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诊断中CT检查的应用

2021-03-09梁杰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冠状骨关节移位

王 培,梁杰锋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跟骨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跗骨骨折病例总数的60%左右,且患者通常情况复杂,预后不理想,常规的X线片检查无法全面反映患者跟骨关节内的骨折情况,因而用于关节内骨折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均具有较高的局限性,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而CT检查则是一种更加全面、准确判断患者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情况的检查技术,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进而保证疾病治疗的有效性。但是,以往临床上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加关注关节内变化情况的观察和分析,容易忽略对于关节外病变的检查和剖析,这就会对疾病治疗产生一定的限制性影响,无法保证患者获得最理想的预后。本研究以我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之间收治40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诊断中CT检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之间收治40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3岁,平均(36.3±12.4)岁,所有观察对象均为高处坠落所致骨折,且存在足跟部疼痛、肿胀等临床表现。同时,选择同期接受监控检查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37.4±13.1)岁,由此可见,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客观完整,且对于临床研究过程完全知情,自愿配合;②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③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合并关节功能障碍、肿胀、疼痛等症状。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②陈旧性骨折患者;③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本研究所用设备为东芝Aquilion CXL 64排CT扫描仪,患者扫描层间隔和层厚均为3mm,对患者实施冠状面和跟骨轴面扫描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图像进行测量,内容包括:(1)结合轴面图像测量跟骨角情况,依据CT轴面图像确定跟骨关节线垂线与跟骨平分线之间的成角。(2)结合冠状面CT图像测量距跟角情况,结合CT冠状面图像测量跟骨垂直平分线和距骨之间的成角。(3)结合轴面和冠状面图像测量跟骨宽度和跟骨结节最高点出高度。

1.3 观察指标

通过CT图像对两组观察对象的跟骨密度(截距徒后缘处宽度、结节最宽处高度)、跟骨高度(后关节面最高点处高度、结节最高点处高度)以及轴面跟骨角和冠状面距跟角情况进行测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跟骨密度和跟骨高度测量结果比较

实验组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截距徒后缘处宽度和结节最宽处高度等跟骨密度指标结果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其后关节面最高点处高度和结节最高点处高度等跟骨高度指标结果则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跟骨密度和跟骨高度测量结果比较(±s,mm)

表1 两组患者跟骨密度和跟骨高度测量结果比较(±s,mm)

?

续表1

2.2 两组跟骨内翻角测量结果比较

实验组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轴面跟骨角和冠状面距跟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跟骨内翻角测量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跟骨内翻角测量结果比较(±s)

?

3 讨论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且检查和诊断方法较为丰富,但是,从当前的检查和分类方法来看,临床上的检查更加关注于跟骨后关节面图像的检查,实现后期的准确解剖复位,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结果来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接受关节面复位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预后情况,与常规的保守方案治疗效果相比,无明显的差,这也是关节面复位手术治疗引起一定争议的主要原因,需要临床医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因而针对于关节外损伤开展的治疗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重要意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如果仅仅关注后关节面的复位治疗,则无法及时纠正关节外出现的损伤问题,这也会对后关节面复位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与距骨下关节面不能准确对对合,所以,在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骨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治疗,还需要关注恢复跟骨解剖形态的治疗[1,2]。

临床上常用的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和X线片等,通过X线片检查能够准确检查患者的跟骨、足部前后和后足侧位情况,保证跟骨骨折检查和诊断的准确性[3,4]。而对于足部前后位进行的检查和诊断,则更多被CT技术所取代,其主要原因在于,足部背屈活动会增加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干,而急性损伤患者中也普遍存在这一症状,但跟骨轴位X线片不能保证准确的检查结果,而通过CT技术进行检查,则能够提供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获取到更多的信息[5,6]。当前CT技术已经在跟骨骨折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能够保证临床医师准确掌握跟骨骨折的诱发原因,并实现骨折部位准确全面的病理解剖,其中,冠状面CT检查能够准确观察腓骨肌腱、跟骨外形、跟骨后关节面等情况,而轴面 CT则能够准确观察后关节面和跟骰关节等情况,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的跟骨后关节面情况以及跟骨高度,能够对骨折部位的关节面进行最为清晰且全面的观察[7,8]。

依据冠状面CT检查图像能够准确、清晰、直观地检查患者的跟骨高度情况,并依据跟骨高度的变化通过CT技术对于侧面情况进行观察,从而确定出患者是否仅需要接受解剖复位治疗,还是需要对其整个跟骨体的解剖外形进行全面的恢复。因跟骨中心位于跟骨中心内侧,在垂直作用力的影响下,会出现骨内翻以及关节外变形情况,利用CT轴面图像对跟骨与距骨之间的成交进行测量,需要至少2个层面的图像,这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9]。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截距徒后缘处宽度和结节最宽处高度等跟骨密度指标结果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其后关节面最高点处高度和结节最高点处高度等跟骨高度指标结果则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轴面跟骨角和冠状面距跟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CT技术用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检查和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诊断中应用CT技术,能够实现骨折部位的全方位、多层面图像观察,准确确定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情况以及关节损伤程度,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能够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可靠,并为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提供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猜你喜欢

冠状骨关节移位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春疫
新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新生儿如何预防感染
关于Bergman加权移位算子的n-亚正规性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螺旋CT对106例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分析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