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列齐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1-03-08刘凌雪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格列齐特胆固醇血脂

刘凌雪

南昌市第三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科 (江西南昌 330000)

2型糖尿病(T2DM)是人体胰岛素功能障碍导致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高血脂症是T2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胰岛素对脂肪分解的活性抑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异常升高,导致血脂代谢紊乱[2]。因此,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需注重调节患者血脂代谢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格列齐特对T2DM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平均(70.25±3.75)岁;病程1~5年,平均(3.35±0.54)年。试验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70.31±3.79)岁;病程1~6年,平均(3.42±0.6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符合T2DM诊断标准,伴随乏力、多食等症状;近期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伴随其他内分泌疾病;对格列齐特或二甲双胍过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0184130)治疗:患者于饭后初始口服0.25 mg二甲双胍,1~2次/d,并随病情进展调整剂量至1~1.5 g/d。

试验组采用格列齐特(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3)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初始服用40 mg格列齐特,2次/d,并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0 mg,二甲双胍方法用量同对照组。

两组均持续用药12周。

1.3 临床评价

(1)血糖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抽取5 ml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处理5 min,取得上清液后,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2)血脂水平:采用上述方法检测两组血脂水平,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 (3)不良反应:包括呕吐、便秘、腹泻、乏力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两组治疗前FPG、2 h PG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8,t=0.255,t=0.033;P>0.05);试验组治疗后FPG、2 h PG及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5,t=3.209,t=3.510;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FPG(mmol/L) 2 h PG(mmol/L) HbA1c(%)41 治疗前 8.82±0.85 12.60±2.15 8.89±1.31 治疗后 6.43±0.71a 10.49±1.68a 6.57±1.12a对照组 41 治疗前 8.75±0.92 12.72±2.10 8.88±1.40 治疗后试验组7.51±0.80 11.78±1.90 7.45±1.13

2.2 血脂水平

两组治疗前LDL-C、HDL-C、TG及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8,t=0.338,t=0.316,t=0.413;P>0.05);试验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LDL-C、TG、T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98,t=3.413,t=7.518,t=6.519;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 P<0.05

LDL-C HDL-C TG TC试验组组别 例数41 治疗前 3.25±0.51 1.34±0.36 2.04±0.41 4.38±0.49 治疗后 2.13±0.35a 1.65±0.24a 1.59±0.13a 3.28±0.55a对照组 41 治疗前 3.31±0.60 1.37±0.44 2.07±0.45 4.42±0.38 治疗后2.67±0.39 1.48±0.21 1.88±0.21 4.01±0.46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2例腹泻,1例便秘,1例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 (5/41);试验组出现2例呕吐,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 (3/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457)。

3 讨论

胰岛素抵抗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体质量下降、多食等现象,且易引发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4]。目前,二甲双胍是临床常规治疗药物,虽可帮助患者稳定血糖、血脂水平,但单一应用时易发生低血糖等事件,且不良反应较多,给患者造成一定安全隐患[5]。基于此,寻找效果稳定、安全性高的联合用药方式是临床研究重点。

格列齐特是第二代磺酰脲(SU)类药物,其对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佳,且可修复胰岛素β细胞功能,加快胰岛素的分泌。本研究中,试验组治疗后FPG、2 h PG及HbA1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G、T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T2DM患者中,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生命质量。

徐辉[6]研究中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T2DM合并高血脂患者,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试验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低于单一用药的对照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二甲双胍可直接于患者骨骼肌、肝脏内发生作用,加快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增强身体耐糖量、降低血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目的;同时,二甲双胍可减少游离脂肪酸形成,提高脂蛋白酶活性,减少新生脂肪生成,从而有效调节血脂水平,缓解肥胖症状,提高患者身体素质[7]。而格列齐特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作用,提高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效果,从而快速降低患者血糖,同时,该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效果良好,可激活红细胞中超氧化物酶活性,且能优化血管内血小板黏附力,从而保障胶原纤维良好生长,改善胆固醇转化效率,促进身体良好循环[8]。两种药物联合后,可相互辅助,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指标,稳定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T2DM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格列齐特胆固醇血脂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治疗糖尿病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你了解“血脂”吗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合理性评价研究
论格列齐特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应用及疗效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