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性提升路径探析
——以五邑大学为例

2021-03-07郑兴刚尚小华

关键词:思政大学教学模式

郑兴刚,王 璇,尚小华

(五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语境。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不断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性?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五邑大学“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五邑大学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五邑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教育尤其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直面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难、课堂教学吸引力与感染力匮乏、教学资源短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管理滞后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锐意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方式,大力拓展教学平台,从而显著提升了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

一、更新理念,不断增进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思政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的关键课程,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基本定位和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广大思政课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

五邑大学通过持续、深入、系统学习中共中央、教育部,以及广东省委、省教育厅关于教育、思政教育、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进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

五邑大学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第一学院”、思政课是“第一课程”的意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五邑大学“四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引领作用。学校专门成立了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党委书记任主任、校长任副主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研、讨论、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并采取各种切实有力、富有新意的措施,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学科建设,不断夯实思政课程教育基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坚持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学校领导亲自进思政课堂听课、为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带领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政课、思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亲自参加并指导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二、锻造队伍,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五邑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六要”标准为指导,制定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任职资格,并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培育和管理工作。学校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要严格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标准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的规定,大力加强教师引进工作,近年来引进了一大批博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学校还大力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地方领导走进课堂为师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全体学校领导每学期承担至少一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学校还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初步遴选、学校领导面试定夺的方式从学校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实现了师资队伍的多元化、高端化。

为倾力打造“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明显的教学成效”[2]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五邑大学还采取各种切实有力措施,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增强教师铸魂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五邑大学严把思政课教师入口关,学校党委亲自考察拟引进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对政治素养不合格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学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前往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百色、甘孜、长岗坡纪念馆、林基路纪念馆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示范乡镇等地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教师们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增进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道德素质

道德素养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素养。师德师风建设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确保教师“为谁培养人”的前提,同时也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为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五邑大学将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制定了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奖惩制度,定期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工作会议讨论师德师风问题,并将师德师风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对师德师风失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三)业务能力

五邑大学高度重视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加强教学基本功建设、成立科研和教研团队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的教学、科研能力。

1.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五邑大学依据教育部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制订了《五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培训计划(2019-2023年)》。学校师资处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岗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参加思政课课程培训、骨干研修、“周末理论大讲堂”,观摩广东省教学基本功讲课比赛、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骨干教师备课会。

2.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计划。五邑大学高度重视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工作,要求新入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并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学院精心挑选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改和科研工作。

综上所述,潍北凹陷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历史,沙四段沉积中期至沙河街构造运动开始是该区油气的主要充注时期。但由于古地温梯度和埋深不同,导致油气充注时捕获的流体温度存在差异。凹陷东南部的昌70井第一期分布在50~70℃,而北部央5井在90~100℃,说明凹陷东南部烃源灶成熟度相对较低,油气充注时流体温度相对较低。同时,部分地区构造运动剥蚀后期沉降量较大,可能存在二次生排烃过程,油气充注发生在馆陶中后期至今,但仅在二次生烃区及其附近存在。此外,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可能在后来的构造运动中破坏发生次生调整形成多期成藏。

3.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讲课比赛和“优秀教案”“优秀教学微视频”评选活动,利用珠中江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各学科的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并邀请思政教学名师来学院讲学授课。

4.组建教学与研究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5个科研团队和4个教研团队,并以科研团队和教研团队为抓手,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和教研活动,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三、改革教学,切实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是教育的根本,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媒介的选择,都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五邑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锐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学习评价方式,从而显著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教师学评教分数逐年增加,2019年更是全部达到90分以上。教师获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6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3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4门思政核心课程均入选校级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学院获批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和“江门市理论宣讲示范点”。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五邑大学还以“八个相统一”为基本遵循,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着力打造深度、效度、温度兼具的思政课。

1.“问题链”式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意识,用问题引导的方法牵引教学,用教学内容的理论逻辑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该教学法要求问题设计要层层递进,围绕一个问题多维度细化分解教学内容,从而使问题形成一个体系;要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2.“小历史”书写法。该教学法是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吸引力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课程实践选题与课程目标切合度不足等问题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探索。该教学法要求学生从挖掘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入手,重点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专业优势,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调研,在教师的指导下拍摄视频、分析案例,实现以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的目标。

3.对分教学法。该教学法以OBE理念为导向,以学生的获得感为聚焦点,通过对分教学法,全面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成果展现形式和考评机制,重组课堂教学流程、方法和手段,全面改革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机制与具体要求。该教学法以信息化软件为辅助,着力推进书本知识问题化、问题考评课堂化,考评检测结果数据化、数据分析直观化、分析评价结果常态化,并可持续性进行达成度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性等高阶思维能力。

