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2021-03-0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椎管准确度椎间盘

叶 勐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影像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可导致患者跛行、腰腿疼痛。随着科学检查的普及,CT、MRI的广泛应用,其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诸多报道认为椎管狭窄的发生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关节增生、肥厚以及黄韧带钙化有关,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最常见的类型为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常见原因有腰椎退变、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脊柱滑脱(峡部裂)、脊柱侧弯畸形、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其中腰椎退变占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的绝大多数。椎管呈管状结构,包含椎骨、纤维软组织,其中任一构成组织若是出现增厚或退变,都会导致椎管正常结构改变,引起狭窄。椎管狭窄症指的是椎管有效容积缩小,径线长度缩短,进而压迫脊髓、脊神经、马尾而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临床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前提就是准确诊断。目前临床常用M R I技术、C T技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诊断,但是不同诊断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各有不同。鉴于此,为了探索影像诊断最佳方法,为临床腰椎管狭窄症诊疗提供依据,对比分析了C T诊断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58例和女43例,年龄36~71岁,均龄(47.8±12.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2±0.9)年。入组标准: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来诊断,符合《骨科学》临床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肢体疼痛麻木,行走时间过长或者是长时间一种姿势会加重病情;既往存在腰痛、下肢放射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病史;通过手术病理证实为腰椎管狭窄;在当事人知晓研究目的意义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排除标准:肿瘤所致的椎管狭窄;严重感染;既往背部有过手术治疗史;椎间盘疝;精神系统异常或视听障碍、认知障碍而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病历资料不完整,影响临床统计。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本研究101例椎管狭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传统C T扫描及M RI扫描。其中(1)C T扫描。来自P h i l i p s core128,扫描层厚3 mm,层间距3 mm,扫描患者腰椎体以及椎间盘组织,断层扫描获得横断面图像后拆薄至1 mm×1 mm,发送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2)MRI扫描。MRI核磁共振检测仪器为PHilips Multiva 1.5T XD,常规获得冠状位、矢状位以及轴位图像,以T2W_mDixon_TSE扫描序列、T2W_TSE_DRIVE_HR扫描序列、T1W_TSE扫描序列为主,其中T2W_mDixon_TSE扫描参数为:层厚设置为4.5 mm、TE设为90ms、TR为2500~4000 ms;T1W_TSE扫描参数为:层厚设置为4.5 mm、T E设为8 ms、T R设为400~600 ms;T2W_TSE_DRIVE_HR扫扫描参数为:层厚设置为4 mm、TE设为120 ms、TR为2000~3000 ms。

1.3 观察指标

以术后诊断、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比C T诊断与MRI诊断效能,以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给予描述,其中①特异度判断无病的率,以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的计算公式为主;②灵敏度判断有病的率,以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的计算公式为主;③准确度判断与金标准符合的率,真阳性+真阴性的例数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同时测量并分析C T与M R I对同一节段的DCSA(硬膜囊横截面积)。

1.4 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CT与MRI诊断效能

CT诊断特异度100.00%(29/29)、灵敏度97.18%(69/71)、准确度96.04%(97/101);M R I诊断特异度82.76%(24/29)、灵敏度77.46%(55/71)、准确度78.22%(79/101)。二者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χ2=19.013,22.452,20.967,P<0.05)。见表1。

表1 CT与MRI对腰椎管狭窄的诊断效能对比

2.2 观察CT与MRI的DCSA测量结果

CT的DCSA测量结果为(57.8±12.3)mm2;MRI的D C S A测量结果为(52.5±13.7)m㎡,二者结果无差异(t=0.617,P>0.05)。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比较多见,有后天、先天之分,其中后天性腰椎管狭窄具有十分复杂的致病因素,与损伤性狭窄、椎管四周组织不断退变恶化、畸形性骨炎有关,而先天性腰椎管狭窄是因为椎弓从小发育障碍所致[2]。腰椎管狭窄的发生,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对于腰椎管狭窄患者预后恢复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现代临床影像学技术日益更新,C T诊断技术以及M R I技术开始在各类疾病诊断中广泛普及。因此,本研究特此观察了101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实施C T诊断与M R I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C T诊断特异度100.00%、灵敏度97.18%、准确度96.04%明显高于M R I诊断特异度82.76%、灵敏度77.46%、准确度78.22%,二者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究其原因:C T诊断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清晰观察到椎管横断面部位的病理性改变情况,还可以测量计算径线长度,临床医师可通过C T图像准确掌握纵后韧带、黄韧带实际钙化以及骨化情况,进一步明确患者椎体有无骨质增生、椎间盘是否突出,最后通过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可显示出患者椎管实际形态、椎间盘形态,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参考[3]。C T诊断技术之所以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是因为扫描观察范围广、检查速度快、图像清晰丰富,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本研究采用的螺旋C T诊断扫描仪,密度以及空间分辨率较高,故而能够采集不同方位的图像,由于扫描快、平面广等特点,能够更好的规避非自主运动或者是自主运动对扫描结果的不良影响,故而所获得的图像清晰,有利于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病灶实际所处部位以及性质。MRI诊断技术能够获得多方位图像,有助于临床医师掌握准确的椎管解剖结构;T2W1以及T1W1扫描序列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神经组织是否遭受压迫或实际受压程度,为患者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评估提供参考。虽然MRI诊断一定的价值,但是对于患者韧带实际钙化情况以及骨化情况的诊断准确率较C T更低,若是只有T1W1扫描图像,则难以准确鉴别韧带钙化、脑脊液,相较于CT诊断技术而言,MRI诊断技术不仅费用高,而且检查时间长。但对矢状位上判断硬膜囊是否遭受压迫或实际受压程度的观察上有优势[4]。

刘文华[5]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螺旋C T诊断及临床意义》一文中观察分析了腰椎管狭窄患者C T诊断图像,结果L4-5椎间隙狭窄率51.11%、L5-S1椎间隙狭窄率42.22%;I型狭窄62.22%、Ⅱ型狭窄23.33%;其中23.33%为两间隙狭窄、64.44%为单间隙狭窄;另外C T还表现椎小关节肥大、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孔变窄以及侧隐窝、后纵韧带骨化。该报道认为C T诊断扫描患者腰椎间隙,能够进一步获得更加清晰的腰椎图像,为临床医师掌握患者病情以及合理有效治疗提供指导。

总而言之,CT诊断技术、MRI诊断技术各有优势,对腰椎管狭窄都具有一定的影像诊断价值,但是相对而言,CT诊断效能较MRI更高一些,建议临床将CT作为诊断腰椎管狭窄患者的首选。

猜你喜欢

椎管准确度椎间盘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半躺姿势最伤腰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