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内涵、结构框架及构成要素刍议

2021-03-08张小波刘兰茹宋安琪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医学核心

张小波 刘兰茹 韩 月 宋安琪 朱 虹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学生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近年来,“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各国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医学研究生教育是连接医学本科教育与医学职业的桥梁,属于高层次的医学教育活动[1],为医院、医学院校、医疗卫生部门、医药企业等单位输送骨干人才。思考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为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靶点,有利于促进医学研究生的内涵式教育。

1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现行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无论是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无论是临床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更注重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医学研究生内涵式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医学研究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也要具备较强的学术、科研、实践、创新等职业能力,具备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更要具备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2]。因此,加强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培养,发展医学研究生的必备品格、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从“全面发展”视角注重医学研究生内涵式教育,将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中,是国家教育部门、高等医学院校以及医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们应当重视的问题。

2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2.1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又称“关键素养”“21 世纪素养”“关键能力”,不同国家、地区及组织对“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的界定不同,其所涵盖的内容框架也有所区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别提出以“终身学习和发展”“个体成功与社会良好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核心素养”,此概念和内涵受各国关注和借鉴较多[3]。我国于2014 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4]。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关键维度,以“人文底蕴、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学会学习”为综合表现,构建我国特色的“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及框架,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6]。

2.2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卫生需求的不断变化,医学领域交叉学科不断细分,促使医学研究生教育内容处于动态变化中[7]。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既应继承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神,又应展现医疗卫生领域的特点,是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推动医学职业发展,实现自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素养。与本科宏观的医学教育相比较,医学研究生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定向,因此,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应兼顾“基本性”和“延伸性”:涵盖医学专业各个领域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又可在此基础上引领研究生的自主建构和发展,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的要求,延伸为职业或学科素养,满足临床实践、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等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

3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框架及构成要素

3.1 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框架及要素的过程

首先,笔者通过文献回顾,筛选出已有研究中提及的研究生及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关键词(如科研素养、学术素养、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学术品格等),为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结构维度及构成要素提供基础。

其次,笔者采用两轮专家访谈征询意见。第一轮,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进行开放性提问,将专家意见中提及的关键词进行提炼。将其与文献回顾筛选的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关键词进行汇总,形成构成要素“条目池”。第二轮,专家在构成要素“条目池”中选择出核心要素,根据专家意见,将构成要素按照被选频次进行排序,提炼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高频关键词,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关键维度进行梳理归纳。

最后,根据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其结构框架及要素应既根植于我国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又应以医学研究生多元化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并体现医学研究生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结果,参考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8]、英国综合医务委员会(General Medical Council,GMC)[9]、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医学职业要求[10],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基础上,构建形成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和构成要素。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框架及要素的过程见图1。

图1 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框架及要素的过程

3.2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是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基础性素养层为中间环,成长性素养层为外环形成的三环同心圆。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可以分解为基础性素养与成长性素养,基础性素养是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标准要求,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实践创新4 个维度构成;成长性素养是在基础性素养的基础上发展的,形成医学学术素养、医学职业素养、医学人文素养、发展支持素养等更贴近于医学职业要求的品质和能力。基础性素养为延伸发展为成长性素养奠定基础,成长性素养为适应医学职业多元化需求及职业生命力的长远发展提供可能性和空间。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见图2。

图2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框架

3.3 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3.3.1 基础性素养

3.3.1.1 文化基础 医学研究生文化基础是基础性素养的根基,既包括国家意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等核心价值观;又包括个人的品德、信念、态度等道德品质;也包括对定向专业理论的掌握,对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人文医学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文化底蕴、文学素养。与强调医学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不同,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重视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落实到医疗实践中[11]。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医学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

3.3.1.2 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是医学研究生能否发现自我发展的意愿、认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医学研究生自主发展要依赖健全的人格、健康生活的态度和方式、高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12]、自我管理学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自主发展,也是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要求的共识。医学研究生自主发展也是进一步实现医学职业发展、终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3.3.1.3 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医学研究生基本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增强医学研究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提升主动参与社会工作、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的意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有利于适应和应对复杂的医疗实践环境。医学研究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国际社会参与程度,增强国家认同及国际理解。

3.3.1.4 实践创新 实践创新是国家实现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从个体而言,实践创新是医学研究生塑造原生动力的关键素养,是其培养职业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区别于其他学段学生,“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现阶段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举措[11]。无论是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均应关注基于临床实践的学习和提高,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培养深度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解决医学难题、应用医学新技术的能力。但学位类型不同,其核心素养要求的侧重点及所采取的培养策略有所区别。学术学位医学研究生应偏好对理论创新、临床科研创新和医学知识构建能力、批判能力等方面的开发;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则应偏好对临床实践创新、医疗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培养[13]。

3.3.2 成长性素养

3.3.2.1 医学学术素养 研究生学术素养通常指研究领域的综合实力和质素,是研究者学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4]。作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医学研究生首先应当具备学术素养,即持续、独立开展医学领域学术研究的能力和精神品质。学术素养应当包括求真、求实、执着、自由、批判等科学精神、良好的学术品格(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独立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培养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是取得医学科研成果突破、造福人类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15]。

3.3.2.2 医学职业素养 研究生职业素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直接与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相对接,关涉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等[16]。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将研究生职业素养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17]。医学研究生职业素养应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医德认知、医德情感、医德行为等医学职业道德[18];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安全意识、同理心等医学职业精神[19-20];以医学实践能力、专业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医学职业能力[21];职业选择、职业理解、职业认同等医学职业意识等[18]。

3.3.2.3 医学人文素养 医学本身兼具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22]。高超的医技水平与深厚的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研究生成长为卓越医学人才的必备要素。医学人文素养包括医学伦理学素养、医学哲学素养、医学心理学素养、卫生法律素养、人际沟通素养、语言学素养、美学素养等[23],通过医学研究生的职业伦理道德、哲学思维、心理素质、法治意识、人际沟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等显现。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到医学研究生的职业观与价值观中。

3.3.2.4 发展支持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Boelen 博士提出:“五星级医生”应当既是卫生保健提供者、医疗决策者,又是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和服务管理者[24],倡导医师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理念先进、德医双修、学科融通、技术全面、适应医学新发展及国际竞争的医学卓越人才及领军人才。医学研究生是卓越医师的有生力量,培养支持医学职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医学研究生成长为复合型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促进研究生医、工、经、管、文等多学科的融会贯通,夯实宽厚的专业基础。培养研究生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疾病研究进展的意识,以及运用与时代同步的医学技术的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强化研究生对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价值医学、5P 医学、智能医学、大健康等新理念的理解[10]。提升研究生信息获取能力、媒介素养[25];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医学教育、社区健康服务、创新创业等工作。医学研究生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可以助力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发展。

4 结语

培养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对国家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医学院校高阶人才培养及医学研究生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内容应在医学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应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如何依据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框架,探索医学领域不同学位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策略和改革实践,有待研究者、教育者们的进一步思考。

猜你喜欢

研究生医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