4.翻转课堂法。该教学法以“翻转课堂”理念为指导,重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流程和课堂组织形式,结合教学重难点重新修订课程大纲,将实施翻转课堂后的新教学设计及考评环节有机融入大纲之中,并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修改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该教学法不但翻转了教学流程,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而且创新了教学模式,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保姆式教学模式为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建构、自主探索并重的教学模式,成功实现了从“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回归。

5.团队教学法。《形势与政策》课全面实施团队教学法,成立教学小组和专题小组,教学小组长负责协同4个专题的全部考核,专题小组长负责1个专题的集中备课、听课和示范课,在课程教学质量上力争做到专、精、尖。

(二)创新教学模式

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教师独占课堂、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心不在焉。该教学模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特征,因而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淡漠,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获得感不强。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积极推动“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高度融合,积极开展了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模式、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团队教学模式的探索。这些教学模式由于契合了教育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而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积极,师生关系融洽,育人效果良好。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模式探索,制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总体方案,明确了学生实践成绩评定标准及占比,并出台了专门的奖励政策,对实践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师生予以表彰。学院还与广东省相关部门合作,共建了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黄埔军校等8个实践育人基地,开展了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内,开展了演讲、辩论、时事报道、情景剧表演等实践活动;在课外,开展了“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征文活动、纪念活动、经典阅读、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现场教学、视频拍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结合教学要求,学院充分利用五邑侨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体验式、经典导读式、“小历史”书写式、社会调查式的实践,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起来、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思想升华融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感悟道理、收获成长。

(三)改进学习评价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为支撑和引领,否则难以持久和深入。如何制定科学的学习考核评价方式,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和结果,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邑大学依照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的相关精神及OBE理念,依据思政课的性质、特性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开展了对思政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积极探索:一是考试内容突出思想政治导向与价值引领,凸显思政课为党育人的功能。二是学业评价重心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提高了学生平时成绩的占比,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在实践教学方面呈现出的团队研究性成果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多维因素纳入考核范围,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小组社会实践成果、参与社会服务、网络思政学习、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等方面的综合性考核。三是学业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团队评价相结合,从多个层面、多重视角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四是学业评价内容从注重知识考察到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重点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凸显思政课为国育才的功能。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明显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著提升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价这一指挥棒的科学指导和牵引作用。

四、拓展平台,努力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除更新观念、锻造队伍、改革教学外,五邑大学还大力拓展思政课教学平台,以汇聚多元力量和多方资源,努力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一)思政课协同创新(珠中江)

广东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珠中江)是由五邑大学牵头建设的、珠中江地区唯一的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以课程、项目、活动和专题为依托,集中区域内优势力量,对思政课重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通过构建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协同创新发展、凝练区域特色等方式,协同开展思政课教学创新活动。

中心在组织建设方面,建立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和教学基地;在机制创新方面,建立了区域高校“多方联动、共商共进”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如年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协同研修交流机制等;在资源建设方面,中心整合“珠中江”高校的思政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着手建设“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珠中江)”网站,以全面推进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心以“形势与政策”课为抓手和突破口,大力推进集体备课、示范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着力打造珠中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协同创新联盟和优质课程示范点;在协同共进方面,珠中江高校共同开展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技能研修等互动交流活动。

通过中心这一平台,五邑大学增进了与珠中江地区高校的互动共进,吸收借鉴了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增强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二)江门市思政联盟

为加强江门市内学校思政课协同创新、合力推进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江门市于2019年6月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联盟理事长挂靠单位,以联盟为依托,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指导、教学能力培训、教师技能交流、优秀思政课教师教学巡讲等活动,大力推动江门市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教学交流平台、教师培训平台,推动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五邑大学还依托联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大学思政教育的侧重点和着力点,同时也在共建共享过程中提升了学院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

(三)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点

五邑大学依托珠中江地区唯一的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点(以下简称硕士点),着力构建梯次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区域思政课教育体系。硕士点实行双导师制:五邑大学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专业教学,中学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促进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通过定期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的对接。五邑大学以硕士点为平台,积极组织珠中江地区的教学研讨、教学展示、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活动,增进区校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珠中江样本。五邑大学还依托硕士点这一平台,深入了解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探索思政课大中小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协同机制。

(四)混合式教学平台

五邑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3]的精神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倡导的“八个相统一”[1]的思想,将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思政课教学平台,建设师生优秀思政课作品库。五邑大学还通过“两中心两基地”(“党员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基地、马克思主义教育虚拟仿真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中心”的简称),与珠中江地区高校共享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教师利用这一平台,对思政课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提升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五、小 结

五邑大学近年来对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显著增强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明显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五邑大学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同,从而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当然,对标国家关于思政课教学的相关要求,五邑大学思政课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师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五邑大学将围绕这几方面继续发力,以更好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