.3.5 重复性试验 分别精密称定药材粉末2.0 g,6 份,按“2.3.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0 mL供试品溶液置10 mL 具塞试管中,按“2.3.3”项下显色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测定结果RSD 为1.53%(n =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3.3.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药材共9份,精密加入桃叶珊瑚苷对照品,按“2.3.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3.3”项显色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野蚕豆根中总环烯醚萜苷回收率试验结果

3.3.7 样品含量测定 按“3.3”项下方法对所采集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 年生野蚕豆根及根茎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达到4.52%,而生长1 年的仅为1.52%,1.5 年生略有增加。2 年生野蚕豆根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显著高于1 年生,野蚕豆根的地上茎叶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较低。结果见表2。

表2 野蚕豆根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结果(%,n=3)

4 讨论

野蚕豆根药材为根茎上着生多数细根,根表面棕红色,断面皮部橙红色或橙黄色,木部灰棕色至灰黑色;显微组织结构以初生构造为主,表皮细胞有的由纵向壁分隔成2个或数个子细胞,外被色素,维管束外韧型,中柱鞘部位分布少量纤维束;主要粉末特征为表皮细胞及色素,其中色素呈棕红色或棕黄色,颗粒状,沿细胞壁分布成条带状。

野蚕豆根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桃叶珊瑚苷[8]。以桃叶珊瑚苷作为对照品,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野蚕豆根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该方法测得含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野蚕豆根的质量控制,同时也为其他药材测定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供参考。

野蚕豆根在云南红河州一带资源丰富,是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常用草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较好的疗效。由于3 年生野蚕豆根多发生根的腐败而导致产量降低,故一般采收1~2 年生药材。本研究以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期为野蚕豆根药材2 年采收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桃叶蚕豆珊瑚
蚕豆花开
转亲
珊瑚和水母
且将蚕豆伴青梅
桃叶研汁止痒方
几种药剂防治桃叶螨药效试验初报
碧波荡漾珊瑚海
蚕豆大嘴巴
美丽的珊瑚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